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换热器机械设计
自由伸缩,无温差应力; 缺点:管程不能清洗,管板上布管少,结构不紧凑,管子坏
时不易修补。 适用场合: 适用于管、壳壁温差较大的场合,尤
其是管内介质清洁不 易结垢的高温、高压 、腐蚀性较强的场合 。
2020/5/19
7.1 概 述
7.1.3 管壳式换热器机械设计内容
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
1、根据化工生产工艺条件的要求,通过化工工艺计算,确定换 热器的传热面积,同时选择管径、管长,决定管数、管程数和 壳程数;
2020/5/19
7.2 管子的选用及其与管板的连接
7.2.2管子与管板的连接 1、胀接 1)过程:最普通的是利用胀管器挤压伸入管板孔中的管子端部 ,使管端发生塑性变形,管板孔同时产生弹性变形,取去胀管 器后,管板与管子产生一定的挤压力,贴在一起达到密封紧固 连接的目的。 2)适用范围:换热管为碳素钢,管板为碳素钢或低合金钢,设 计压力≤4Mpa,设计温度≤300℃,且无特殊要求的场合。
因而目前广泛应用了胀焊并用的方法,这种方法能提高连接处 的抗疲劳性能,提高使用寿命。
胀焊并用连接形式主要有: 1)先焊后胀:强度焊+贴胀 2)先胀后焊:强度胀+密封焊
适用于管子与管板材料焊接性能较差的材料,胀接 时不用润滑油,可防止产生焊接裂纹。
2020/5/19
7.3 管板结构
7.3.1换热管排列方式 1 正三角形和转角正三角形排列
连接能保持连接的紧密性,管板加工 要求可降低,节省孔的加工工时,工 艺较胀接简单,压力较低时可使用较 薄的管板。
缺点:在焊接接头处产生的热应 力可能造成应力腐蚀开裂和疲劳破裂 ,同时管子、管板间存在间隙,易出 现腐蚀的连接
3、胀焊并用 前面我们讲了胀接、焊接后,会发现它们各自有优、缺点,
2020/5/19
7.2 管子的选用及其与管板的连接 3、结构型式
多用光管,因为 结构简单,制造容 易;为强化传热, 也采用异型管、翅 片管、螺纹管等。
2020/5/19
7.2 管子的选用及其与管板的连接 4、材料
根据压力、温度、介质的腐蚀性能决定。主要有碳素钢 、合金钢、铜、钛、塑料、石墨等。
2020/5/19
7.1 概 述
7.1.1 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及其主要零部件
2020/5/19
7.1 概 述
7.1.2 管壳式换热器的分类 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优点:结构简单、紧凑、布管多,管内便于清洗,更换、造 价低,应用广泛。管坏时易堵漏。
缺点:不易清洗壳程,一般管壳壁温差大于50℃,设置膨胀 节。
7.1 概 述
3、填料函式换热器 优点:造价比浮头式低,检修、清洗容易,填料函处泄漏
能及时发现; 缺点:壳程内介质由外漏的可能,壳程中不宜处理易挥发
、易燃、易爆、有毒的介质。 适用场合:适用于低压小直径场合。
2020/5/19
7.1 概 述
4、U型管式换热器 优点:结构简单,造价低,壳程可清洗,一个管板,管子可
本章重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及其机 械设计
本章难点:管、壳的分程及隔板 计划学时:4学时
2020/5/19
7.1 概 述
换热器是用来完成各种不同传热过程的设备。 换热器质量好坏的衡量标准: 1)先进性—传热效率高,流体阻力小,材料省; 2)合理性—可制造加工,成本可接受; 3)可靠性—强度满足工艺条件。 根据不同的目的,换热器可以分为:
2020/5/19
7.3 管板结构 3.组合排列法
多程换热器中。 P210表7-4
2020/5/19
7.3 管板结构 7.3.2 管间距:
管间距指两相邻换热管中心的距离。其值的确定需要考虑以 下几个因素:
① 管板强度; ② 清洗管子外表面时所需要的空隙; ③ 换热管在管板上的固定方法。 一般要求管间距≥1.25d0,还应符合P210表7-5规定。 最外层管壁与壳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0mm,主要是为折流 板易于加工,不易损坏。
2020/5/19
7.2 管子的选用及其与管板的连接
2、规格 常采用无缝钢管规格(外径×壁厚),长度按规定选用(
1500mm、2000mm、2500mm、3000mm、4500mm、5000mm 、6000mm、7500mm、9000mm、12000mm)。其长度与公称 直径之比,一般为4~25,常用的为6~10,立式换热器多为4 ~6。
2、进行机械设计。内容有: 1)壳体直径的决定和壳体厚度的计算; 2)换热器封头选择,压力容器法兰选择; 3)管板尺寸确定; 4)折流板的选择与计算; 5)管子拉脱力的计算; 6)温差应力计算。
2020/5/19
7.2 管子的选用及其与管板的连接
7.2.1 管子的选用 1、直径
小直径管子单位传热面积的金属消耗量小,传热系数稍高 ,但容易结垢,不易清洗,用于较清洁的流体;大直径管子用 于粘性大或污浊的流体。
2020/5/19
7.1 概 述
适用场合:适用于壳程介质清洁,不易结垢,管程需清洗以及 温差不大或温差虽大但是壳程压力不大的场合。
2020/5/19
7.1 概 述
2、浮头式换热器 优点:管束可以抽出,便于清洗; 缺点:换热器结构较复杂,金属耗量较大。 适用场合:适用于介质易结垢的场合。
2020/5/19
三角形排列紧凑,传热效果好,同一板上管子比正方形多 排10%左右,同一体积传热面积更大。适用于壳程介质污垢少 ,且不需要进行机械清洗的场合。
2020/5/19
7.3 管板结构 2、正方形和转角正方形排列
正方形和转角正方形排列,管间小桥形成一条直线通 道,便于机械清洗。要经常清洗管子外表面上的污垢时, 多用正方形排列或转角正方形排列。
2020/5/19
7.3 管板结构
7.3.3 换热器管板强度计算的理论依据简介 1、影响固定管板应力大小的因素 ① 管板自身的直径、厚度、材料强度和使用温度等; ② 管束对管板的支撑作用; ③ 管孔对管板强度和刚度的影响; ④ 管板周边支撑形式的影响; ⑤ 温度对管板的影响; ⑥ 其他因素。
2020/5/19
7.2 管子的选用及其与管板的连接
2020/5/19
7.2 管子的选用及其与管板的连接
3)要求管板硬 度大于管子硬度 ,否则将管端退 火后再胀接。
胀接时管板上 的孔可以是光孔 ,也可开槽。
2020/5/19
7.2 管子的选用及其与管板的连接
2、焊接 优点: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