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词的拟写及公益广告词集锦2004 年全国卷(I 套)推出的一道拟写广告词的试题,着实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原题如下:请拟一条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
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在10—20 个字之间)(4 分)从命题角度而言,该题的亮点有二:一是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从对修辞能力的静态考查到对修辞行为的动态践行,展现出宽阔的文化视野。
二是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丰厚内蕴。
该题考查了知识,更考查了学养;考查了智商,更考查了情商。
展现出夺目的才情光芒。
从答题角度而言,解答该题须注意以下四点:一是主题鲜明。
要凸现号召“说普通话”这一主旨,彰显国家语言政策教育的含义。
二是态度真诚。
因为是公益广告,所以应有一种亲和力和感召力,要以诚动人,以情感人,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
三是构思新颖。
应该独出心裁,通过新颖的创意一下子拨动公众之心,焕发起公众“说普通话”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是语言简明。
既要不超过规定字数,又要将主旨鲜明地表达出来,一瞥之间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面的一组示例就较好地注意到了上述四点要求:(1)一种民族的共同语,一个公民的责任感。
(2)你说我说大家说,普通话是我们共同的歌。
(3)会说普通话,“知音”遍华夏。
(4)风雨声,是天地在交流;普通话,是你我在交流。
(5)一起来说普通话,真情连接你我他。
(6)说标准普通话,做现代文明人。
(7)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宣传口号)(8)说普通话,迎四海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宣传口号)一.广告词中的修辞美市场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广告业的发展。
如今,广告做为一种促销手段已受到商家的高度重视,众商家不吝巨资做广告介绍、宣传、推销自己的产品,因而出现了许许多多新颖别致、意蕴丰富的好广告。
这些广告好比磁石一般强烈的吸引着你,让你一见倾心,一听倾耳,并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试从语言修辞的角度谈一谈这些广告成功的奥秘。
告一、双关1、语义双关:利用词的多义条件使语句具有双重甚至多重意义,达到一石双鸟的效果。
例⑴金猴皮鞋,令足下生辉。
“足下” 一指脚下,二是对对方的一种尊称,指第二人称“你”。
这样就使该广告具有了双重意义:穿上金猴皮鞋,不仅脚下生辉,而且使你整个形象光彩照人,大放溢彩。
益(2)你的健康是天大的事——天大药业。
“天大”有双层意义:一为极其重要,二为公司名称。
表明天大药业为您的健康服务的宗旨。
(3)小鸭,小鸭,顶呱呱。
“呱呱”一指小鸭的叫声,二顶呱呱是极好的意思(在口语中)。
这样将洗衣机的品牌形象化、生动化,使人由呱呱的叫声很自然地联想到活泼可爱的小鸭子,从而深刻地记住这一品牌,另外还说明了小鸭洗衣机的质量。
:(4)爱使万家乐(热水器)。
由于“使”的多义性,使这则广告具有三重意义:〈1〉爱的使者是万家乐〈2〉爱使用万家乐〈3〉爱,使万家欢乐。
真可谓一字传神,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思2、谐音双关:利用词的同音或音近条件,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例⑴好面子洁面乳,只许痘留5天。
“痘留”与“逗留”同音,“逗留”意为短暂停留,极言时间之短。
这句话既说明洁面乳的治疗对象--脸上的“痘”,又说明了洁面乳的功效神速。
“好面子”中的“好”字是一个多音字,“好面子”既可理解为“好(hco)面子”。
,又可以理解为“好(hco)面子”。
这就使该广告又具有了双重意义,一方面说明了产品所能达到的功效:一定能使你脸上的“痘”消失的无影无踪,一定会给你留下一张好脸孔;另一方面,好(h d o)面子,意为好脸面,怕做错事丢脸,也就说明该产品是货真价实的,是不会欺骗消费者的,是维护自己的信誉的“好面子” 。
另外,某化妆品广告———“趁早下‘斑' ,请勿‘痘'留。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⑵苹乐面粉机,致富好粮机。
“粮”与“良”同音,一方面说明苹乐面粉机是加工粮食、发家致富的机器;一方面说明该机器质量优良,性能可靠。
(3)邦医生儿童护肤液——帮你一生。
此广告利用“邦医生”与“帮一生”的谐音表明了此种药对生活的重要性。
二、仿词根据表达的需要,改换现成词语中的一个字,以造成表达上的新鲜感。
例⑴白菊蚊香,默默无蚊。
“默默无蚊”仿“默默无闻”而造。
“默默无闻”常用来比喻不为名利,默默耕耘的奉献者。
换一“蚊”字,形象地说明了蚊香的功效,同时也将该产品拟人化,令我们联想到这样一种情境:当你酣然入梦时,“白菊”在默默地燃烧着自己,散发着清香,而那些可恶的蚊子闻香早已逃得无影无踪。
足⑵桂龙咳喘宁,咳不容缓。
“咳不容缓”仿“刻不容缓”而造。
“刻不容缓”意为片刻不能拖延。
换一“咳”字,简练地说明了该药的药效之快,使你的咳嗽不能拖延片刻。
⑶金城摩托,骑乐无穷。
“骑乐无穷”仿“其乐无穷”而造。
“其乐无穷”指其中蕴含着无限乐趣。
换一“骑”字,就委婉含蓄地说明了摩托车的质量:骑上它会给你带来无限乐趣。
三、引用援引现成的成语、俗语等语言材料来表达。
由于引用的材料为人们所熟知,因此更易于消费者理解和接受。
例⑴亲亲八宝粥,口服心服。
“口服心服”既说明了食用方法,又说明了产品质量。
⑵乘风电扇,蔚然成风。
“蔚然成风”说明了产品质量。
⑶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车到山前必有路”说明了该车的性能。
(4)某牙刷,一毛不拔。
“一毛不拔”说明了牙刷的质量。
四、反语用说反话的方式来加强表达效果。
例⑴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
