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压桩检查验收流程

静压桩检查验收流程

静压预应力管桩过程检查验收流程
(可由业主和监理同时参与验收)
一、压桩前检查要点
1、检查施工单位质保体系和人员资质:质保体系健全,主要管理人员(项目经
理、施工员、质检员、测量员等)和技术工人(电焊工、机长等)具备资质证书或上岗证书及到位情况。

2、审核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方案合理,切实可行。

3、审查分包单位(如果有)资质:具备静压桩施工资质和能力。

4、审查施工机械设备:审查施工单位所报 <<进场施工设备报验单>>,核查设备
合格证、使用说明书,进场后督促设备调试和试运转。

5、半成品供货厂家:审查总包单位所报《成品、半成品供应单位资质报审表》,
核查供货厂家的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有必要时对供货厂家进行考察,具备静压桩生产资质和能力。

二、压桩过程检查要点
1、审查施工单位所报 <<建筑材料报审表>>, 核查出厂合格证,尺量抽查长度、直径,普查外观。

由业主、监理和施工共同到现场清点管桩数量并做记录。

2、半成品堆放:场地平整,两端设枕木,叠放不超过4层(Φ500桩)。

可由监理或业主跟踪检查,督促指正。

3、桩位测放:承包人在接到甲方书面移交的定位坐标点、标高点后,开始测放控制桩(轴线),经自检合格,通知监理复检。

监理接到通知后,审查施工单位所报 <<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现场用尺量抽查。

要求轴线偏移小于5mm,桩位偏移小于20mm,与承包方质检员一起进行复验,符合要求后签署复验意见。

4、试打桩:试打桩位置应在典型钻孔附近,复杂地质条件应多点试打。

确定桩长、最终压力、稳定时间及沉降差。

可由业主和监理审查试打方案,组织、参加、监督试打桩。

5、垂直度:机座水平,吊线检查,垂直度偏差小于1%。

6、桩长:每根桩开始压第一节和管桩焊接及终压时由施工单位通知现场监理和业主到场检查验收并及时签认桩长并每天归档一次。

1.控制标准:实际桩长在设计桩长范围内,终孔压桩力达到设计要求压桩力。

2.控制方法:沉管时巡视,管桩焊接和终压时旁站,检查沉桩施工记录应准确详细。

7、送桩
1.控制标准:
1.1.当桩顶被压至接近地面需要送桩时,应测出桩的垂直度并检查桩头质量,合格后应立即送桩,压、送作业应连续进行。

1.2.送桩应用专制钢制送桩器,不得借施压用的工程桩作送桩器。

1.3.送桩的最大压桩力一般不宜超过桩身允许抱压压桩力的1.1倍。

2.控制方法:巡视检查,检查施工记录应准确详细。

8、终压
1.控制标准:
1.1.终压时连续复压次数应根据桩长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本工程要求复压三次。

当条件许可时宜采用超载施压法,一般不宜采用满载连续施压法。

1.2.复压时每次稳定时间:压桩力小于2000KN时不宜超过10s,压桩力大于2000KN时不宜超过5s。

1.3.终压力值不宜大于桩身竖向承载力设计值的1.6倍。

2.控制方法:旁站监理,检查施工记录应准确详细。

9.意外情况
1.意外情况分类:
1.1.压力表读数骤变或读数与地质报告中的土层性质明显不符。

1.2.桩难穿越具有软弱下卧层的硬夹层。

1.3.实际桩长与设计桩长相差较大。

1.4.桩入土深度不足10m。

1.5.桩身混凝土出现裂缝或破碎。

1.6.土中桩身出现蹦裂声或异常现象。

1.7.桩头混凝土剥落、破裂。

1.8.桩身突然倾斜、跑位。

1.9.夹持机构打滑。

1.10.地面明显隆起、附近房屋开裂受损。

1.11.邻桩上浮或桩头位移。

1.1
2.压桩机下陷。

2.控制方法:了解实际情况,复核有关施工记录,报请设计单位处理。

三、压桩后检查要点
1. 静压桩基础的工程成桩质量检查包括桩身垂直度、桩顶标高、桩顶平面位置及桩身质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1.桩身垂直度允许偏差:机座水平,垂直度偏差小于1%。

1.2.截桩后的桩顶标高允许偏差为±10mm;
1.3.桩顶平面位置偏差应符合相关规定;
1.4.桩的检测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试验桩号的选取,由建设单位、设计院、监理、质检、检测单位等单位协商决定。

2.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的桩,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单独检测。

四、旁站监理:
静压桩压桩过程中,监理应进行旁站监理,对每根桩压桩过程认真观察,并按附表1记录内容进行详细复核,无异议时应及时签署。

.
附表1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监理观测记录表编号: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