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实验工作方案(试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一、项目背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到来的时代背景下,当代世界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一是从“全民教育”到“全民学习”,即在获得入学机会的基础上更强调受教育的结果,在促进教育机会公平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教育结果公平;二是从“以学科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即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三是从“以能力为导向”到“以价值观为导向”,即教育学生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以及对待社会、国家和世界;四是从“知识授受”到“创新能力培养”,即通过探究式、实践式和合作式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五是从“信息工具的使用”到“教学模式的改变”,即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可能产生的教学模式甚至学校形态的改变,将会成为本世纪教育的最大变革;六是从“单一测试”到“综合评价”,即评价要采取全面综合的方法,帮助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帮助教师改善教学,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趋向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提高质量这一主旨,追踪当代世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关注点,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提供借鉴。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程改革的方向得到了普遍认同,课程改革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中小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不断推广。
但是,从总体来看,课程教学改革离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
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精神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教与学的关系还没有调整到位,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还没有完全实现;中小学课程目标的有机衔接还不够,缺乏横向和纵向的深度整合;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仍然存在。
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处于一种浅层次的、表层的状态,这将会影响学生对学科概念和学科学习过程的深入理解,影响学生运用知识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的养成。
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迫切要求我们探索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措施和方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
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要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要在学科教学中落实上述政策要求,一是需要依据课程标准,强调重要概念的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加强重要概念在学科内的纵向关联和跨学科的关联,加强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持续理解;二是需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真正落实;三是在学习过程中要强调方法的学习。
要促进学生强烈方法意识的养成,让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要把握正确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真正做到学思结合。
二、项目概要“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是课程教材中心组织专家团队,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研究开发的教学改进项目。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过程,把握学科核心思想与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学习者。
项目研究组在对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单元设计和实践策略,为教师开展“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实验提供参考。
该策略提出了教师进行教学单元设计和实践的四个环节,即确定单元学习主题、确定深度学习目标、设计深度学习活动和持续性评价。
该教学单元设计和实践策略,明确了每个环节的基本内涵以及每个环节如何生成或确定等。
虽然这个教学单元设计和实践策略是以线性的形式呈现的,但教师在进行教学单元设计和实践时,可不拘泥于这种线性形式。
“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通过组织教师研修学习、进行教学单元设计、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等途径实施。
(1)组织实验教师通过为期一周的研修,学习“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的核心理念、实践模型,进行教学单元设计的练习;(2)实验教师通过网络资源平台,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小组学习,并完成相关作业;(3)实验教师在课堂开展“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的教学实践;(4)实验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对教学单元设计进行反思,加深对“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的理解。
实施“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的好处是:(1)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包括:促进学生加深对学科重要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养成。
(2)可以促进教师的发展。
包括:丰富实验教师关于学生和课程的深层知识;提高实验教师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能力;增强实验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3)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