⑵“天仙牌”电扇--实不相瞒,“天仙”的名声是“吹”出来的。
这两则广告幽默而风趣,让人在开心一笑中领悟到产品的质量。
五、对比将两个方面并举相对比较,突出其中一方面。
例(1)澳柯玛冰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新飞广告做得好,没有新飞冰箱好。
1、“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白加黑感冒药),从“不瞌睡”和“睡得香”两方面,对比说明白加黑感冒药的神奇疗效。
2、“贵族质量,百姓价格” (花溪感冒颗粒),对比说服药的质量好,但价格便宜。
六、比拟将物人格化,增加亲切感,增强说服力。
例(1)特快专递,当代神行太保。
“神行太保”为《水浒》中人物,传说能日行千里,说明了特快专递速度之快。
(2)某洗衣机广告———“闲妻良母!” 广告中修辞的运用,确实可大大增强表达效果,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
但某些修辞方法的运用,也会造成某种程度的负面影响。
例如仿词,由于改变了原有的词语,对那些不理解原词真正意义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误导。
这需要我们辩证地来看这一语言现象,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看,这些广告词仍不失为修辞运用成功的范例。
七、夸张“管排三江” (管材广告语),胃口真大,一个塑料管尽能排三江之水,夸张地宣传了管的功能与性能,你不得不去看一看哟。
八、比喻“大地的美容师——柳工机械” ,把机械比作了美容师,显示了其神奇的功能与作用以及精湛的手艺。
(另外还用了夸张、拟人修辞格)九、引用“车祸猛于虎,请君谨慎行” (交通宣传语),引用孔子的“苛政猛于虎”的“猛于虎” 。
说明车祸太可怕了,还是请司机朋友们小心驾驶车辆。
珍爱自己,珍爱他人,珍爱生活。
(此句还是比喻修辞格)十、对偶1、“担四海风险,保九洲平安” (中保人寿公司宣传语),既对偶又夸张地宣传了保险公司的业务、责任,以及对广大客户作出的承诺。
2、“爱人民如父母,视驻地为家乡” (军民共建双拥城宣传语),用优美的对子唱响了“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革命传统。
十一、排比“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 ,再次向我们告诫时间的宝贵,珍惜时间吧,你拥有了时间,你就拥有了未来和一切,你就会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此句还是博喻的手法)十二、反复“上上下下的享受,是三菱三菱三菱,购买电梯,请拨打电话——” ,乘坐电梯,就是上上下下,把每天乘电梯说为享受,用反复的手法强调让你购买三菱电梯,没错。
(此句还是谐音双关的修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大量的宣传广告,看到的,听到的,收到的,真可谓是广告“满天飞”。
广告,作为厂家、商家或宣传单位精心制作的一道“大菜” ,在向我们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在展示着我们民族博大精深的语言艺术,通过精心打造的广告词语,特别是广告语句中匠心独运的修辞手法,是我们日常练习写作的很好的模仿材料。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广告语,仔细体会其中的蕴味,并将这些语句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中,定会使你的语言魅力大增,着色不少。
二.编拟广告的切入点广告一般是用来推介某一产品,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其品牌、特征及其功能,从而消费该产品,以提高经济效益。
当然也有公益广告,它是指不是以收费性的商业宣传来创造经济效益,而是“免费推销”某种意识和主张,向公众输送某种文明道德观念,以提高他们的文明程度,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广告。
公益广告可以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和洪大的声势,即营造一种社会氛围。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公益广告的水平,是这一城市、地区、国家民众文化道德水准和社会风尚的重要标志。
公益广告的主要作用是传播社会文明,弘扬道德风尚。
那么,我们编拟广告的切入点是什么呢?1、从对象名称入手很多广告语直接从产品的名称产生联想,直接或间接地将产品的名称纳入广告语中,从而形成广告语。
例1、天天美王天天美。
(美王食品)这是“美王”系列洗发产品的广告。
广告语直接从“美王”名称入手,插入了两个“美” ,让人一想到该广告科就想到美王产品。
同时该广告还包含了要想美,必天天用“美王”的意思,或者说天天用美王产品,就美得更快。
另外像“三环”防盗门的广告“三环,生命、财产的保护神” ,也是先呼其名,再叙其功能的。
还有像乙卷也可直接从名称入手来拟制广告词:“无偿献血,用爱心为生命加油。
”2、从对象特征入手广告语的编拟过程中,有时还要与产品的特征入手,观其特征,联想出广告语。
例2、舒肤佳,爱心妈妈,呵护全家。
(舒肤佳护肤品)这是舒肤佳护肤品的广告。
它抓住了妈妈常给宝宝洗澡这个点,用“爱心”二字修饰妈妈,恰到好处,好似妈妈照顾家人有方,无微不至,让人听了倍感温暖,所以该广告一播放,立即以其浓厚的人情味引起哄动,收到了很好的广告效应。
另外像某阅览室的公益广告“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则更是抓住了阅览室安静,不容许人大声喧哗这一特征,再利用《再别康桥》里的句子编出来的,很有韵味。
还有像甲卷也从可从推广普通话的操作过程的特征入手来拟制:“推广普通话,靠你、靠我、靠大家。
”3、从对象功能入手广告语的编拟还可以找产品的功能这个结合点。
从其功能入手编拟广告语是人们常用一种思维方式。
例3、不“打”不相识。
(某打字机)这则打字机的广告就是了从打字机的功能——打字入手,经过精心安排编拟出来的。
它非常简洁,语气却铿镪有力,化用武侠电影中英雄好汉们因过招而相识的语句,显得雅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