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政经-11-专题 西方市场经济模式
政经-11-专题 西方市场经济模式
2、计划调控型市场经济: 强势政府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日本、法国 计划调控型市场经济的特点:政府对经济 运行调控的力度相对较强、影响的程度和 范围相对较大。在体制上表现为强势政府 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市场经济运行的自由 度不如国家干预型市场经济。
现代市场经济无论是何种类型,因各国的国情不 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运行模式。 美国的市场经济体制: 是政府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混合经济制度,也被 称为“垄断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基本属于 国家干预型市场经济。
法国市场经济运行模式
法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国家计划对市场经济的指导, 因此被称为“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市场经济模式”,基本属 于计划调控型市场经济。 长期以来,法国的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 地位。其国有经济主要分布在两大部门:一是公用事业部 门,二是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部门。 国有企业的决策权基本上控制在国家手中。企业资产由财 政部管理,而经营管理则由各工业部负责。 有关企业的人事权、生产经营和发展的重大决策权也基本 上由国家控制。 为了调动企业积极性,法国政府采取与企业签定合同的办 法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合同一方面规定政府承担的财 政投资和利润分配等业务,另一方面规定企业承担的盈利、 自筹投资、就业、技术开发等业务。
德国市场经济运行模式 德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市场效率与社会保障的结 合,因而被称之为“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基本属 于国家干预型市场经济。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基本框架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基本框架是建筑在自由市 场原则和社会平等原则基础上的。 一方面,强调以自由的市场竞争为中心的市场机制 基础性作用,一切经济活动围绕市场展开。 另一方面,又提出为避免市场经济的弊端,保证社 会公平,政府必须通过立法及经济政策对市场经济 进行适当的调节和控制,以创造正常的市场环境, 鼓励和保护竞争,促使经济活力和效率,并防止或 补救市场调节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保障经济稳定和 社会安定。
第五,美国政府对市场经济运行的调控主要采 用财政手段、金融手段。 第六,政府掌管邮电、国防、教育等服务事业。
对于交通、能源等基础产业实施不同程度的管制 和干预; 对于某些关系美国经济长远发展的产业实施免税 或发展的经济项目提供免费土地和低息贷款; 对出口采取鼓励措施; 对影响国内工业发展的进口产品采取保护措施。
第一,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干预较多。
第二,注重国家计划的调节作用。
法国从1947年开始编制经济发展的中期计划。从 计划的内容看,主要是规定未来几年经济发展的 方向,提出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其任务是提供 信息、指明方向。 计划中为数不多的若干宏观指标,只对部门和国 有企业有一定的约束力,对私营企业基本无约束 力。 法国的经济计划是在协商的基础上形成的,计划 的制定和执行都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协 商来执行。私营企业也参与国家计划的制定,使 计划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第三、法国建立了一种“中央集中的市场调 查制度”。 即政府或其他单位通过收集厂商和家庭的 生产和消费信息,加工整理后输入中央计 划机制,公开发表预测结果以影响企业行 为。
日本市场经济运行模式
日本的市场经济体制注重政府对企业决策的诱导作用, 因而被称做“官方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基本属于 计划调控型市场经济。 第一、在日本企业的决策中,大企业处于主导地位。 与欧美国家不同,日本的大企业以集团和向下承包的 方式直接控制广大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大企业常常将部分生产任务(通常为零部件制作和加 工)承包给一些中小企业,承包的内容主要包括各种 技术要求、交货时间和内部交易价格。承包期间大企 业也经常派人帮助中小企业改善经营和进行技术指导。
第二、与欧美国家不同,日本经济中宏观决 策的主体是政府,议会的决策作用十分有 限。 政府的宏观决策主要体现在经济计划和产 业政策上。卓有成效的产业政策是日本政 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的有利工具。 日本的经济计划主要有三种,一是中长期 经济计划;二是年度经济预测; 三是国土 开发及地区开发计划。 第三、日本政府对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调控 主要采取财政手段和金融手段。
第四篇 社会经济体制 第十一章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微观经济活 动(专题) ----西方国家市场经济模式简介
现代市场经济是在具体的社会经济环境中 运行和发挥作用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按 宏观调控的方式划分,有两种类型: 1、国家干预型市场经济 2、计划调控型市场经济
1、国家干预型市场经济: 弱势政府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美国、德国 国家干预型市场经济的特点:政府对经济运行调 控的力度相对较弱,国家干预影响的程度和范围 相对较小,在体制上表现为弱势政府与市场经济 的结合,市场经济运行具有很大的自由度。
2、法日比较 虽然法国和日本都把计划作为调控经济运 行的重要手段和影响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 但在具体做法上不尽相同。 日本在计划的导向上,侧重于产业结构的 调整。 法国侧重于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在 计划的实现上 注重 “官民合作” ,注重国 有企业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以上介绍的是成熟的市场经济,还有一类 称为不成熟的市场经济。 美日西欧澳等国属于成熟的市场经济。 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又分 ①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如印度、巴基斯坦、 非洲国家; ②转轨的市场经济,如中国、东欧国家、俄 罗斯等,其中中国是经济体制转轨、政治 体制未转轨,其他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 都转轨。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
第一,构造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在德国,凡是市场能自行调节的,都由市场去调节。 政府只为市场的有序运行制定规则和进行监控,并对市 场失灵的领域进行干预。 政府制定的市场规则强调市场竞争和抑制垄断。 第二,建立有效的中央银行调节体系。 德国的中央银行是一个具有公共法人资格的联邦直接法 人,独立于政府,在行使职权时不受政府左右。 由于中央银行在人事关系和机构设置上独立于政府,因 此可以保证其制定实施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客观性。
美国垄断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
第一,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第二,垄断资本实力强大。 第三,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 反垄断的法规和措施,保护竞争,促进市场机制 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运用宏观调控政 策,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
第四,立法完善,执法严格。 法律手段是美国政府调控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手 段。 其立法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保护竞争和 抑制垄断的立法。(2)保护消费者权益,制止企 业非法牟利的立法。(3)保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和 长远利益的立法。 此外,美国还通过联邦贸易委员会、联邦药物委 员会、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联邦动力委员会、消 费品安全委员会、环境保护局和消费者事物局等 执法机构,从各个方面监督各种立法的执行。
市场经济体制模式比较 1、美德比较 美国和德国在调控经济运行的方式上大体 相同,但在具体做法上却各有侧重。 美国政府侧重于需求管理, 美国政府主要 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对社会总需 求和社会总供给的管理,以刺激经济增长, 实现充分就业,遏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 均衡运行。
德国政府则侧重于货币管理。 德国政府侧重于如下方面的调控: (1)社会目标方面:德国不像美国那样更多地强调充 分就业和经济增长,而是更多地强调经济稳定运行; (2)政策手段方面:德国不像美国那样更多地强调通 过政府的财政政策来促进经济均衡,而是更多地依 靠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来保证经济均衡的稳定。与美 国相比,德国的货币政策更为中立,也更为稳定。 (3)政府职能方面:与美国不同,德国的中央政府并 不直接制定财政政策,也不直接运用倾斜的财政政 策来影响经济运行,而是把这一职责分散化,由中 央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进行财政预算,然 后由政府财政计划委员会和商业周期委员会进行协 调。
德国的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对经济形势 的预测和对市场行情的分析,决定收缩或放松货 币发行量,以保持马克的币值,稳定物价;用提 高或降低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最低存款额来提 高或降低对商业银行的贴现率,以刺激或冷却经 济。 第三,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 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照 顾和社会救济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