包括:促进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提升;促进学校课程管理形态的变化;促进学校形成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项目定位“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是一个行动研究项目,强调参与项目研究的全体人员,针对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边研究、边实验、边解决问题。
参与项目研究的全体人员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
为此,这个项目强调:(一)基于课标。
“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的实施要基于国家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二)充分借鉴。
在认真研究梳理已有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项目推进的方法与策略。
(三)解决问题。
要通过“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的实施,解决当前我国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研究水平,推动课堂教学走向减负增效,使项目实施成为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载体。
(四)持续发展。
基于实践不断提炼和完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并指导更广泛的实践。
四、实验内容(一)通过开展集中研修与校本化实践,对“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型进行验证与完善。
(二)通过项目研修和校本化实践,不断生成项目学习资源,形成项目学习资源库,包括文本资源、视频资源与拓展阅读资源等。
(三)通过研修评估和实践反馈信息,不断完善和创新研修方案,形成适切的、有特色的项目研修模式。
(四)通过项目研修和校本化实践研究,不断完善、充实、丰富“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研修课程。
五、项目周期该项目实验每3学年为一个周期。
从2014年开始,每年6月之前,课程教材中心实验区按要求申报一批拟开展实验的学校,每批实验学校从申报当年的9月份开始实验。
六、实施进程现提出三个学年的实施进程。
(一)准备阶段(2014年1月-8月)1.研究形成“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理论框架和实践策略。
2.制订“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研修方案。
3.研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教学单元设计案例。
4.设计“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教师研修课程。
5.制订“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实验工作方案,面向实验区组织申报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4年9月-2017年9月)1.第一学年(2014年9月-2015年9月)(1)2014年9月,面向实验区推荐的第一批初中教师、校长、教研员开展第一期项目研修活动。
时间为5天。
研修活动内容包括:“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理论框架、实践模型和教学单元设计。
(2)参加第一期项目研修的教师,通过项目网络资源平台,开展在线研讨,项目研究组专家给予具体指导。
(3)参加第一期项目研修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展“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的实验,并将实验中形成的优秀教学单元设计案例提交项目秘书处,项目研究组专家给予具体指导。
(4)2015年寒假,召开“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实验工作交流研讨会。
请参加第一期项目研修的教师带着各自的教学单元设计方案、项目学习心得进行交流研讨,项目研究组专家给予具体指导。
(5)项目研究组对项目的理论框架、实践模型、研修模式、研修内容、指导方式等进行总结与反思;研发学科教学指南;积极培育和发现骨干培训者,扩大项目培训者队伍。
在项目研究组的指导下,秘书处汇集项目研究成果并在实验区交流。
(6)2015年7月,面向实验区推荐的第二批中小学教师组织开展第二期项目研修活动。
时间为5天。
研修活动内容包括:“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理论框架、实践模型和教学单元设计。
参与第一期项目研修的教师参与研讨活动。
2.第二学年(2015年9月-2016年9月)(1)参加第一、二期项目研修的教师,通过项目网络资源平台,开展在线研讨,项目研究组专家给予具体指导。
(2)参加第一、二期项目研修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展“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的实验,并将实验中形成的优秀教学单元设计案例提交项目秘书处,项目研究组专家给予具体指导。
(3)2016年寒假,召开“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实验工作交流研讨会。
请参加第一、二期项目研修的教师带着各自的教学单元设计方案、项目学习心得进行交流研讨,项目研究组专家给予具体指导。
(4)项目研究组继续对项目的理论框架、实践模型、研修模式、研修内容、指导方式等进行总结与反思;研发学科教学指南;积极培育和发现骨干培训者,扩大项目培训者队伍。
在项目研究组的指导下,秘书处汇集项目研究成果并在实验区交流。
(5)2016年7月,面向实验区推荐的第三批中小学教师组织开展第三期项目研修活动。
时间为5天。
研修活动内容包括:“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理论框架、实践模型和教学单元设计。
参与第一、二期项目研修的教师参与研讨活动。
3.第三学年(2016年9月-2017年9月)(1)参加第一、二、三期项目研修的教师,通过项目网络资源平台,开展在线研讨,项目研究组专家给予具体指导。
(2)参加第一、二、三期项目研修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展“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的实验,并将实验中形成的优秀教学单元设计案例提交项目秘书处,项目研究组专家给予具体指导。
(3)2017年寒假,召开“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实验工作交流研讨会。
请参加第一、二、三期项目研修的教师带着各自的教学单元设计方案、项目学习心得进行交流研讨,项目研究组专家给予具体指导。
(4)项目研究组继续对项目的理论框架、实践模型、研修模式、研修内容、指导方式等进行总结与反思;研发学科教学指南;积极培育和发现骨干培训者,扩大项目培训者队伍。
在项目研究组的指导下,秘书处汇集项目研究成果并在实验区交流。
(5)2017年7月,面向实验区推荐的第四批中小学教师组织开展第四期项目研修活动。
时间为5天。
研修活动内容包括:“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理论框架、实践模型和教学单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