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中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保持良好心态迎接中考挑战”考前心理辅导第一讲29团孔雀中学心理教师何玲中考进入了倒计时,对初三学生而言,平生接受第一次挑战,感受到是兴奋、紧张、期待还是兼而有之?游戏:吸管能否插穿土豆事实告诉我们,这是可能的:我们应该带有信心的去面对问题。

故事:从前,有两个秀才一起进京赶考,在路上看到了一口棺材。

一个秀才说:“可真够倒霉的,赶考的路上竟然会碰到棺材,看来这次考试我是没希望了!”另一个秀才说:“棺材,棺材,是升官发财之意。

看来我的运气来了,这次我一定能高中状元!”他们的心态不同,所以当他们答题的时候,他们的努力程度也就不一样。

结果正如他们对自己的预测,第一个秀才名落孙山,第二个秀才则高中状元。

之后。

他们都对自己认识的人说:“那口棺材可真是灵验啊!”这就是所谓的心理暗示,乐观的心理暗示会给人带来一种动力,反之,消极的心理暗示则会影响你的发挥。

因此,对于考试,心态很重要。

心态影响人的能力。

能力影响人的命运。

生命的质量取决于你每天的心态,如果你能保证眼下心情好,你就能保证今天一天心情好,如果你能保证每天心情好,你就会获得很好的生命质量,体验别人体验不到的靓丽生活。

1、怎样应对考前失眠问题紧张地学习、复习,迎战中考,是九年来总结,也是第一次挑战人生抉择,正如“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如果临考前,突发疾病或体力不支、头昏脑涨,将会造成终生的遗憾。

所以,考前要注意“养精蓄锐”。

一要注意用脑“卫生”,不搞疲劳战术,不开夜车,不再演算那些偏、难、怪题,以免搞得筋疲力尽;二要注意饮食起居,预防感冒、腹泻等疾病的突发,多补充一些优质蛋白质食品。

如鸡蛋、瘦肉、肝、牛奶和豆制品等,多吃蔬菜和水果。

这些食品富于营养,有助于增强体力和记忆力。

考试前夜有的考生可能会因兴奋而失眠。

在此,必须提醒考生在睡前应该不喝咖啡、茶之类的刺激性饮料,也不应看紧张、扣人心弦的故事片。

到了正常睡觉时间或是稍早着,千万不能着急,不要责备自己或胡思乱想,只管保持平和心情,重复放松技术,其实只要全身非常放松。

大脑不兴奋,完全可以获得身心的休息。

调整生物钟,开始时怎么也睡不着,不过也没关系,睡不着就看书,但第二天早7:00,铃一响一定起床,起床后头昏昏沉沉,因为头天晚间没睡好。

这时一定不可赖在床上,坚持起床,到附近公园,街道上跑跑步,边跑边背些单词。

几天过后,就会慢慢适应早睡早起的习惯了。

临考前一周应按考试时间安排作息,早7点起床、运动、吃饭,8点种准时开始复习,上午中间休息20分钟,最好按考试科目时间复习。

这样经过一段适应训练,临场考试就不会有异常感觉了考试前,很多学生会产生焦虑,感觉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一些人还没有到考试,心跳就加速,手心出汗,甚至失眠。

特别容易产生的就是失眠,很多考生在考试前几个星期就睡不着觉,这是一个问题。

解决失眠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躺在床上,最好是平躺,把手放在肚脐下,闭上眼睛深呼吸。

呼气的时候,好像自己带声音,但是不要出声,吸气的时候嘴里哼出来。

吸气、呼气,自己哼哼时,排除杂念,简单的声调会刺激大脑,大脑会疲劳。

另外,哼的同时,闭上眼睛,想着在眼前有个很黑的洞,然后往下沉,这样十分钟之后一般就能睡着了。

2、考前出现大脑麻木该怎么办?可能是复习的功课太多,什么问题都想不起来了。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估计可能是睡眠太少了,大脑疲劳。

