八上语文期末复习卷——《昆虫记》一、填空题。
1、与黑蝎相比,朗格多克蝎可谓一个巨人,发育完全时,身长可达八九厘米。
其色泽呈干麦秸的那种金黄。
2、隧蜂家庭成员的减少,并非因事故所致,而是由饥不择食的小飞蝇造成的。
3、法布尔称赞黄蜂的建筑才能, 认为在这一点上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4、《昆虫记》中, 法布尔不但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 而且不无爱怜的称这些食粪虫为清道夫。
5、三种垒筑蜂使用的是同一类建筑材料,即含有石灰质的黏土, 里面掺有少量沙粒再加进泥瓦匠自己的唾液揉和而成。
6、蟋蟀它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住所,还有它出色的歌唱才华。
7、蝉不靠别人生活。
反倒蚂蚁是位饥饿所趋乞求哀恳的歌唱家。
8、事实与寓言相反,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奋的生产者是蝉。
9、在南方有一种昆虫,与蝉一样,能引起人的兴趣。
但不怎么出名,因为它不能唱歌(或悄无声息),它是螳螂。
10、螳螂凶猛如饿虎,残忍如妖魔,专食活的动物。
11、螳螂外表纤细而优雅,淡绿色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柔软,头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转动。
12、萤这种稀奇的小动物的尾巴上像挂了一盏灯似的。
13、萤火虫生长着六只短短的腿,当雄萤发育成熟,会生出翅盖,像甲虫一样。
14、孔雀蛾是一种很漂亮的蛾,它们中最大的来自欧洲,全身披着栗色的绒毛,它们靠吃杏叶为生。
15、水蛛能为自己做一只性能很好的水袋,里面贮藏空气。
16、蟹蛛它不会织网,只等猎物跑近才去捉,它横着走路。
17、红蚂蚁靠视觉和极强的记忆力来指引它们回家的路。
18、意大利蟋蟀没有黑色外套,而且体形也无一般蟋蟀那种粗笨的特点。
19、西班牙蜣螂身子矮胖,缩成一团,又圆又厚,行动迟缓,肯定对圣甲虫的体操技能一窍不通。
它确实是喜静不喜动。
20、菜豆象主要吃我们存入谷仓的豆子。
菜豆虫讨厌鲜嫩的谷粒而喜欢定居在谷堆上那又暗又静的环境之中。
二、选择题1、下面的膜翅目昆虫中, 具有从陌生地方返回故居能力的是?(C ) A 石蜂 B 珠蜂C. 红蚂蚁 D 三叉壁蜂 E 节腹泥蜂 2、天牛幼虫有( D )能力 A 听觉 B 嗅觉 C 视力 D 味觉 E 触觉 F预测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D )A 蟋蟀的洞穴不豪华但很粗糙B 蟋蟀很珍惜自己的住所,很少搬家。
C 蟋蟀的住所远胜于所有其他动物,就连人类也没有它高明。
D 蟋蟀的卧室在洞穴通道的尽头,宽敞,光滑,干净,卫生。
4、《昆虫记》中蟹蛛爱吃( A )。
A 、蜜蜂 B 、蝎C 、蝴蝶9、天生攀岩家是( B )。
10、如果旁边稍有动静,意大利蟋蟀会( B ) 巴发音 现在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
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 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 隐约约的窸窣作响。
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 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
尽 管歌声的低音得到了加强,这个音乐会不管怎么说还是不起眼,十分不起眼的。
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 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关于食物,我遇到了喂养螽斯时同样的麻烦。
我给它们莴 苣叶,它们吃了一点儿,但不喜欢。
我必须另找食物,它们大概是要鲜肉吧,但究 竟是什么呢?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 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
我明白了,这 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
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 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
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 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
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
但是这 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 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5、 服6、塔蓝图拉蜘蛛易于 ( D )A. 暴躁B. 愤怒C. 杀死 D 驯 舍腰蜂喜欢将巢筑在( 夏天阳光下的歌唱家是( ( B )是毛虫的天敌。
被管虫 7、8、 C )的环境中。
A )。
A 、干燥 A 、蝉 A、黑步甲 B 、寒冷 C 、温暖 B 、蟋蟀 C 、蝈蝈 B、金步甲 C、A 、狼蛛 A 、喉咙发音B 、蜣螂C 、蚱蜢 B 、腹部发音 C 、嘴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
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蝉没有武器,只能哀鸣踢蹬。
1. 结合选文,概括绿色蝈蝈的叫声和形态有哪些特征?(1)柔和. 喑哑.尖锐.短促.清脆.窃窃私语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像是滑轮声、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2)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2. 作者介绍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介绍了绿色蝈蝈的叫声、食性和脾性。
主要是食性。
3. 绿色蝈蝈最喜欢吃什么食物?作者是如何知道绿色蝈蝈最喜欢吃什么食物的? 蝉肚子、甜食、金龟子一类的昆虫、青草、同类相食等。
通过仔细观察、细心揣摩、认真探索得出结论的。
4. 作者对绿色蝈蝈是怎样称呼的?你觉得这样写好吗?夜晚的艺术家、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等。
