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1青春飞扬教案及教学反思

1.3.1青春飞扬教案及教学反思

时间:___月___日
在学校的网站上看到了中国载人深潜计划招聘潜航员的通知。

2006年12月,付文韬以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成为一名预备潜航员。

问题:你根据刚才的阅读材料分析,付文韬可能是个怎样的年轻人?
总结:有追求、有活力、乐观阳光、自信、努力进取、勤奋、有上进心、懂事、孝顺、吃苦耐劳……
2、结合教材设计一组对比:“自信”与“自卑”的对比。

自信与尝试、成功、积极乐观形成良性循环,自卑与恐惧、失败、消极悲观形成恶性循环。

从而引出自信的作用: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

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3、设计意图:通过讲述青春的励志故事,让同学们对青春时光中有特别意义的几个词汇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并重点引出“自信”这种品质,与“自卑”进行对比,引发学生更深刻的思考,并将这种理解融入到对青春和奋斗的生活实践中去。

环节三:寻找青春的力量(视频、图片、文字材料)
1、讲述青春故事二:奋斗的青春
潜航员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载人深潜试验,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下五洋捉鳖"的夙愿和赶超世界载人深潜先进水平的重任。

从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天起,他就暗下决心,不负众望,拼搏奉献,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和人民。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面对繁重、枯燥而又艰苦的训练,他争分夺秒,自我加压,全身心投入。

他珍惜每一次机会,从实战出发,认真总结经验、改进操作方法,仅研习过的教材和试验记录摞起来就有近2米高。

这不但使自己成为精通各项操作的行家里手,也为1000米到7000米海试的圆满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万次的训练和试验就是为了海试那一刻的万无一失。

”单单一个抓取动作,他一练就是一星期。

"那段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操纵摇杆。

"他硬是凭着一股"倔"劲儿,使笨重的机械手臂能够灵活地抓取样品。

700多个日夜的汗水和辛劳收获了丰硕果实,付文韬成为我国第一批能够独立驾驶"蛟龙号"的两名潜航员之一。

2012年6月27日,他驾驶“蛟龙号”潜水器下潜到7062.68米深的地方,创造全球同类型潜水器下潜深度纪录。

2014甲午·潇湘风尚大典颁奖礼上,付文韬举起了分量最重的一个大奖——他当选为媒体年度致敬人物。

问题:青春飞扬,付文韬用自己的行动飞扬了青春,他靠的是身上的哪些品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