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9《日月明》名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9《日月明》名师教学设计

9《日月明》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明、尘”等11个生字和日字旁1个偏旁。

会写“木、林”等5个生字和“卧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领悟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

积累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会意字构字特点,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激发自主识字的热情。

教学重点:
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11个字,会写5个字。

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字义;学写笔画“卧钩”。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象形字图片,激发兴趣。

日、月构成“明”,理解字义。

汉字真有意思!日和月都是明亮的,聪明的古人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了一起造出了“明”字,意思是日、月组合,明亮的意思。

认识“日字旁”。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日月明》里有很多这样的字。

请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听范读,找一找课文里的会意字,感受会意字特点。

2.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三、读文识字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至四句:
(1)个别读,注意字音。

(2)出示词语,自由拼读。

(3)结合字形、汉字演变图片理解字义,学习“男”“尘”。

男:表示男子用力在田里耕种。

尖—尘:对比交流。

“尖”表示末端细小,如:笔尖、针尖、刀尖等。

“尘”表示细微的土,如:尘土、风尘、沙尘。

(4)自主思考,自学生字:“双、森、从、众”。

(5)全班交流。

双:结合汉字演变图片理解字义。

①林—森:对比字形、意思。

林:成片的树木。

森:更多更茂密的树木。

②从:一人走一人跟随。

众:人多。

像“明、男、尖、尘、从、众、林、森”这样的汉字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会意字”,它的意思是由两个字的意思合成的。

(6)猜一猜:
你能猜出下面这些字的意思吗?(泪、休、歪)
(7)结合新语境认读词语。

明月、明白、从小、从前、大众、众多、双人、双手、力气、力量、
尘土、灰尘、树林、森林
(8)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2.书写“木”“林”。

(1)课件出示“木、林”2个生字。

引导学生说说这两个字的异同。

先观察“木”的占格,再观察合体字“林”两个木的大小。

(2)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生字笔顺。

重点讲解“木字旁”的写法。

(4)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3.课件出示课文后两句:
(1)个别读,注意字音。

(2)联系“众、林”字义理解“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的意思。

(3)理解字义,感知文意。

一条心:结合汉字演变图片识记“心”。

“众人一条心”什么意思呢?结合生活实际、图片交流想法。

(团结)
(4)结合新语境认字:
条件、油条、心中、手心、土地、黄土
(5)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四、诵读韵文
1.学生自由读。

2.“对口令”方式读。

3.边拍手边读。

五、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土、力、心”3个生字。

2.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土、力、心”3个生字。

(2)观察“土、心”的笔顺,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认识新笔画“卧钩”,学习书写“卧钩”。

(从左上向右下沿弧线先向下后向右写,再向上行笔形成向上环抱之势,最后向左上钩。


重点观察“心”字三个点的书写顺序和位置。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4)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3个生字。

六、拓展延伸
1.说一说。

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
2.猜一猜。

一边绿,一边红;一边喜雨,一边喜风;一边怕虫,一边怕水。

(谜底: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