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本课以虚拟人物李明遇到大量的信息情景为引入,经历三个站的虚拟旅程为主线,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任务出发,以任务驱动和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各抒己见,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经验值。在总结阶段,解决导入问题并渗透信息鉴别与评价的三个方面。最后进一步探究虚假信息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价值观。
※完成攻关任务
搜索中国的GDP((GrossDomesticProduct,国民生产总值),请记住搜索到的结果,单位为万亿美元,(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1:6.6),
请3-4个学生回答其搜索的结果,然后对比这些结果,发现并不一致,甚至数值相差较大。然后提问“在搜索的造成的?”
5、刨根问底(2分钟)
布置讨论探究:
1、为什么会产生虚假信息?
2、人们上当受骗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让学生展开对该问题的探究
[探究资料]
生活中之所以产生大量的不良信息,就因为发布这些信息的人根据人性的弱点,充分利用了人性各种弱点进行欺骗,从而牟取利益。
1.贪婪:虚假的中奖信息就是利用人们贪婪的弱点进行行骗。
2、教学难点
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及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信息辨别能力不是在一节课堂上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鼓励学生在课堂外在适当时候应用信息鉴别与评价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积累鉴别信息的经验,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三、教学手段
采用教师讲授、任务驱动法、基于问题学习法、自主探究法与协作学习法等进行教学。
四、教学课时与地点
1、使用的教学课时:1课时
2、教学地点:网络教室
五、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
1、教材分析
在本章前两节学习了获取信息一般过程与方法,重点学习了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然而信息的纷繁复杂也很容易扰乱人们的注意力,在获取信息过程中,如何鉴别信息真伪,更好地找到对我们有价值的信息?因而,学会准确地鉴别和评价信息,对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本节正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而设置的。
八、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1、备课时从学生的视角、习惯、语言及已有知识水平设计案例,教学中注重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2、在课堂上列举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增强了学生解决生活中所遇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营造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
2.同情:街头不良的行乞是利用人类同情心理,从而滋生的不良信息。
3.好奇:周正龙的“华南虎事件”,就是利用人类的好奇心理来制造虚假信息。
4.担忧:2012世界末日说引起人的担忧心理,造成将产生的不良信息。
七、教学评价
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的评价。鼓励学生多尝试、多注意收集生活中的各种信息,让学生学会鉴别和评价信息。
2、学生分析
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大都仅仅停留在计算机与网络的操作方面,学生社会阅历尚浅,对各种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还没有形成自己系统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学习还取决于在信息社会里每个人的价值取向和情感态度,这会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整个信息社会的发展。
六、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思路
※获取经验值(2分钟)
判断信息的真伪可以通过追踪信息的来源,使用以下方法来判断:
(1)、查看信息的来源,判断各项要素(时间、空间、主体、事件、结果)是否齐全。
(2)、把信息与同类信息相比较,考察信息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
3、进一步升级(3-5分钟)
(1)、有一个约30多岁的中年男子到李明家租房,他提供的身份证号码为:440282199605063527。请你评价此信息。
(7)、四川简阳原市长因违法批地被免,1周后异地再任职
(8)、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人员名单
‥‥‥
让学生先阅读,然后请学生举手说出自己的选择,并简述理由。
提问3-4个同学根据实际情况点评学生的选择
※教师点评并引出问题
通过以上同学的回答,请同学们思考:你们为什么关注了这些信息,而忽略了其他信息?
6
您对“李明在网站登记时留下自己个人信息的行为”有何评价?
