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极洲(高二文科区域地理总复习)

南极洲(高二文科区域地理总复习)

南极洲[读图识记]1.南极圈;2.周围的海峡、大陆;3.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1、地球上位置最南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位置:几乎全部在南极圈内。

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面积:世界第五大洲重要性:未来南半球大洲横越南极空中交通的惟一中间基地【注意】重要经线60°W:附近为南极半岛,沿顺时针方向向东依次为威德尔海、毛德皇后地、威尔克斯地、维多利亚地、罗斯海、玛丽·伯德地0°:穿过大西洋90°E:穿过印度洋180°:穿过太平洋主要纬线南极圈:南极大陆几乎全部在南极圈内。

2、冰雪高原:平均海拔最高的洲,冰层平均厚2000千米,有“冰雪高原”之称3、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暖季:11月~次年3月原因:①从纬度位置看:纬度位置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经过的路线长,大气对其削弱作用强,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少,因此气候严寒,降水以降雪为主,日积月累,形成了今日的冰雪大陆。

②从海拔高度看: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上空气中水汽含量少,大气的保温效果差,气温低。

③从地表状况看:南极洲被巨厚冰层覆盖,冰雪一方面可以反射掉大部分太阳辐射,同时使地势增高,又进一步使气温降低。

④从气压状况看:南极大陆被极地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增温,降水稀少;地表相对平坦,因此风速较大。

⑤洋流——南纬40°~60°持续西风漂流,造成一种特殊的“风壁”。

它阻碍了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也是造成该地区气候酷寒的原因之一。

可见,南极洲酷寒、干燥、烈风的气候特点是上述因素综合形成的。

各要素问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

4、资源和科研宝地淡水资源:体积占冰川体积的90%以上,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周围海洋上多冰山矿产资源:煤(维多利亚地)、铁(印度洋沿岸)储量最丰富生物资源:磷虾、鲸、海豹、企鹅原始的自然环境,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最好考察时间:每年9月~次年3月,极昼、暖季我国的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不在南极圈内)、中山站(在南极圈内)、昆仑站(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泰山站(在昆仑站和中山站之间)5、南极条约: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宗旨:保护南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注意]极地科考北极黄河站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78°55′N,11°56′E)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于2004年7月28日投入使用。

选址原因:人类干扰较少,是科学研究的天然试验室;这里是一个国际平台,便于国际交流。

我国北极科考将围绕全球变化及对我国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极区空间环境和空间天气、极地环境中的生命特征与过程等研究领域,重点开展海洋、大气、冰雪、空间物理、遥感、地质、地球物理、生物和生态的长期观测和研究。

☆我国黄河站、中山站和长城站哪个有极昼极夜现象?哪个最长?我国黄河站和中山站有极昼极夜现象。

其中黄河站要长,因为,黄河站的纬度位置比中山站纬度位置要高,在极圈以内纬度越高,极昼极夜时间越长;又因为夏半年,地球绕日公转速度慢,所需的时间比冬半年长,北极圈以内极昼的时间也长。

☆北极地区——主要由北冰洋、周边陆地以及岛屿组成,而所有陆地分属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瑞典、和芬兰8个环北极国家。

☆北冰洋突出的特征①世界上面积最小、最浅的大洋。

面积为1230万平方千米,不到太平洋的l/4。

②世界最寒冷的大洋。

极寒的气候,使北冰洋上有广布的常年不化的冰盖,约占北冰洋的2/3;大洋的周围多浮冰和冰山漂移。

③大陆架面积辽阔。

北冰洋的大陆架占北冰洋的36%,其他大洋还不到10%。

④北冰洋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

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还有少数岛屿有常居人口,如:格陵兰岛、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地岛、埃尔斯米尔岛等。

☆北冰洋范围内气候非常低的原因:①北冰洋位于北极圈以内,冬半年有漫长的极夜,散失掉大量的热量。

②极昼期间尽管光照时间很长,但太阳高度角很小,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很有限。

③同时,在极昼期间由于积雪和海冰的融化要消耗大量的热能。

④再加上白色的冰雪对太阳能有很强的反射作用。

如新雪的反射率达到90%以上。

☆北冰洋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海底中的锰结核以及—些金属矿等。

☆北冰洋虽然海运困难,但其上空是重要空中要道和捷径北冰洋周围由亚洲、欧洲和北美三大洲环绕,北冰洋上空是亚洲北部(日本、中国,韩国、俄罗斯远东部分)、北美北部(美国、加拿大)、欧洲北部(北欧、东欧、西欧)三个地区之间来往的重要空中走廊和最短的航线。

如:从日本东京一北极一丹麦的哥本哈根的航空线,由15600千米缩短了2700千米。

我国南极内陆冰盖队已经到达Dome-A冰穹A和南极极点、冰点、磁点并称为南极四大必争之点。

在四个点中,极点、冰点、磁点已经被美国、法国、前苏联抢占。

美国占据“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法国占据了“磁点”,建立了迪蒙〃迪维尔站;前苏联占据了“冰点”,测到了零下89℃的全球最低气温,建立了东方站。

此前,人类在南极仅剩一个点尚未开展科学探测,那就是冰穹A。

冰穹A是南极内陆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是东南极中心,也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高点),最高海拔4039米,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北京时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科学考察队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南极冰盖之巅。