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你们一定不会相信,像这样毫无次序又是时时间断的工作会造出一个整齐的网。
可是事实确实如此,造好的辐与辐之间的距离都相等,而且形成一个很完整的圆。
不同的蜘蛛网的辐的数目也不同,角蛛的网有二十一根辐,条纹蜘蛛有三十二根,而丝光蛛有四十二根。
这种数目并不是绝对不变的,但是基本上是不变的,因此你可以根据蛛网上的辐条数目来判定这是哪种蜘蛛的网。
想想看,我们中间谁能做到这一点:不用仪器,不经过练习,而能随手把一个圆等分?但是蜘蛛可以,尽管它身上背着一个很重的袋子,脚踩在软软的丝垫上,那些垫还随风飘荡,摇曳不定,它居然能够不加思索地将一个圆极为精细地等分。
它的工作看上去杂乱无序,完全不合乎几何学的原理,但它能从不规则的工作中得出有规则的成果来。
我们都对这个事实感到惊异。
它怎么能用那么特别的方法完成这么困难的工作呢?这一点我至今还在怀疑。
1、“不用仪器,不经过练习,而能随手把一个圆等分?”这句具体指上一节中哪一句话?造好的辐与辐之间的距离都相等,而且形成一个很完整的圆。
2、“因此你可以根据蛛网上的辐条数目来判定这是哪种蜘蛛的网。
”这句话体现了蛛网的什么特点?同一种蜘蛛网的辐数基本不变,不同的蜘蛛种类,辐数不同!3、分析“它居然能够不加思索地将一个圆极为精细地等分”中的“居然”的表达效果?“居然”是想不到,用在这儿准确的说明了蜘蛛结出的网的精细,体现出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三)蟋蟀:这的确可以说是一件非常精致的乐器。
弓上的一百五十个齿,嵌在对面翼鞘的梯级里面,使四个发声器同时振动,下面的一对直接摩擦,上面的一对是摆动摩擦的器具,它只用其中的四只发音器就能将音乐传到数百码以外的地方,可以想象这声音是如何的急促啊!它的声音可以与蝉的清澈的鸣叫相抗衡,并且没有后者粗糙的声音。
比较来说,蟋蟀的叫声要更好一些,这是因为它知道怎样调节它的曲调。
蟋蟀的翼鞘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伸出,所以非常开阔。
这就形成了制音器,如果把它放低一点,那么就能改变其发出声音的强度。
根据它们与蟋蟀柔软的身体接触程度的不同,可以让它一会儿能发出柔和的低声的吟唱,一会儿又发出极高亢的声调。
1、这部分说明了蟋蟀鸣叫的哪两个特点是?分别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急促(列数字)、变调(作比较)2 蟋蟀的叫声好在哪儿?既能发出柔和的低声又能发出高亢的声调(四)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
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
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
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
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
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
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来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
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
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
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
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
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
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
1、本文选自《昆虫记》,作者是法国的法布尔(人名),此书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2、请结合本文段说说为什么本书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学经典?(1)如“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可以看出蝉的生活习性,让我们获得科普知识。
(2)如“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采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蝉的无可奈何,显得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这些显著地艺术特色让它成为一部文学经典。
3、本书中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它们与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相通之处,请结合本文段对以上特点加以分析。
“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将蚂蚁夺食的行为比作了人类世界的罪犯;,不仅是罪犯,还是“凶悍的强盗”;而将蝉比作歌唱家,“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
”将蝉的安逸舒适也描写的淋漓尽致, 童年。
《昆虫记》练习题一、填空:1《昆虫记》是一部(世界昆虫史诗)。
2《昆虫记》是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
3这部书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4 在《蟋蟀》中,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
5 蟋蟀它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住所),还有它出色的(歌唱才华)。
6(蝉)不靠别人生活。
反倒(蚂蚁)位饥饿所趋乞求哀恳的歌唱家7 蝉怎样喝水,(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管子,尖利如锥,收藏在胸部的一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吸管插进桶孔,就可以了)8事实与寓言相反,(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奋)的生产者是(蝉)。
9 在南方有一种昆虫,与(蝉)一样,能引起人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