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必修三习题

高中政治必修三习题

必修三第一单元1.文化的形式丰富多彩,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

①思想②道德③教育④艺术⑤法规⑥制度⑦信念⑧“超级女生”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⑥C.②③④⑥⑦⑧D.①②③④⑦⑧2.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②张家界、九寨沟的自然风光③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④大坟口文化遗址⑤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⑥克隆技术⑦伦理道德观念⑧发展第三产业⑨乡镇企业⑩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统治机器A.①②③④⑤B.⑥⑦⑧⑨⑩C.③④⑤⑥⑦D.③⑤⑦⑨⑩3.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

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中国古代四大发明④中日关于钓鱼岛主权归属的争端⑤园林雕塑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⑤D.②③④2.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这里的文化是指( )。

A.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B.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C.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D.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1.我国象形文字的产生告诉我们( )。

A.文化是自然产生的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D.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2.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表明( )。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万’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1.创建文明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基础。

市民文化素养的形成( )。

A.离不开社会实践B.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形成C.也可以是天生的D.家庭教育最重要1. 150多年来,《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被译成20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这说明( )。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产生影响D.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2.在2006年1月全国少儿畅销书排行榜上,哈里·波特系列的6部作品分别占据前三甲及第五、七、八的位置。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多年来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的比例为10: 1,即引进10本,输出1本。

输出图书集中在武术、中医和古典文学等传统文化及汉语学习、普及性读物上。

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继承传统文化②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的资源③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文化的民族性等同于文化的世界性④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不仅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还要积秘堆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⑤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必须大力增强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A.①②③B.②④⑤C.③④⑤D.②③④3.“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B.经济发展决定文化的性质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一C.文化的力量就是综合国力D.文化都对社会具有促进作用4.自2001年文化部提出“把春节建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以来,春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

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

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②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④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下列有关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B.政治是经济的基础,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C.先进的文化能促进政治的发展,所以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政治D.政治与文化相互交融1.思想文化同政治、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但又对政治、济起反作用。

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上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经济上的独立。

这主要说明()。

A.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B.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这是因为( )。

A.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B.精神能够决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C.只有先进的思想文化才能反作用于事物D.错误的思想文化不以一定的经济、政治为基础3.在当今日本,以否认侵略的历史教科书和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为代表的“右翼”文化,恶化了中日关系,并最终会对中日两国的经济合作造成严重影响。

这说明( )。

A.中日两国文化存在着根本冲突B.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决定作用C.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D.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决定两国矛盾不可调和4. 2008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

《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由此可见( )。

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B.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C.邮票成为展示文化软实力的载体D.发行邮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5.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产物,也是党在执政理念上的重大飞跃。

思想是行动之源,在中国发展战略面临重大转型时,各级领导能否在思想领域就科学发展观达成高度共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成败。

这表明( )。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并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B.思想决定着行动C.科学发展观决定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成败D.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着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1.某地利用当地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业:以民族文化为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建立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

①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②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③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④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以共建“信用长三角”为主题的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论坛”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会议发布了被称为中国第一份区域性政府间“信用宣言”的《共建信用长三角宣言》。

长三角16个城市所以要联合建设“信用长三角”,是因为( )。

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能够保证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②国家要积极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④国家需要对国民经济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3.湖南卫视、蒙牛乳业集团和上海天娱传媒联合推出的“超级女声”从2005年3月份开始至8月26日决赛落下帷幕·观众人数高达4亿多,平均收视率超过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总导演”湖南卫视赚了个盆满钵盈,品牌持有者天娱公司收获颇丰,赞助商蒙牛乳业依托“超级女声”活动,成功打进国内100多个城市,仅蒙牛酸酸乳一种产品的销售额就由2004年的7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25亿元。

“超级女声”在电视和互联网和移动通讯三大传播媒体的支持下,演绎了一场娱乐经济的盛宴。

这体现了( )A.在当今时代,文化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B.在当今时代,文化已与经济完全融合C.发展文化就必须实现文化产业化D.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已完全消失4.福娃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

福娃的造型融人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

福娃的形象设计既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又以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和奥林匹克圣火形象为其色彩和灵感的来源。

据专家评估,福娃的经济价值高达25亿元人民币,这说明( )。

A.发展文化也就是发展经济B.经济发展是文化进步的物质基础C.文化产业具有极强的政治渗透性D.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5.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我国网络游戏产业销售额猛增,并以1:10的规模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这表明()A.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的龙头产业B.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C.我们应鼓励支持一切文化产业的发展D.网络游戏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6.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法制意识逐渐增强,但也有人抱残守缺,仍然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眼光来看待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问题。

这说明( )。

A.人的观念一旦形成,就无法改变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C.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D.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趋势加强7.“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

据此回答(1), (2)题。

·(1)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B.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C.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2)庐山兼具六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

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宗教圣地,该地正倾力打造“宗教名山”品牌,积极将宗教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开辟极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圣地游。

这表明( )。

A.在宗教文化圣地人人都应该参加宗教活动B.与旅游相结合的宗教活动都属于正常的宗教活动C.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源D.宗教思想是先进的文化8.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和民间组织纷纷挖掘文化资源,举办各种文化节,意在“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创设浓郁的文化氛围,招商引资,发展经济。

这表明( )。

A.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B.我国文化事业应全部实现产业化C.文化活动就是经济活动D.没有文化活动就没有经济活动1.《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共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振兴的精神源泉。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才能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进我们的伟大事业,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上述论断符合文化生活道理的是( )(不定项)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B.和谐的、先进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C.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D.我们的共同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2.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