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家庄市赵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石家庄市赵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石家庄市赵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7七上·会同期中) 下列加横线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感慨(kǎi)窠巢(kē)憔悴(zùi)仿膳(shàn)B . 一霎时(shà)脸颊(jiá)匿笑(nì)菡萏(dàn)C . 搓捻(niǎn)讽刺(fěng)难堪(kàn)确凿(zuó)D . 优雅(yǎ)酝酿(yùn)黄晕(yùn)应和(hé)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推辞时辰荒芜身披鹤氅B . 教诲袍袖躬耕头带纶巾C . 疏懒衣襟嘱咐单食壶浆D . 傲慢骋礼侍立经世奇才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写文章该详的地方要详,不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

B .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这句诗大胆地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描绘得栩栩如生。

C . 马岭河峡谷两岸峭崖对峙,河谷幽深,以雄、奇、险、秀而独具特色,幽深壮丽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D . 这部匠心独运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山水图。

4. (2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将“努力”与“随时”调换位置。

)B . 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删掉“具体”)C . 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

(将“传统”改为“作用”)D . 经过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删掉“使”)5. (2分) (2017八上·潘集期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消息二则》的作者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他的诗篇《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诗句。

B . 《藤野先生》是鲁迅写的一篇小说,它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爱和怀念之情。

C . 《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采用了倒叙和顺叙相结合的手法,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

D . 《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

二、课内阅读 (共2题;共17分)6. (6分) (2016八上·河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①。

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

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

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

②甫:刚。

③洵(xún):确实。

④浣:洗衣。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黄发垂髫甫行数里(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悉如外人________②其丈夫方担粪灌园________(3)选段【甲】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5)【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7. (11分) (2019九下·台州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①今齐地方千里________②臣之妻私臣________③时时而间进________④臣诚知不如徐公美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8. (3分)(2014·烟台) 根据提示填空(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________ ,________”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2)艰难困苦的境遇,更能显示人的高贵品质,正如《<论语>》十则中所说的“________ , 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6分)9. (25分) (2017八上·射洪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故乡的食物汪曾祺①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

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

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

炒米是各地都有的。

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

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

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乎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

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

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

那也是作坊里做的。

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②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

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

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

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

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

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

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

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

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③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

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

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

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

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④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

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

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

他算卦用蓍草。

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

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

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

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

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

一找,果然。

我小时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

⑤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

家常预备,不过取其方便。

用开水一泡,马上就可以吃。

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

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点心。

郑板桥说“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说其省事,比下一碗挂面还要简单。

炒米是吃不饱人的。

一大碗,其实没有多少东西。

我们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也有,少。

我现在岁数大了,如有人请我吃泡炒米,我倒宁愿来一小碟酱生姜,——最好滴几滴香油,那倒是还有点意思的。

另外还有一种吃法,用猪油煎两个嫩荷包蛋——我们那里叫做“蛋瘪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

这种食品是只有“惯宝宝”才能吃得到的。

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街坊就会有议论的。

⑥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

有一年,我还在上小学,党军(国民革命军)和联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了红十字会。

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观。

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

祖母指挥着,特别关照,把一坛炒米带了去。

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

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张,也觉得好玩。

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度过的。

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

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

(选自《汪曾祺文集》,有删改)(1)选文开头引用有《板桥家书》什么作用?(2)请简要概括本文围绕炒米写了哪些内容。

(3)请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语言特点。

(4)作者最后说“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怎样理解这句话?(5)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你的家乡有哪些独特的风俗习惯或美味可口的小吃呢?请选择其中的一种做简要的介绍。

要求:①内容具体,介绍有条理;②突出鲜明特色;③字数在100字左右。

10. (21分) (2020八上·黄浦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冬天的儿子,春天的心①冬子是一个先天性智障患者,二十几岁的人了,却只有五六岁孩童的智商。

他的家人似乎对他失去了耐心,对他不管不顾,任由他天马行空四处奔走。

正如他的名字,冬子,冬天的儿子。

但他不知道悲苦,乐得逍遥,除非饿得迫不得已,常常索性连家都不回,就到垃圾堆旁的那个破棚子里去住。

②女儿每天在上学的路上都会遇到他。

刚开始的时候,女儿有些怕,可是时间久了,发现他一点都不可怕。

女儿经常把自己的零食分给他吃,冬子对女儿也很好,每天屁颠屁颠地跟在她后面,“护送”女儿上学。

有一次,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的一条大狗,奔着女儿冲来,女儿吓得哇哇大哭。

冬子一个箭步冲了过去,把狗吓跑了。

或许是因为女儿是个孩子的缘故吧,他们之间的友谊竟然那么长时间地持续着。

③冬子喜欢学校。

从他的眼神中可以感觉到,他内心是多么渴望和那些孩子们在一起,因为他的心永远长不大,他永远只能是个孩子。

④每次看到女儿走进校园,冬子就会趴在校园门口的栏杆上,向里面羡慕地张望,往往在那里一站就是一天,直到学生们放学。

⑤在学生们做早操的时候,冬子总是会在学校门前,照着他们的样子跟着做,很滑jī,常常惹来旁人的嘲笑。

⑥学生放学的时候,冬子也会跟在学生的后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