※让学生根据教材的案例分组进行讨论,了解信息的来源,对信息的可靠性进行判断,并写出自己的看法。
※活动互动(3分钟)
1)、3-4分钟过后,以组为单位,让组代表来说出自己的讨论成果,并说出自己的意见。
2)、组间的互评、补充
3)、教师的点评(如有必要,展示出参考答案)
2、能力目标
(1)、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
(2)、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提高对负面信息的鉴别能力和自我防护意识,能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
3、情感目标
(1)、形成正确的信息价值取向。
(2)、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本节提供了三种鉴别与评价信息的基本方法,要求学生不仅仅是在本节中进行学习,还要贯穿于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
(2)、上网查找100元的人民币鉴别真假的方法。
4、解决问题-小结(2分钟)
动画演示李明面对信息的鉴别与评价处理过程:
1)、面对大量的信息的处理过程
2)、面对单个信息的处理过程
3)、简述鉴别与评价不拘泥于具体的方法,根据实际来灵活使用。
本节通过一些具体案例的分析得出,可以从信息的来源、信息的价值取向以及信息的时效性对信息价值进行判断,了解如何对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使得信息能够为我们带来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不足地方:学生掌握搜索技巧层次不齐,一些学生动手能力较弱,查找速度较慢,课堂时间有限,不能及时辅导。
作者简介
本人李万柏,于2007年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随后返回罗定参加教学工作。2007年10月参加全国在职硕士入学考试,2008年4月开始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班学习数学教育,2009年2月返回罗定参加教学工作至今。
给您一双慧眼
——信息鉴别与评价之旅
课例名称:给您一双慧眼——信息鉴别与评价之旅(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教师姓名:李万柏
执教学校:罗定中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信息鉴别与评价的方法,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对各种信息进行甄别。
(2)、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的过程,自觉抵制不良的信息。
(3)、探究虚假信息的产生。
提示学生作答,让学生联想到GDP的数值每一年是有变化的。
※教师点评并引要点:信息往往是与时间有关系
信息是否具有价值,可以从信息的有效时间方面进行判断,判断信息时效性的方法归纳如下:
(1)、对突发性或跃进性的事实,在第一时间里做报道;
(2)、对渐进式的事实,应在事实变动中找到一个最新、最近的时间点来判断时效性;
1、问题导引 (共3分钟)
※开场语设计与引入
播放动画,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展示本节的学习目标:
(1)、掌握信息鉴别与评价的方法
(2)、学会对信息(案例)分析与评价
(3)、探究为什么产生虚假信息、上当受骗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2、新课讲授(共24分钟)
2.1、进入信息鉴别与评价之旅第一关:繁复(纷繁混杂)关(6分钟)
附件1:评价标准
信息评价参考标准
序号
参考标准
备注
1
信息是否真实可靠
2
信息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
3
信息是否可用
4
信息是否具有时效性
5
信息包含哪种情感成分
6
信息是否具有实用性
(3)、过去发生的事实,新近才发现或披露出来的,它可以通过说明自己得到信息的最新时间和来源的办法加以弥补。
※获取经验值
具有时效性的信息,可以根据信息的时间来判断信息是否有效。
2.3、进入信息鉴别与评价之旅第三关:真伪关(12分钟)
※完成攻关任务:分组讨论(7分钟)
阅读课文P31页“来自国外的“大奖””的例子,回答以下问题:
※获取经验值:如何使用价值取向来判断信息
在信息泛滥的社会中,一个人的时间与精力有限,不可能接受所有的信息,他只关心与自己相关的信息。相同的信息对不同职业的人来说,其价值具有相对性。
同样的信息对不同的人所产生的价值各不相同,需要我们根据“信息是否对我有价值”相对性原则有选择性地关注信息。
2.2、进入信息鉴别与评价之旅第二关:时效关(6分钟)
※完成攻关任务(3分钟)
请选择自己最想关注的信息,并简述你的理由:
(1)、国家明年开始征收房地产税
(2)、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上扬,中国石化近期加价
(3)、2012年广东高考将会实行重大改革
(4)、伊拉克前副总理阿齐兹被判绞刑
(5)、美国中东部遭龙卷风大面积袭击,数十万户停电
(6)、腾讯QQ计划在2011年实行全面收费
(1)、李明在哪几个地方获取信息?
(2)、对比这几个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3)、评价“李明在网站登记时留下自己个人信息的行为”。(评价标准附后)
分组(贯彻就近原则,安排3-4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完成下面表格
来自国外的“大奖”
组号
人数
编号
获取信息的地方(来源)
来源是否可靠
您的评价(看法或意见)
1
2
3
4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