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知识与积累 (共9题;共21分)1. (2分)读读写写。
①人们huīwǔ________着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遍高呼②“我们chéng ɡōnɡ________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2. (2分)按要求写句子。
(1)照例子,写句子。
①例:小鸟在树上叫着。
小鸟在树上商量着什么。
太阳从东方升起。
②例:长城很长。
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雨下得很大。
③例:他又冷又饿,流浪到这种地方没法活下去。
他又冷又饿,流浪到这种地方怎么能活下去呢?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和谐,能让我们生活得更舒服。
(2)把句子补充完整,注意区分“竟然”和“果然”的意思。
A.________,中午竟然下雨了。
B.________,中午果然下雨了。
(3)仿写句子。
A.生活是一杯酒,散发着迷人的醇香;________,演奏着美妙的乐章。
B.生活是一本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分) (2017六上·蚌埠期末) 和“舒”字结构相同的汉字是()A . 望B . 厨C . 强4. (2分)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满招损,谦受益()A . 全。
B . 达到一定期限。
C . 满足。
D . 骄傲。
5. (2分)依次填入括号里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
①他这个人经常(),想到什么就谈什么。
②这样的计划给人以()的感觉,好像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
③老张定计划、做决定,很少调查研究,常常(),还自夸“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④学习或者做事,如果(),随心所欲,那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A . 信口开河虚无缥缈无的放矢闭门造车B . 闭门造车无的放矢信口开河虚无缥缈C . 无的放矢闭门造车虚无缥缈信口开河D . 信口开河虚无缥缈闭门造车无的放矢6. (2分) (2018六下·云南期中) 下列句子中加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目不转睛了。
B . 就这样,一文不值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C . 三发绿色的信号弹升上天空,接着就是震天动地的炸药包爆炸声。
D . 法官和他的几个朋友逗他连绵不断地讲了起来,有的人还用嘲弄的口吻问他是否还想再去那个山洞走一趟。
7. (2分)选出下列组词正确的二组是()A . 绕(围绕)挠(阻挠)B . 掏(掏气)淘(淘醉)C . 蜡(蜡月)腊(腊烛)D . 豪(自豪)毫(毫不利己)8. (2分) (2019五上·瓯海期末)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布封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太阳》一文是他的作品。
B . “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
”这句话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 . 《慈母情深》讲述了母亲用辛苦挣的钱给“我”后,“我”第一次就买到《青年近卫军》。
D . 无论是母亲慈祥的爱还是父亲严厉的爱,“我”都不喜欢。
9. (5分)把下列词语整理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标点写下来。
①到了春节吃家家户户饺子②赛龙舟多比赛精彩啊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54分)10. (12分)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观潮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mèn mēn)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feì fù),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 (沸腾欢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zú zhú)渐拉长,变粗,(横卧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bìng bìn)进,浩浩荡荡地飞奔(bēn bèn)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tàn chàn)动起来。
(1)在文段括号内,选出合适的词语。
(2)选择文段括号内正确的读音。
(3)写近义词。
顿时________ 犹如________ 颤动________ 逐渐________(4)写出形容声音大的四字词语。
例如:山崩地裂(5)“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中的“水墙”指________,说明________。
(6)动脑筋想一想,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表达方式,意思不变。
大地好像都被江潮震得颤动起来。
①________②________11. (18分) (2019六上·官渡期末) 文言文阅读怀素写字①怀素居零陵②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③,名④其庵⑤曰:“绿天”。
