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北师大版物理九年《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word教案

2013北师大版物理九年《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word教案

4.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温岭中学江丽芳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线圈以及常见磁铁完成简单的实验
2.能根据实验事实归纳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会运用归纳出的条件去分析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记录结果、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总结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并归纳
【教学难点】
得出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是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法、学生讨论法、分析法、实验归纳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教师演示器材:可拆变压器线圈一个(带铁芯),线圈和小灯泡组成的闭合回路,条形磁铁,匀强磁场,自制导体棒,闭合矩形线圈,示教电流表,交流电源。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条形磁铁,灵敏电流表,线圈(粗、细各一个),两节干电池,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出示由漆包线绕成的线圈和小灯泡组成的闭合回路,另一个带铁芯的线圈通电后可以产生磁场,将带小灯泡的线圈套在铁芯外面,通电后观察小灯泡发光,引出磁生电的现象。

换用一个条形磁铁放在带小灯泡的线圈边上,小灯炮没有发光,提出磁生电需要一定的条件,引出这是接下来要探究的课题:磁产生电有什么条件?
师:是否小灯泡不发光就表示回路中没有感应电流?
生:可能电流太小
师:接下来不用小灯泡,改用灵敏电流计来检测回路中是否产生了感应电流。

二、新课教学
1、回顾与实验观察: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
师:在初中学过,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演示:在匀强磁场中,怎样是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怎样是不切割,观察电流电偏转情况。

板书:条件(一)闭合回路,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
师:是否这就是产生感应电流的唯一条件?切割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不切割能否产生感应电流呢?除了这个演示实验所示的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办法呢?接下来我们继续用实验来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学生分组实验
①介绍实验器材:大线圈,灵敏电流计,条形磁铁,小螺线管(带铁芯),电源,电键,滑动变阻器。

②要求同学们利用器材,作尽可能多的尝试,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并分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③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磁铁轻拿轻放,连接电路时开关和滑动变阻器的操作注意。

④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并关注学生的操作情况。

学生观察实验,记录现象。

⑤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汇报实验现象,分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多人补充。

板书:条件(二)闭合回路,磁场强度发生变化
师: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同学们有了个重大发现,不只是切割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当闭合回路中磁场强度发生变化时,也会产生感应电流。

我相信如果给同学们更多的器材,更多的时间,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3、教师演示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切割:线圈从磁场外进去,到完全在磁场中切割,到出磁场,请学生总结看到的现象。

引起认知冲突:切割产生感应电流的说法有些不确切,需要重新修正。

学生思考:是不是得只有一条边切割才行,两条形切割就不能产生感应电流?
教师演示:当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两边在切割,观察是否产生感应电流。

继续引发认知冲突:一个圆形线圈在磁场中缩小时,为多边切割,此时是否会产生感应电流?
教师演示:将矩形线圈压扁,观察电流计的偏转。

动画播放刚才的实验过程,不从切割角度,请学生思考实验中产生感应电流和没有产生感应电流时,这个线圈的什么情况发生了变化?
生:是磁通量发生变化。

师:哪里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因为可以看出穿过线圈的磁感线条数发生了变化。

师: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又得出了一个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即当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

板书:条件(三)闭合回路,磁通量发生变化
我们总结出了有三个条件可以产生感应电流,这样记起来也比较繁杂,能不能把三个条件归纳一下?
生:第三个关于磁通量变化的条件,可以包括前面两个条件。

真的是这样吗?教师通过投影本节课中的所有实验,请学生用磁通量的变化角度去分析,发现这确实是产生感应电流的根本条件。

三、教学总结
只要闭合回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就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

产生磁通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B变、S变、θ变。

回顾:上课开始的引入实验,能否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解释,小灯泡套在铁芯外面为什么会发光?
学生猜想并分析。

告知结论:通电线圈接的是交流电。

四、课后作业
附:实验报告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