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5、静脉输注的药物应现用现配,特别是抗生素类药物, 如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极易分解产生过敏物质,引起过 敏反应,还可使药物效价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6、医师要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和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因病施治,避免不合 理用药。严格按药品说明书中的使用范围、用法、推荐剂 量、疗程等使用药品。要注意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 患者等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
药物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一、概念
药物过敏性休克系指由于患者对某些药过敏, 接触或使用这些药物后,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氨基糖苷类、生物制品、酶类、右旋糖酐、 含碘造影药、天花粉、维生素B1、普鲁卡因等药物。 近来发现一些中药注射剂也可致过敏性休克, 如“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 射液”、“炎毒清注射液 “复方蒲公英注射液”、“鱼金注射液”、“双黄莲注射液”
四、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1、一旦发现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止使用引起
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 2、保持患者平卧,采取足高头低位,解开衣带,保温
并保持安静。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如症状 不缓解,每隔30分钟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0.5mg,直至 脱离危险期。 3、保持气道畅通,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 呼吸抑制时应给予人工呼吸,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 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两条 静脉通路。应用晶体液、升压药维持血压,应用氨茶碱解 除支气管痉挛,必要时给予呼吸兴奋剂,此外还可给予抗 组织胺及皮质激素类药物。
5、纠正酸中毒和对症治疗。 6、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
复苏的抢救措施。
7、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进行必要的医学检验,以判断患者 的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受损程度。
8、按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并向患者家 属告知事件发生和抢救的情况。 9、按医院的相关制度逐 级报告不良事件。医务科、药剂科、院感办派人参加不良 事件的处理和调查,并按要求封存相关药品、使用后的残 存药液及输液器等,以备检验
4、皮肤过敏症状:可能伴瘙痒、荨麻疹及其他皮疹。 防止过敏性休克发生,必须在用药前了解患者及有关家属 的药物过敏史,必要时可进行药物皮试。
三、 药物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 1、医护人员给患者应用药物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该药物
过敏史,并按要求做过敏试验,凡有过敏史者禁忌做该药 物的过敏试验。 2、做药物过敏试验前要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治疗盘 内备肾上腺素1支。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过敏试验药 液的配制、皮内注入剂量及试验结果判断都应按要求正确 操作。 3、护士应将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及时告知医师, 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应按《福建省病案书写规范》的要求记 录在病案中,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该药。同时,医护人员 应把过敏试验阳性的药物名称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4、需做药物过敏试验的药物,凡停用3天以上要再次使 用时,使用前应重做过敏试验。
7、护士在执行医嘱中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避免用药中 的差错发生,静脉用药要注意按药品说明书的要求控制输 注速度,避免因输注速度过快导致过敏反应。
8、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注意巡视 患者,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的30分钟。发现异 常,立即停药,采用积极救治措施,救治患者。另外现:
1、呼吸道阻塞症状:由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及肺水肿 所引起。表现为胸闷、心悸、喉头堵塞感、呼吸困难、脸 色涨红等,伴有濒危感、口干、头昏、面部及四肢麻 木。
2、微循环障碍:表现为面部苍白、烦躁不安、畏寒、 冒冷汗、脉搏微弱及血压下降等。
3、中枢缺氧症状:表现为意识丧失、昏迷、抽搐、大 小便失禁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