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休息,同时一定要补充糖分,看看自己是不是低血糖。

3、如果考前突然对自己失去信心该怎么办?不自信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

先模拟做一遍所有要考的科目的卷子,看看错多少,错的地方是自己不该错的还是自己根本就不会的,对于不该错的要多注意,多做一些这些简单而容易粗心的题,直到不再错为止,根本不会就不管了,没时间了。

把会做的全做对就是胜利。

自己做卷子自己判断自己的实力,已经做对的就是已经掌握的,就不用再看了,装进大脑的东西是不会没有的。

另外,对抗、竞技型的体育锻炼会自动地使自己体内分泌好胜、主动、高兴的激素,锻炼一下再学习。

其实,任何事情到了最后的关头,拼的都是心理战,考试更是这样。

你要能在最后的几个小时里把自己的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频率,就能在考试当中创造奇迹。

考生在考试前,还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摆脱“万一”心理:很多同学在考试前咨询:“老师,万一我那天生病了怎么办?”“老师,万一我那天失眠了怎么办?”这许多的“万一”就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会给自己的心理带来许多压力及负面的影响。

要学会从正面的角度来理解考试,不要给自积极自我暗示:暗示对人的心理影响是极大的,我们都能看到人在不良的心理状态下发挥是不正常的。

多学会给自己一种积极放松的暗示,用一些“我一定可以考得很好”“我一定可以超常发挥”等肯定自己的短句。

在学习休息之余多和自己交谈,不断地强化一种必胜的信心与信念。

时间长了,就会发现这种良好的积极的心态就会成为自己的一种思维习惯。

4、在复习时,有时投入很慢或投入不进入去应如何解决?这可能是因为此时的考生处于一种疲倦、劳累、厌倦的不良身心状态。

消除的方法主要是休息放松、养精蓄锐,如:做几次深呼吸或放松训练,走出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听听轻松的歌曲,唱唱卡拉OK等,都有助于恢复自己的良好状态,这样才能很快地投入复习5、距离中考只有四五天时间,考生怎样调整学习生活节奏?在学习上不赞成完全不学了,应该模拟做卷子,尤其强调基础题的准确率,做的时候要完全模拟考试状态,对不错的部分不看了,还有错误的部分是会做的,要反复练,对错的不会的自己琢磨一下,想不明白先放弃了,目前要抓住已经掌握的和会的要全对。

这时候的心态是尽力了,就可以了。

2、从生活作息时间上要模拟考试状态,上午、下午考试的时间模拟作题,紧张的做题,这样在考试的时候就不紧张了,适应了。

在不做题的时候,不要看电视、小说,报纸、电脑、音乐、聊天,这些媒介产生的信息会挤掉原有的信息,做劳动和体育锻炼,锻炼最好是动手的锻炼,直接会让大脑放松,大脑充氧,高兴,反应快。

如打球、跳绳、拖地板。

6、考前最后一天应该如何安排?最后一天看一些公式还有自己必须背的东西再看一遍,最好多休息,睡好觉。

考前的几天可以熬夜,但不能把自己熬垮了,考试的前一天一定不要熬夜了,要休息好,保证有充足的精力。

7如何在考场上调整自己,发挥出正常的水平?先把平时调整得像考试一样,考试就像平时一样。

平时做题的时候要按时间完成,不要一道题想半天,先把会做的先做完,基础题要尽量一分不丢,自己很稳定发挥,把握就来了。

不要和别人尤其是好朋友比,和自己以前比,尽力就可以了。

平时学习45分钟,锻炼15分钟,有张有弛,你会发现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

考试的时候,不要提醒自己别紧张,说紧张去吧,爱谁谁了,拿起笔写字,一会紧张就没了。

戴个橡皮筋,胡思乱想的时候弹自己一下,这叫拉回现实。

影响考试还有其他因素,下一次讲座我们在继续探讨,还有问题的同学可以下俩我们一起交流,希望以上的讲话能对同学们有一定的帮助,谢谢。

“保持良好心态迎接中考挑战”考前心理辅导第二讲中考一天天临近,如果我们在考场上出现以下问题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一、怎样克服怯场心理?怯场是指考试中的情境或者考试本身(考题)所引起考生的情绪高度紧张与胆怯,其后果是使正常的心理活动暂时失去平衡或中断。

