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1:
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教研室考评细则
1、教学准备工作(2.5 分)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认真备课,合理制订授课计划,编制教师授课手册和教案或制作电子教案,以保证每节课有条不紊地进行。
新开课或上新课教师开学初必须有完整的备课教案,其它教师教案编写时,需有提前两周的备课量。
日常教学保证一星期的课时备课余量。
2.教学检查及应交材料(5 分)
根据学院规定,期初教学检查应交材料:教师授课手册、教案;期中教学检查应交材料:教案、作业、教师授课手册等;期末教学检查应交材料:教案、作业、教师授课手册。
每位教师按时提交教学检查相关材料。
教师必须持教材(或讲义)、教师授课手册、新教案上课。
教案应清楚、工整,书写规范(教案格式参照学院教务处相关规定)。
讲授同一门课程不足两个循环的教师,每次上课须持新教案,从第三循环起,经教研室同意后,可持旧教案上课,但应根据学科课程发展情况和教学对象的变化,适当更新教案内容,但是旧教案连续使用不得超过两个循环。
如无教案,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教研室考评一票否决。
常规教学检查发现教师上课迟到、早退一次扣 0.5 分,私自调(停)课一次扣 1 分,累计计算,扣完为止。
3、听课任务(2.5 分)
学院领导每学期至少听课 4 节,教学副院长每学期至少听课8 节,教学部门中层和教研室主任每学期至少听课 10 节,教师每学期相互听课应不少于 4 节,听课后必须认真填写听课记录表(需经授课教师和学生签名),学期结束后交教研室,教研室整理统计经系部审核后报教务处。
发现弄虚作假者,教研室考评一票否决。
4、授课计划执行(5 分)
教师要严格执行授课计划,不能任意增、减课时和变动教学内容。
实际进度差异一般不得超过 4 学时(含4 学时,节假日除外)。
不符合规定,且无正当理由,超过 4 学时后,视为不合格。
相差超过 8 课时,教研室考评一票否决。
5、教科研工作(5 分)
教师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教研科研工作量的定额标准如下:(1)教员:学年应完成 10 分;(2)助教:学年应完成 20 分;(3)讲师:学年应完成 35 分;(4)副教授:学年应完成50 分;(5)教授:学年应完成 70 分。
按时提交相关材料,包括教研科研工作量申报表、学院科研奖励申报表、原件、复印件、电子档。
实际教研科研工作量超过基本教研科研工作量 10 分视为满分。
6、教研室活动(2.5 分)
要求教师按时参加教研活动,无故缺勤一次扣 1 分;迟到、早退一次扣 0.5 分;请假缺勤一次扣 0.3 分(因公请假除外)。
7、教学工作量(2.5 分)
服从教研室工作安排,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完成学院规定教学工作量。
完成工作量按 0.8 计算(2.5×0.8),超额完成按 1.0 计算,不满按 0.6 计算。
教研室考评由教研室考评组具体负责实施,考评组成员由教研室主任和教师代表组成,教师代表由各教研室根据实际情况,由本教研室推荐产生。
生活充满了色彩,但是蒙着一层雾需要你的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