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说课课件
PPT课件
18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说课
敬请各位专家领导批评指正 谢谢!PPT课件 Nhomakorabea1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PPT课件
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圆的周长》说课
PPT课件
2
《圆的周长》说课
说教材的结构 和设计理念
结合学情说 教法和学法
依据教法 说教学流程
说教学手段
PPT课件
3
一、说教材结构和设计理念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知识点是本册教材图形与几何的第二个
知识内容。
课程目标: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 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评价又是检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PPT课件
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验证并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 计算圆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通过测量、验证、推导圆的周 长的计算公式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推理、分 析、概括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 惯,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历史材料,渗透数学文 化和爱国主义教育。
法。
PPT课件
4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圆周率的 意义,推导圆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验证并理解圆 周率的意义。
PPT课件
5
训练题的预设
训练形式
设计意图
课前训练知识链接
复习旧知,为突破 新知做铺垫
课中的探究性训练
使学生牢固掌握圆周长计算公式
应用性训练
提升学生灵活利用公式 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性检测训练
让学生自主测量圆的周长并总结概括出 滚动法和绕线法等化曲为直的方法去测 量圆的周长。目的是体现学生进行自主 探究的教学思想,从中建立圆的周长空 间观念。引出数学家祖冲之的伟大贡献, 从而渗透情感教育。
PPT课件
12
第四环节是实践提升。以拓展性训练
为载体,让学生学会圆周长公式的逆用, 从而内化公式。
滚动法: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2厘米
0 1 2 3 4 5 67 8
PPT课件
16
用线绕圆片一周,量它的长度。 绕线法:要注意什么?
0 1 2 3 4 5 67 8
以上两种测量圆周长的方法都是采取化曲为直的方法进行测量的。
PPT课件
17
问题二 猜想 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
结论: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和半径有关系。
10
三是探究新知环节 在这六个步骤中解决5个知识点。一 是通过学案汇报,知识链接完成什么是 圆的周长和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这一知 识目标,二是猜想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 系,三是动手操作实践推测圆的周长和 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四是计算验证理 解圆周率,五是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
PPT课件
11
我们这样设计是通过课前学案的引导,
第五环节是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通过递进式训练,考察本 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PPT课件
13
四、说教学手段
我们教研组设计本课教学手段选择了学具加
课件演示的方法。
多媒体在本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借助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观察、认
识周围事物形体特征及空间想象能力。基于这
“圆的周长”的学习是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知识为
基础的,是前面学习圆的认识的深化,是后面学习圆的
面积等知识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小学几何 初步认识的知识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设计理念:启发学生将解决问题的方向放在从圆本身
的特征去想办法突破。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自主探
索的活动中,通过交流、思考、探究图形周长的计算方
PPT课件
8
三、依据教法说流程
课前训练
当堂检测
教学流程
导入量 化目标
实践提升
探究新知
PPT课件
9
一是课前训练环节 设计意图:通过综合性知识复习,抓
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圆的周长的学 习搭建认知桥梁。
二是导入新知,揭示学习目标环节 情景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直线图 形的周长与曲线图形的周长的不同。
PPT课件
PPT课件
7
二、结合学情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前,多数 学生通过课前导学的各种途径对圆周率 已经有所了解,而圆周率这个概念也较 为抽象,探索圆周率的含义以及推导圆 周长计算公式是教学难点,学生不易理 解。但学生对各项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 非常感兴趣,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 活经验寻求方法发现规律。最后以拓展 演绎训练,提升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 学生的空间观念。
些优点,本节课我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使用PPT进行设计,总共19页,其中动态课
件5页,静态课件14页,动静结合配合教师突
破本节课的重难点。PPT课件
14
首先动态课件使知识更为直观
小黄狗和小灰狗比赛跑,小 黄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灰狗 沿着圆形路线跑,结果小灰狗获 胜。
PPT课件
15
圆片向右滚动一周,量它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