严重的怯场心理有时会导致行为失调或晕场,一旦晕倒在考场上,不能继续考试,对考生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也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怯场一般是由于情绪过分紧张所致。

在紧张情绪状态下,人的大脑皮层中形成了优势兴奋中心,从而使保持记忆中枢的内容处于被抑制状态,具体表现是回忆不起熟悉的知识。

怯场心理属于一种情境焦虑。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心理调控方法,摆脱焦虑,解除这种被抑制状态。

调控方法如下:(1)语言调节法即自我暗示法,具体做法是通过一些有激励作用的内部语言,使积极意识潜入自我意识,直接对自己的思想、情绪产生作用。

例如,在怯场心理的征兆刚出现时,可以通过简单、具体,带有肯定性的言语调节自己,比如“我一定能考好!”“我有信心!”提醒自己不必紧张,对自己要抱有信心。

在暗示的同时,也可在头脑中联想过去成功的情境,以激励自己参与考试。

(2)转移注意法在考试中遇到较难或没有见过的问题或题型时,应先采取主动的注意迁移,减少焦虑,回避这个一时解答不了或暂时回忆不起来的问题,当其他问题解答完之后再回过头来“重新”思考回避的问题。

这种做法可以使优势兴奋中心得以转移。

也可以休息片刻或者活动一下四肢、头部,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使抑制状态得到缓解。

(3)呼吸调节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消除杂念和干扰。

当自我感觉十分紧张时,有意识控制自己的情绪。

具体做法是,脚撑地,两臂自然下垂,闭合双眼,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静听空气流入、流出时发出的微弱声音。

然后,以吸气的方式连续从1数到10,每次吸气时,注意绷紧身体,在头脑中反应出数字,在呼气时说“放松”,并在头脑中再现“放松”这个词,这样连续数下去。

注意节奏放慢,让身体尽量松弛,直到感觉到镇静为止。

同学们也可以在平时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放松,这样,在考场上出现怯场心理时,就更容易调控。

9、怎样克服“舌尖现象”在考试时,常常会出现一种怪现象,平时记得很熟的算法、公式或答案,竟然怎么也想不起来,步出考场,随即脱口而出。

这种现象俗称“茶壶里倒饺子”,心理学家称之为“舌尖现象”。

“舌尖现象”是由于考试时人的情绪紧张造成大脑两半球一些部位的强烈兴奋,对回由于舌尖现象是情绪紧张而导致的回忆障碍,因此可利用联想、再认、推理这三种追忆方法,来克制它。

1)利用联想。

同学们在学校里所学的各科目知识、经验并不是零散的、孤立的,而是彼此都有一定的联系,所谓联想,就是尽可能去寻找这种在头脑中存在的联系。

若考生在考前将一些关键内容做成复习卡片,将各知识点内容串连复习,在考试时联想就会对回忆发挥很好的作用。

2)利用再认。

有些考生在填空或问答中,遇到某个概念或人名一时回忆不起来时,他们往往采用直接追忆的方法:“它是什么?”“他是谁?”这种方法效率低,且比较被动。

主动积极的方法是利用再认,也就是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设想一些类似的概念或人名,只要考题中被涉及的内容一出现,就会恍然大悟。

这就是使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眼前重现,从而把它再认出来的方法。

3)选用推理。

有些考试内容是可以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推理出来的。

遇到此类问题,冷静地分析,积极的思考,可剥茧抽丝,推理出未知的内容。

10、怎样知道自己是否处于考试焦虑中?一般说来,过度焦虑会表现在心理和躯体两个方面。

在心理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精力不够用等,在生理上表现为失眠、头疼、食欲不振、经常感冒等。

另外,有时候还会表现为平时成绩不错,一到大考就失常。

11、如何消除紧张、焦虑?“考试紧张怎么办?”不要去想着考试的结果,试着做深呼吸,考完一门就抛开一门,完全进入到下一门的考试中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