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桃夭》练习及详解

《桃夭》练习及详解


译文 桃树含苞满枝头, 花开灿烂如红霞。 姑娘就要出嫁了, 夫妻和睦是一家。 • 桃树含苞满枝头, 果实累累坠树丫。 姑娘就要出嫁了, 夫妻和睦是一家。 • 桃树含苞满枝头, 桃叶茂密色葱绿。 姑娘就要出嫁了, 夫妻和睦是一家。
• 赏析
一首简单朴实的歌,唱出了女子出嫁时 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 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诗歌
以盛开的桃花起兴,以桃花之美喻女子 之貌,以桃之累累果实喻女子出嫁后宜 其家室。以桃树枝繁叶茂喻女子出嫁后 子孙繁衍。
• 赏析: • 各章的前两句,是全首诗的兴句,分别以桃树的枝、 花、叶、实比兴男女盛年,及时嫁娶。清姚际恒 《诗经通论》:“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 古词赋咏美人之祖。”这种意象被后世的诗人反复 使用。诗中运用重章迭句,反复赞咏,更与新婚时 的气氛相融合,与新婚夫妇美满的生活相映衬,既 体现了歌谣的风格,又体现了农村的物侯特征。 《文心雕龙》:“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 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总之, 这首诗虽然并不长,但有它独特的个性,并且体现 了先民社会特有的那些礼俗和风情,给后世的文学 创作以营养。
• 这首诗运用了“赋、比、兴”中的哪些手法?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 答:1、这首诗运用了“赋”的手法:整首诗 重章叠句,重复赞咏,构成排比句式,“桃之 夭夭”、“之子于归”构成反复,句式整齐, 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 • 2、这首诗运用了“比”的手法:把桃花开得 正茂盛比喻正值婚嫁年龄的男女青年。并以 “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实”、“蓁”各喻女子和男子年轻 正盛,适宜出嫁和迎娶。 • 3、这首诗运用了“兴”的手法:章的前两句, 是全首诗的兴句,分别以桃树的枝、花、叶、 实比兴男女盛年,及时嫁娶。
桃夭
• • • •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思考: 这首诗运用了“赋、比、兴”中的哪些手法?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 夭夭(音yāo):少壮茂盛貌。灼灼(音zhuó):花朵 盛开的样子,色彩鲜艳如火 。华:花。 “桃之夭 夭,灼灼其华”,灼,明也。华,今作花。这句 诗最为人称道的是它用桃花的鲜美形容芳龄女郎 姿色之娇艳。以桃花喻人,人面桃花两相类比, 真是相互成趣,姗姗可爱。后世最为有名的就是 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 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了。之子: 这个人,那个人,此指新娘。于归:出嫁。宜: 使……和顺。室家、家室、家人:均指家庭,倒 文以叶(xié)韵 。《左传》:“女有家,男有 室。室家谓夫妇也。”或云:“室谓夫妇所居; 家谓一门之内。”蕡(fén):果实丰腴,红白相间, 果将熟的样子。蓁蓁(音zhēn):树叶繁茂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