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结构的现状
劳动力人口指的是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劳动适龄人口,劳动范围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市场中各类就业岗位不断变化,许多职业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变化,新的职业也不断产生。
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让第二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力。
2014年,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编撰的《世界概况》最新数据,中国仍是全球劳动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近8亿劳动人口中,农业、工业与服务业的人口占比分别为33.6%,30.3%和36.1%。
今年世界十大劳动力大国的劳动力总人数及分布比例如下:
数据来源:中新网9月24日消息
由上表可以看出,中国仍然是劳动力大国,劳动力人数远远多于其他几个国家。
但是,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这几个国家中,只有中国、印尼、巴基斯坦、印度四国第一产业劳动力人数的比重相当大。
相较于以前来说,第一产业的人数比重下降很多,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增加不少。
但是,相较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来说,三大产业劳动力比重还是不容乐观。
第三产业
比重较低,直接反映了经济的发展状况。
对于第二产业,中国劳动力人数比重最多,也处于比较稳定的位置。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循环系统的重要环节,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我国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在一个低水平保持稳定,自2001年以来一直在40%左右徘徊。
我国要进行生产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三产业必将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