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在安全生产中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2019年文档资料

如何在安全生产中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2019年文档资料

如何在安全生产中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施工现场作业是人、物、环境的直接交叉点,在施工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直接从事施工操作的人,随时随地活动于危险状态的威胁和伤害,随时受到自身行为和危险状态的威胁和伤害。

人为的因素导致事故占80%以上。

人的行为是可控又是难控的,
人员的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如何控制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和如何保证作业过程的合理与规范。

由于人的行为是由心理控制的,因此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应从调节人的心理状态,激励人的安全行为和加强管理等方面着手。

1安全心理调适法
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感知感觉、思维、注意力、行为等协调连贯、反射、建立、反应能力等。

这些素质都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得到提高。

所以在培养人的全过程中,通过教育、职业训练、
作风培养、体育锻炼、文化娱乐活动等做好心理状态的转化工作。

安全生产管理中要引导员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遇到顺心的事,要乐而自持,不能忘乎所以;遇到
不顺心的事,要不为逆境所困,丢得开,放得下,及时解脱困境。

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具有充沛的精力,旺盛的斗
志,才能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从而保证安全生产。

2奖惩激励控制法
精神激励是重要的激励手段,它通过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在较高层次上调动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

施工现场的安全涉及到每个人,要搞好安全生产也要依靠大家。

让员工参与各种安全活动过程,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让他们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参与决策,吸收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正确意见,通过参与,形成员工对安全生产的归属感、认同感,完成“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最终达到“我会安全”的质的转变。

强化劳动安全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及对违规者进行的纪律惩处,是安
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的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施工机械设备等。

作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规冒险作业将受到惩罚,造成严重后果的,还要按照相关法规追究责任。

利用纪律的约束力,要求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各种规章制度进行作业,杜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发生。

纪律措施是预防性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遵守安全法规的自觉性,杜绝或减少违规行为,重点都是防范事故的发生。

对安全生产的好人好事进行奖励可采取评先进、发奖金、树立榜样等。

对违纪者的惩罚,可采取罚款、通报批评、警告等。

奖励和惩罚应按公平、公正、公开、从严的原则进行。

3管理控制法
管理控制可采取政策规范的控制、安全生产权力的控制、团队压力作用等方法。

在施工生产活动过程中,项目部必须加强对建筑安全的管理,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米取有效措施,防止伤亡和任何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是实施控制的重要方式, 强调安全生产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得人人知法规,就可以最大限
度地减少那些由于不懂法规而导致的不安全行为。

要充分利用政策规范的作用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就必须贯彻落实国家和各级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规章,建立、完善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并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

安全生产控制是依靠安全生产机构的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手段,直接对管理对象实行控制管理。

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合理划定不同层次安全管理职位的权力和责任。

在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时,应考虑每个人合适的控制跨度,以确保每个管理者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作业人员的作业过程进行监控。

还可通过信息沟通等渠道,使管理者知道在自己负责管理范围内的工作进展情况,人员的行为和态度,以及与安全生产目标相脱离的偏差,从而确保对自己负责范围的控制。

团队影响力控制可以团队思想一致、行为一致,避免分裂, 使团队做为整体能充分发挥作用,有利于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

发挥团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有利于改变个人的不安全行为,使
人的行为趋于安全生产对安全行为的期望,这种期望的作用往往大于安全生产对安全行为的期望。

在施工现场营造一种安全的氛
围,引导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
程,使安全要求转化为大家的行为准则。

切实做到不伤害自己, 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所伤害。

实现“三无”的目标: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