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系别:******班级:*********姓名:**日期:关于“社火”的调查报告一、实践时间:二〇一二年二月六日二、实践地点:***********三、实践意义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然后把调查研究得来的情况真实地表述出来,以反映问题,揭露矛盾,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向人们提供经验教训和改进办法四、实践准备:时间准备(如照相机、采访对象)、调查分工五、调查对象:武威县文化局局长、社会人士、农民代表六、调查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七、调查的内容:1.甘肃社火的起源与发展、社火形式2.文化界对社火的关注与评价3.不同层次人(农民、学生、社会人士)对社火的看法4.社火在农村人心目中的重要意义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

也是高跷、高台、旱船、舞龙、舞狮等等的通称。

社火产生的年代相当久远,它是随着古老的祭祀活动而逐渐形成的。

远古时的人类正处于幼稚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原始先民们对人类的生死,及自然界星的许多现象如对日月、灾荒等既不能抗拒,也不可能理解,只能幻想不能抗拒,也不可能理解,只能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来主宰它,于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

当社会生产由渔猎转入农耕,土地便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于是渴望风调雨顺、农作丰收或驱鬼逐疫的祈禳性祭祀活动便产生了。

随着岁月的流逝,经朝历代,这种驱傩由宫廷传入民间,逐渐形成巨大的民俗礼仪活动,演变为乡村祭神、娱神、迎神的赛会,并加进杂戏表演。

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陕西等地都要举行盛大的、热闹非凡的社火活动。

社火规模从几十人到上百人,包括锣鼓手,舞狮等等。

群众燃放爆竹迎接社火队伍,并赠予烟酒等礼物。

社火经过之处,爆竹声声,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气氛热烈。

武威社火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众多地方社火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武威社火所反应和呈现的文化内涵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精神财富。

每次的社火活动不仅是一种新年驱魔祈福的活动,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在继续着这样的一个传统。

但近年来,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在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而日益增多的丰富的休闲娱乐方式,也使武威社火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还有一些人因为工作繁忙,也不再有兴趣和时间去全身心地投入这样的一个活动。

从而致使表演水准也不如以往,这样也就使观众丧失兴趣,减轻了对此活动的重视程度,从而使得社火的发展陷入一个瓶颈时期。

本人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是世界文化的一块瑰宝。

同时在我国精神传承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因而,对于此传统文化的现状,我们希望通过民间访问,有更深刻的了解,获取更为真实的信息。

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调研的分析,能够向更多的人反映目前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改革方案。

为传统的传承献出我们微薄的力量。

社火简介:“社火”亦称“射虎”,是我国西北地区民间的古老艺术形式。

是指在祭祀或者节日里迎神赛会上的各种杂技、杂耍的表演。

火具有火红、热闹之意。

社火的历史社火产生的年代相当久远,它是随着古老的祭祀活动而逐渐产生的。

远古时的人类正处于幼稚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原始先民对于人类的生死,及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既不能抗拒也不能理解,只能幻想借助超自然力来主宰它,因此创造出了这种神。

当社会生产有渔猎转入农耕,土地变成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于是渴望风调雨顺、农作丰收或驱鬼除疫的祈禳性祭祀活动便产生了。

追溯“社火”其源,它他与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原始歌舞有着渊源关系。

图腾崇拜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极为漫长的时间,原始社会的人们,把本氏族的图腾标志雕刻在石壁、木柱或刺在身上,画在脸上,有的还制成面具,每逢祭祀的时节,人们在身上绘有图腾图案或戴上图腾面具,边击打着劳动工具,边跳着模拟图腾物的舞蹈,狂呼狂舞,祈望所崇拜的图腾能给予他们一种神奇的力量。

到了商周时期(公元前 11 世纪 - 前 256 年),宫廷里就有了逐鬼的祭祀仪式,周代称之为、 " 大傩 " ,是一种带有巫术性的舞蹈。

《论语疏》称傩为逐疫鬼也。

(乐府杂录)记:驱傩用方相氏,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口唱巫术咒语,在室内到处乱打,以使鬼惧怕而逃遁。

随着岁月的流逝,经朝历代,这种驱傩由宫廷传入民间,逐渐形成巨大的民俗礼仪活动,演变为乡村祭神、娱神、迎神的赛会,并加进杂戏表演。

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陕西等地都要举行盛大的、热闹非凡的社火活动。

一、社火逐渐消失原因分析我根据各种调查方式所呈现出的结果进行了系统性分析,总结出武威县社火表演艺术不断衰落的原因,大约有以下几点: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武威县及以下各村居民娱乐方式多元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渐发达,武威县住户及其以下各村村民的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

过去过年时,老百姓的娱乐方式十分单一,社火表演成为各家各户在过年时必不可少的“大餐”之一,观看社火表演是过年时必不可少的内容。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水平的不断发展,地方经济实力的不断飙升,农民收入的大大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收音机、电视机、电脑等现代科技的产物不断进入到农民家庭,人们的娱乐方式也随着这些高科技产品的普及日益多元化。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相对于上街观看社火表演,许多农民们在过年时宁愿呆在家里看电视、上网,由于科技发展带来的观众数量大大减少导致社火的日益衰落。

二、社火人才的严重缺失老一辈社火艺术表演家为社火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接受社火艺术表演教育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现在,真正了解社火艺术表演、能够进行系统性社火艺术表演的演员可谓少之又少。

