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畜传染病学随堂测试题

家畜传染病学随堂测试题

动物传染病学随堂测试题(2013)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持续感染; 2.免疫抑制; 3. 疫病净化; 4.冷凝素
二、指出下列病变、症状或病名别名所对应的动物传染病病名(每个2分,共10分)
1.”虾肉样变”; 2..“红鼻病”;3.“猪血痢”;4.革拉氏病;
5.3F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蓝舌病的传播媒介是
A昆虫 B污染的饲草和水
C空气 D土壤
2.关于兔病毒性出血症,正确的说法是多发于
A.多发于哺乳兔 B主要借风力传播
C.长毛兔易感性高于本地兔
D.经蚊传播
3.流行热的发生
A.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 B.瘦弱牛更易发生
C.周期性不明显 D.主要经吸血昆虫传播
4.关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A.病原血清型繁多B.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C.临诊病型单一 D.可能引起孕牛流产
5.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A.可引起免疫抑制B.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C.临诊病型繁多 D.只发生水平传播
四、问答题(共60分)
1. 试述牛流行热的主要症状。

20分;
2. 试述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副猪嗜血杆菌病、气喘病在病变上的区别点。

20分;3.试述猪衣原体病或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方法(20分)。

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凡划线处占1分)
1.疫源地; 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
2.传染病; 由病原微生物引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病程经过,并有传染性的疾病。

3. 终末消毒;患病动物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疫区解除封锁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存的病原体而进行的全面彻底的大消毒。

4.疫病控制; 发生传染病时,以减小群体内发病率和死亡率,防止疫病蔓延(或限制在局部范围内)所采取的各种综合措施。

5.检疫:由法定的机构或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标准,对动物及其产品的疫病状况及卫生安全实施强制性检查、定性和处理,并出具结论性法定证明的行为。

二、指出下列病变、症状或病名别名所对应的动物传染病病名(每个1分,答案在括号中)
1.”虎斑心”;(口蹄疫)2.“内基氏小体”;(狂犬病)3.“打火印”;(猪丹毒)4.“锁喉风”;(猪肺疫) 5. “青贮病”(李氏杆菌病);6. “纽扣状溃疡”(猪瘟);7.“冈博罗病”;(传染性法氏囊病)8.“流行性震颤”; (禽脑脊髓炎)9.“大头瘟”;(鸭瘟)10. “背脖病”. (鸭病毒性肝炎)
三、选择题(5分,)
1.C,D;
2.A;
3.B
4.C
5.C
四、问答题(共70分)
1.试述我国主要动物传染病近年来的流行特点,其防控对策有哪些(提示选取猪病或禽病举例说明,15分)?
参考答案:以猪病为例,流行特点(6分,举例则9分)有:
A.多重混合感染;B.病毒株不断变异;C.耐药细菌性株多重耐药;D.免疫抑制和失败;E.老病未除,新病又起; F.重大传染病时有发生.
防控对策(6分)
A.加强生物安全措施;
B.规范养殖环境和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C.做好疫病的各项
预防工作;D.加强检疫和疫病的监查.
2.试联系实际说明当今大、中型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措施有哪些(15分)?视主要点给以10分,生动形象地举例给以满分不等.
A.科学选址
B.环境消毒和入门控制;
C.分区管理,
D.疫病免疫预防
E.疫病监查和排查;
F.控制人员和物品的流动
G.疫病控制(包括动物群,环境卫生和病原体三方面)
3.试举出6种引起种猪繁殖障碍的疾病名称,选取其中1种说明流行特点、主要症状和预防措施(15分)。

猪瘟,日本乙型脑炎,蓝耳病,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布氏杆菌病(6分)
(流行特点4分,症状3分, 预防要点2分)以日本乙脑为例说明,本病主要是经蚊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每年的4月开始出现,6-7月份是高峰季节,冬季基本停息.传染源是病猪和带毒的动物,发热,嗜睡,粪硬,尿黄,母猪流产,产木乃伊胎,公猪睾丸肿胀,每年的3月接种疫苗,灭蚊.
4.采集病料开始说明实验室进行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方法步骤(10分)。

采样2分:泄殖腔和气管拭子,无菌采集的内脏器官样品.
分离3分:接种9-11日龄鸡胚尿囊腔或羊膜腔,或MDCK细胞,
鉴定5分
首先测定分离物的血凝性,其次通过作HI试验排出其他血凝性病毒.然后用对型特异的NP或M蛋白的琼脂扩散试验等,确定是否为A型病毒,最后确定HA和NA的亚型.
5.试列举6种引起呼吸道症状的禽传染病,选取1种说明其流行特点、主要症状
和预防措施(15分)。

病名6分: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 ,鸡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鼻炎
流行特点3分::各种年龄的鸡, 均可发病,雏鸡最为严重。

应激因素促发,康复带毒,飞沫和消化道均可传染.
症状3分:呼吸道症状如罗音,呼吸困难,咳嗽,喷嚏,流鼻汁,泪水等.成年鸡产畸形蛋.产蛋量下降.
预防3分:做好疫苗预防接种,加强饲养管理和改进环境条件.适当密度,通风,保温,注意营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