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应商质疑投诉管理办法

供应商质疑投诉管理办法

供应商质疑投诉管理办法
第一条质疑人对预中标的质疑,应当在预中标公布后三个工作日内提出。

对中标和成交结果的质疑,应当在中标或成交结果公布后七个工作日内提出。

第二条质疑人提出质疑,应当以书面方式提交质疑书。

(1)质疑书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1)质疑人和被质疑人的名称,质疑人的地址、电话等;
(1.2)具体的质疑事项、事实依据及相关证明材料;
(1.3)提起质疑的日期。

(2)质疑书应当署名。

质疑人为自然人的,应当由本人签字;质疑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并加盖公章。

(3)质疑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办理质疑事务。

代理人办理质疑事务时,除提交质疑书外,还应当提交质疑人的授权委托书。

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代理的具体权限和相关事项。

第三条质疑人提起质疑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质疑人是参与所质疑招标采购活动的当事人。

(2)质疑的内容不涉及评标过程或依法应当保密的事项。

(3)质疑书的内容符合本办法的规定。

(4)在质疑有效期内提起质疑。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四条被质疑人审查供应商提供的书面质疑材料,内容不符合规定的,告知供应商修改后在本办法规定的质疑期限内重新提出质疑,重新提出质疑日期为提出质疑日期,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第五条供应商不按本办法规定提出质疑,被质疑人不予受理。

第六条本公司收到质疑书后,发出《质疑书签收函》,按以下程序处理:
(1)本公司对质疑相关材料进行审核。

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是否属于质疑受理范围、质疑材料是否齐全、送达日期是否符合第一条的规定等。

(2)经审核认为不符合质疑必备条件的,分别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理:
(2.1)质疑内容不符合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本公司应及时发出《质疑书处理函》,告知质疑人修改后重新提出质疑;
(2.2)质疑不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应告知质疑人不予受理,并发出《质疑书处理函》。

(3)联系相关业务部门,让质疑人与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

以口头答疑的方式消除质疑人由于误解和对招标程序的不了解造成的疑虑。

对双方沟通的情况,项目负责人应作好质疑受理前口头沟通《答疑记录》。

质疑人应对沟通是否满意进行评价并签字。

沟通结束后,项目负责人应及时将记录转交本公司保存。

(4)经过口头沟通解答,质疑人认为满意的可撤回质疑书。

仍不能让质疑人满意且经审核符合质疑条件的,自收到质疑书之日起即为受理。

第七条本公司在收到书面质疑后,应首先进行调查核实,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正式受理,并发出《质疑书处理函》,对质疑事项提出相应处理意见,经公司审批后,以书面形式给予答复。

第八条处理质疑事项原则上采取书面核查的办法。

公司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进行调查取证,也可以组织质疑人和被质疑人当面进行质证。

第九条质疑调查取证时,质疑人、被质疑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并提供所需要的相关材料。

第十条质疑人拒绝配合进行调查的,按自动撤回质疑处理。

被质疑人不提交相关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同放弃说明权利,认可质疑事项。

第十一条公司经审查,对质疑事项可分别作出下列处理:
(1)质疑人撤回质疑的,终止质疑处理。

(2)质疑缺乏事实依据的,驳回质疑。

(3)质疑事项经查证属实的,分别按以下规定处理:
(3.1)质疑的内容属实且有可能影响中标结果的,建议评标委员会进行复议。

同时视情节将有关情况上报相关政府招标监管部门。

(3.2)质疑内容涉及到评审专家或业主的,公司将及时报请相关政府招标监管部门处理。

(3.3)涉及公司招标操作程序的,公司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整改。

(3.4)由于公司责任人工作过失(因工作不认真、不负责任、玩忽职守等)原因给单位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的,扣发绩效奖金。

给公司造成重大不良影响和重大损失的,给予责任人处罚。

(3.5)涉及公司工作人员违法违纪的,按相关法规
规定处理。

第十二条质疑人对我司的答复不满意或我司未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质疑答复的,可以在答复期满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向相关部门投诉。

第十三条在处理质疑过程中,涉及以下事项的,严禁对外泄露:
(1)未公布的项目预算;
(2)领取采购文件的供应商名单;
(3)评审专家及评审的有关情况;
(4)公告之前的中标(成交)结果;
(5)不得公开的供应商报价;
(6)其他供应商的投标文件;
(7)其他可能影响采购结果公正、公平的事项
第十四条处理质疑过程中,如发生必要的鉴定费、检测费、差旅等费用,应当按照“谁过错谁负担”的原则由过错方负担。

第十五条公司应当建立真实完整的质疑档案。

质疑过程形成的所有文件或其他介质的材料均应当留存;档案管理人员应当按档案管理规定对其进行立卷、归档,以便有关部门查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