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注释:①本文选自《书林纪事》;怀素是我国唐朝的书法家。
②【零陵】今湖南零陵。
③【挥洒】挥毫写字。
④【名】命名,起名。
⑤【庵】住所。
(1)下列说法中有2项是正确的,分别是()和()。
A.在读“贫无纸可书”时,可以这样停顿:“贫/无纸何书”。
B.怀素在芭蕉叶上练字,是为了亲近大自然。
C.以上文段来自《书林纪事》这个故事。
D.从“盘板皆穿”可以看出怀素练字的时间很长。
(2)从这个故事中我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
我还知道古代的其他书法家有________、________。
(3)怀素为住所起了个雅号叫“绿天”,真有意思!请你模仿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给你的书房也取一个雅号。
名吾堂曰:“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12. (12分)阅读。
童年的小步舞曲赵丽宏耳边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轻快活泼的旋律,又把我带回到四十多年前。
那时我上的学校,是离家三里多远的上海小学。
这里有绿树成荫的校园,有高大的教学楼,每间教室都是那么宽敞明亮。
新学校的音乐教室,在教学大楼边上在一溜造型别致的小平房里。
A音乐教室里放着一架大钢琴,教音乐的是一位刚从师范学校毕业不久的,像大姐姐一样的老师。
老师的一双手像活泼的蝴蝶,在钢琴上白的和黑的键盘上飞舞,一串串清如流水般的琴音就流淌出来。
老师教我唱的第一首歌是这样的:“当我们同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当我们同在一起,其快乐无比。
你看着我笑哈哈,我看着你笑嘻嘻,当我们同在一起,其快乐无比。
”我跟随着老师轻快的琴音唱着,觉得和这样的老师在一起,和这样的有着钢琴的音乐教室在一起,和这样一些活泼快乐的小伙伴在一起,真是快乐无比。
最有意思的是每次上音乐课的时候,我们都在音乐教室门口排好队,然后老师弹奏一支动听的乐曲,我们拍着小手,踏着整齐的脚步进教室。
这在今天的孩子看来似乎很平常,但在四五十年前,可以说是音乐教学上的重大改革。
老师每堂课弹的曲子不一样,但是有一首曲子是老师常弹的,我也最爱听这支乐曲。
每当老师弹起这首曲子时,我会觉得连教室旁边的那一片片沙沙的白杨树叶,也唱得分外好听。
音乐伴和着校园里春天的泥±和鲜花的香味,真让我陶醉。
仿佛老师不仅仅是用双手在弹,而是用整个身心在吟唱着这支乐曲……B于是,我的小手会拍得分外起劲,脚步也踩得分外欢快而有节奏。
很多年以后,当我自己进了师范学校才知道,老师常弹奏的这支曲子,是巴赫的小步舞曲。
直到今天,只要听到这支熟悉的小步舞曲,我的灵魂就会出窍,我仿佛穿越时空,又回到上海小学的那间音乐教室前,拍着小手向前走着……(1)请简要概括,作者主要回忆了童年的一件什么事?(2)画线A句有两个带“像”字的语句,都是比喻吗?如果是,请再谈谈比喻的表达作用。
(3)画线B句中两个“分外”如删除后,句意有区别吗?(4)“直到今天,只要听到这支熟悉的小步舞曲,我的灵魂就会出窍,我仿佛穿越时空……”你认为原因是什么呢?(5)阅读本文后,你感受到音乐老师是个什么形象呢?(6)在你的童年中,哪首歌谣印象深刻呢?请写出两句来并略做赏析。
13.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夏威夷风光(节选)从小就听说过美国的夏威夷风光旖旎,不曾想今天真的来到了梦中思念的“伊甸园”。
坐在中型面包旅行车上,车窗外可见一层一层清晰叠加的火山灰(岩)经年累月堆积起来的山峦,一边听导游介绍,一边想象着各种千万年从海底喷发出的火山怎样造就了夏威夷岛屿的形态。
来到了恐龙湾,令我惊异的是,这里的海水与渤海湾全然不同,渤海湾的海水是蓝色的,这里的海水是绿色、奶色和绿黄色的交织,在阳光的照耀下实在令人神往。
这种青翠色和玉色交织的色彩是夏威夷的海所特有的,听导游说这是火山喷发导致的——这里的海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我们来到了原始森林,面包车的两边树木丛生。
在火山喷泉口,下起了细雨,我们下车前往海岸边观赏。
岸边清晰可见的崖石是烧焦了的黑黑的岩石,顺着导游指向的方向,我们看到了深邃漆黑的火山黑洞。
然后我们顶着风雨又来到了神秘的大风口,越往前走,风越大,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信念驱使我们非要承受大风的袭击的乐趣,不然的话我们何必要到这个著名的大风口来呢?我们顶着风雨,湿透了衣衫,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大风口——享受着夏威夷的热带飓风的袭击,感到又冷又湿,躯体越来越难以忍受,但心中的惬意却难以言说。
(1)解释词语。
①风光旖旎:________。
②如愿以偿: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不然的话我们何必要到这个著名的大风口来呢?(3)夏威夷的海水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4)作者在文中引用“不到长城非好汉”,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三、写作 (共1题;共5分)14. (5分)在这个世界上,家是充满亲情的地方,家是爱的港湾,想向大家讲讲你的家及家人吗?请写一篇关于“家”的文章,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一、知识与积累 (共9题;共21分)1-1、2-1、2-2、2-3、3-1、4-1、5-1、6-1、7-1、8-1、9-1、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54分)10-1、10-2、10-3、10-4、10-5、10-6、11-1、11-2、11-3、12-1、12-2、12-3、12-4、12-5、12-6、13-1、13-2、13-3、13-4、三、写作 (共1题;共5分)14-1、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