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发芽实验》教学设计
王畈小学刘乔
一、背景
《种子的发芽试验》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这节课主要是学习植物种子萌发过程所需要的一些外界条件,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后面学习种子的萌发过程,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内容的重要基础。
二、具体目标分析
1、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种子萌发过程需要的一些外界条件及成因。
2、能力培养目标:学生经历“实验—观察—分析”的科学探究过程,
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研究培养观察认真分析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重点:组织学生经历科学的实验和探究,将实验的条件和实验的结果联系起来,进行前因后果的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四难点:
根据实验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总结种子萌发过程所需要的外界条件。
五、学生分析
我们的学生都是农村长大的,对植物及种子的发芽生长并不陌生。
五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素养,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种子的发芽过程有一定的感知。
同时,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有较强的兴趣,动手实验能力不断在加强,对生活中隐含科学问题的事件兴趣浓厚,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活动的分析能力还不强。
六、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这节课采用了实验法、分析法、猜想——探究法等方法组织教学。
由问题情境引入新课,阐明本课的学习内容及,接着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然后让学生分析实验中种子为什么发芽和不发芽的原因,让学生真正理解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并引深讨论种子发芽的其
他外界条件,最后通过小结进行课后延伸学习。
六、教具准备
实验种子发芽的杯子、一个花盆、课件、投影仪。
七、本节课教学流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粮食的经历”相关片段。
许许多多的种子存放在仓库里这些粮食和种子是哪里来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师:同样的种子,为什么在仓库里不发芽,种到地里种子就会发芽?你们想知道是怎样唤醒种子里的生命吗?
2、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种子的发芽试验”的奥秘,了解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样的环境。
(二)收集实验情况,探究成因。
1、由实验情况,引出问题。
师:课前,我们在实验角做了种子发芽实验,同学们也进行了观察和记录,请同学们说说实验过程是怎样进行的?你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不浇水,保持
浇适量的水,浇较多的水,
土壤干燥保持土壤湿润使土壤浸在水中(没有发芽)(发了许多芽)(没有发芽)2、引导猜想,确定条件。
(水量变化)
师:一样的种子,在土壤里为什么有的会发芽,有的却不发芽?
(1)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
板书: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有:水、空气、阳光、土壤、、、、、、(2)利用实验和生活经验,验证猜想。
(小组活动后,汇报验证)
A:1号杯不浇水,杯子里的种子没有发芽,2号杯浇了适量的水,杯子里的种子发芽了。
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有水。
B:3号杯浇较多的水,土壤坚硬,没有空气,杯子里的种子没有发芽。
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有空气。
c:课件出示植物生长在水中、无土壤种植的图片。
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可以没有土壤。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有:水、空气(擦去阳光、土壤)
3、引导探究,分析成因。
(1)出示3个实验种子发芽的杯子,让学生分析实验中种子不发芽和发芽的情况。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
(2)小组讨论:实验控制的条件与实验现象之间的关系。
得出:实验控制的条件直接影响实验现象。
(3)想一想:为什么花盆底下要有一个小孔?(出示一个花盆)
(三)进一步感知其他外界条件,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课本主题人物的问话图:温度对种子萌发有没有影响呢?怎样研究昵?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3、课件播放种子的告白:我的发芽除了需要水和空气,还需要一定的温度。
可是太高的温度或太低的温度都会使我失去萌发,只有最适温度才是我萌发的最理想的温度条件。
得出: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它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板书:温度)。
八,总结与评价
1、今天我们一起通过种子发芽实验,从中有了很多新发现,也掌握了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
回家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按自己实验的想法去做一做“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下周请你把实验的过程、实验的情况告诉大家。
2、希望大家能利用课余时间到网上、图书馆去查找种子萌发的相关知识,看看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种子的萌发?让我们共同去感受植物发芽、生长的奥秘,好不好。
板书:
种子发芽实验
种子发芽需要的外界条件有:水、空气、温度
实验控制的条件直接影响实验现象
课结束时,教师对本内容和目标完成情况加以总结后,让学生在评价表中进行自我评价(知识评价、态度评价),以及小组成员进行互评。
课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出评价反馈,并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
小组成员学习互评表
第小组学习互评表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材内容挖掘深刻到位,教学设计新颖,但也有不足之处。
1、由于课前准备不够,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
2、从种子的结构到结构的功能之间没有过渡,这样就出现了
思维的跳跃性,对学生的学习不利。
3、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运用多媒体,而摒弃了板书。
它们之间应该有很好的结合。
4、对于学生的回答,应该及时评价。
这一点我做的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