泰山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在海拔高度上与昆仑站遥相呼应,同时能覆盖格罗夫山等南极关键科考区域。

泰山站不仅将成为中国昆仑站科学考察的前沿支撑,还将成为南极格罗夫山考察的重要支撑平台,进一步拓展中国南极考察的领域和范围。

新建的泰山站规模跟昆仑站大体相当。

它是一个三层高架结构,高度大概20多米,外形很像中国的一个灯笼的造型。

◆图表落实1.读南极洲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用字母填注:A.非洲、B.南美洲、C.大洋洲;D.太平洋、E.大西洋、F.印度洋、G.德雷克海峡、H.南极半岛、I.罗斯海、J.威德尔海。

(2)给图中各条经线标注度数。

(3)用彩笔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在相应位置上标注东半球、西半球。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太阳直射图中M点时,一艘考察船从某国N港启航,此刻正是____月____日____时(北京时间)。

(2)N港是该国第一大港____,中国南极长城站大致位于它的____方向。

(3)考察船在向南极长城站行驶过程中,船员经历的下列事象真实可信的是____(填一个或一个以上字母,多填、错填均不对)A.启航时当地正值旱季B.考察船可以顺洋流航行C.途经某发达国家,补充大量肉类、奶酪D.途经某世界著名渔场,捕获大量渔产E.沿途测得的海洋表面盐度逐渐上升F.途中白昼时间逐日缩短G.发现巨型冰山以及鲸群、白熊、海豹H.穿越德雷克海峡进入大西洋3、南、北两极地区一向被认为是人类的最后一片净土,但是随着“南、北极考察热”和“北极旅游热”的悄然兴起,这片净土也明显地打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

读南极示意图和下面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朗伊尔城是挪威斯瓦尔巴德群岛上的一个小镇,它位于北纬78度13分,被称为“地球最北端的城市”。

中国科考队在这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北极科考站。

从20世纪80年代发现南极臭氧空洞以来,两极地区就日益面临人类活动的威胁。

与南极相比,北极及其周边地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大。

(1)图中A、B、C、D四点,中国南极长城站的代号是____,其中距北京最近的是____。

(2)图中E地夏季的气候特点是____,F地冬季气候特点是____。

(3)如果从南极点沿本初子午线发射一炮弹,有关炮弹落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B.位于东经度C.位于西半球D.位于西经度(4)有关专家预言,南极臭氧空洞五十年后将被填满,这说明()A.自然界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增强,已超过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B.人类与环境是可以协调发展的C.人们已不再需要关注臭氧空洞的问题D.伴随着臭氧空洞的填满,其他的如全球变暖、酸雨等大气环境问题也将随之消失(5)人类已经在北极熊体内发现热带地区的农药残余,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①与大气环流有关②与洋流有关③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关④与地壳物质循环有关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6)北极地区虽远离大陆,但局部地区冰面上的降尘却非常严重,这些黑色颗粒使冰川表面融出一个个小圆洞,这是由于黑色颗粒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A.反射作用B.散射作用C.吸收作用D.折射作用(7)为什么说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大?【答案】2、(1)122210(2)悉尼东南(3)BCFH3、(1)AB(2)温和多雨温和多雨(3)AD(4)B(5)D(6)C(7)北极地区四周被陆地所环绕;南极地区四周被海洋所环绕,是相对孤立的大陆。

南极洲练习一、选择题1.南极洲四周的大洋,按地球自转方向排序正确的是()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C.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2.关于南极洲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酷寒、干燥、烈风是气候的突出特点B.地处高纬,一年之内地面接受太阳光热最少C.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是南极洲的寒季D.南极洲有“寒极”之称,高原地形和巨厚冰层起了重要作用3.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大陆上的根本原因是()A.所处的地理纬度最高B.大陆的地势高峻,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C.常年被冰雪覆盖,是世界最大的固体水库D.终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全年的风都吹向四周的海洋4.南极洲是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可是却有着丰富的煤矿,这说明()A.南极地区曾发生剧烈的火山喷发,形成了煤矿B.南极地区原来是温暖湿润的气候,上面有广阔的森林分布C.南极地区原来是广阔的海洋,水生生物种类繁多,后上升为陆地,形成了煤矿D.现在的南极大陆曾经处于温带,后因板块运动,才推移到现在南极的位置上5.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A.亚洲B.南美洲C.大洋洲D.南极洲6.下列几组动物中,生活在南极大陆及附近海中的是()A.虎、豹、象B.松鼠、兔、熊C.企鹅、鲸、磷虾D.白熊、鹿、海狮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7~9题。

7.仅从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看,①等温线的数值可能为()A.-l5℃或-25℃B.-15℃或-35℃C.-35℃或-25℃D.-35℃或-45℃8.南极洲的等温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洋流C.太阳辐射D.大气环流9.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海冰覆盖面积年变化很大,其覆盖面积最大的月份应为()A.2~3月B.8~9月C.11~12月D.6~7月读图,回答10~11题10.图中标有运动方向的地理事象,示意的是()A.波浪运动B.潮汐运动C.洋流运动D.大气运动11.P、Q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相同,而且该气候在当地分布面积均较小,主要原因是()A.两地大气环流均较弱B.甲、乙两处均受寒流影响C.两地均是高原为主的地形D.两地均因海陆分布的影响读1989年-1990年国际考察队穿越南极大陆路线图,回答12-14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