参加社火精髓性节目的表演仅是以前老一辈的社火艺术表演家,年轻人很少能够完整的掌握社火艺术表演的精髓所在。

基本上都是在过年前临时召集部分年轻人进行紧急培训,临时教授一些简单浅显的社火表演。

据调查,部分社火表演必须需要一些年轻力壮的年轻人进行,老一辈艺术表演者无体力承担这些。

所以,越来越少的人参与到社火表演的传承中,社火人才严重缺失,这也成为社火艺术表演严重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社火艺术教育的滞后正如上文所提到,老一辈社火艺术表演家的确为社火艺术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但是,社火艺术表演的传承工作十分滞后。

社火表演艺术的教育工作几乎没有做到任何展开,在这方面,社火艺术表演的传承基本上是后继无人。

据我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老一辈社火艺术表演家很多已经作古,依旧活着的几乎没有教授专业徒弟进行社火表演的延续,而且年轻人中也很少有人主动拜师学习社火表演艺术,再加上社会上更是缺少专门社火艺术表演教育学校或是相关专业,社火表演艺术的教育事业十分的滞后。

这一点也直接导致上述社火人才的严重流失的情况。

所以,尽管社火艺术有其光辉的历史存在,但是社火表演艺术教育事业的缺失直接导致各方面工作无法展开,从而,社火艺术表演也不断走向其滞后的发展方向。

四、群众对于社火表演艺术热情程度的严重下降在过去,每逢过年,大批大批的群众走上街头,争先恐后地观看社火表演,其场面之热闹、盛大完全是今日不能及。

据我调查了解,过去过年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城镇居民都会参与到社火表演的观看之中,大街小巷在过年表演的时候一般都是水泄不通,甚至有住在百里之外的居民长途跋涉至社火表演现场进行社火观看。

而现在,过年时,群众们的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再加上社火表演质量的连年下降,过年时天气的寒冷,更多的农民愿意选择呆在家里打牌、看电视、上网。

老年人对于社火的兴趣远远超过年轻人,大多数年轻人对社火表演不了解,更谈不上感兴趣,老年人由于身体原因大多数在过年时也不会经常出门观看社火表演。

从而,社火观看的群众数量越来越少。

这更使社火表演境况越来越惨淡,其传承、教育等事业也越发难以进行。

五、政府的关注度和支持力度不够社火表演在目前仍旧属于民间自发的活动。

每年过年时,由每一年新任的会长组织相关的演员召集、表演培训、场地安排、物资筹捐等等事项其权威度、官方性必然与政府部门相差甚远。

近年来,由于社火艺术表演的不断衰落,社火表演活动的组织难度进一步提升,据我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社火表演组织过程中的难题也是层出不穷,如群众不愿意出钱出物、专业演员的难以召集、参与演员的难以管理等等。

甚至在今年(2012年),社火表演出现了不正常的间断。

社火表演艺术的发展可谓是岌岌可危,如果政府部门能够在此过程中多多出力,参与到社火活动的组织中来,并为社火艺术的发展及传承教育事业多多投入相关运转资金,社火表演艺术的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六、社火节目质量的不断下降社火表演艺术人才的严重缺失、社火表演艺术教育事业的严重滞后、年轻人对于社火兴趣和热情的缺乏、农民对于社火表演艺术重视程度的下降以及政府关注和支持不力……这些原因,都导致社火表演质量的日益下降。

据了解,在往常,社火节目十分丰富,而且个个精彩,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唱小曲儿……每一个节目或大或小,都十分引人注目。

而现如今,社火表演艺术家严重缺失,社火表演严重缺乏专业演员,只有临时召集起来的一些年轻人进行一些简单浅显的社火表演,部分难度大的节目只有老一辈艺术家掌握,而老一辈艺术家大多年老体衰,无法参与表演之中,所以,社火节目表演的质量可想而知,。

社火节目表演质量的不断下降,这既是社火艺术不断衰落的原因,也是社火表演艺术不断衰落的具体表现。

备注:根据我们的调查所得的资料和分析的关于社火消失的原因,我们给出以下几点社火重新发展的建议:1.政府和其他官方组织增加对社火的重视政府的支持是社火发展的关键。

如果官方能够把社火提升到一种文化战略的角度,社火的发展必定不是问题。

社火是一种文化,可以成为一个地区的名片。

政府应该转变对社火的态度,在资金、宣传、社火表演人才培训等多方面提供支持。

要加强对社火表演的管理,在腊月社火表演的准备期,可以专门成立社火表演筹备小组,专门管理社火。

2.增强对社火表演人才的培训在原因分析中笔者提到社火表演人才的流失是社火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在表演人才方面能够得到保障,那么社火一定可以继续保持它的生机。

社火表演当中的一些节目,比如踩高跷,舞龙舞狮等节目具有很高的表演难度,如果不经过专业的培训,很难表演好。

这些节目的表演人才应该专门培训。

所以应该在青年人中增强这些表演人才的培训。

可以在农忙季结束后开一个社火表演培训班,邀请老社火艺术家为年轻人培训。

3.推进社火艺术教育和宣传很多年轻人对于社火并不了解,对于社火的历史起源,意义,组织形式等方面甚至一无所知。

笔者认为,社火可以作为一种乡土地理,走进课堂,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社火,提高对社火的认可度。

在小学和中学开展社火推广活动,用讲座等形式让年轻人更加了解社火。

4.提高社火表演的质量在以上各种措施的帮助下,应要不断提高社火表演的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