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文件审签制度

技术文件审签制度

Q/KH-316-2016
技术文件审签制度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审签程序,审签人资格、责任和权限。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设计研发,工艺方案、工艺路线、工艺装备设计,以及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的编制。

2 目的
防止设计人员疏忽或经验不足,以致带来图纸、技术资料上的错误或缺陷,保证图纸、技术资料完整、正确、协调、统一。

3 审签程序
3.1 设计者在计算机上完成设计图样(或技术文件)并自审后,输出设计底图(或技术文件)。

3.2 设计者在图纸(或技术文件)设计(或编制)栏中签字后,按标题栏签字顺序,依次传递审签(用碳素墨水签字,不得盖章)。

4 产品图样审签责任与权限
4.1 设计
每张设计图由设计者自签,对设计基准、材料选用、技术要求、零部件结构、强度、标准化、通用化、机械制图、形位公差等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负设计责任。

4.2 审核
由项目组长或具备一定资格的设计人员负责,在每张图纸上签字。

全面审核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零部件间相互配合或连接尺寸的协调性,图样的完整性、统一性,有权指正或修改其不足和错误,或退回设计者改进。

4.3 工艺
由研发生产部专职工艺人员负责,审查设计结构工艺性、加工合理性与实现的可能性,了解设计意图,提出为实现设计要求所需的先进的、经济的工艺方法及工艺措施,提高工艺装备继承性,最大限度节约原材料。

4.4会签
质量部门会签,签署者应对与最终产品质量直接有关的设计文件符合质量文件的要求负责。

其他技术会签,签署者应对设计文件与会签部门有关部分内容的正确性、合理性、协调性和可行性负责。

4.5 标准化
由标准化专职人员或兼职人员负责,审查设计文件是否完整、齐套、满足生产、使用要求;签署是否完整、正确;产品设计中是否最大限度选用标准件、通用件和借用件,以及原材料、元器件及其他成品件规格是否尽可能减少;向设计人员提出产品继承性建议,提供采用标准的线索。

4.6批准
由研发生产部领导签署。

对产品总体设计的正确性、性能的先进性、结构的合理性、是否符合企业产品标准进行审核,有权指正设计和各级审签人员的工作缺陷,责任项目负责人组织改进、补充完善。

5 设计文件责任审签
5.1 文件目录、图样目录、明细表、汇总表(签署编制、审核、标准化)。

5.1.1编制
由文件的编制者签署,对文件的正确性、完整性、与相关图样或技术文件的统一性负责。

5.1.2审核
由项目组长或具备设计师以上资格的人员签署,审核文件内容的正确性、完整性,与相关图样或技术文件的统一性。

有权指出文件编制的错误,进行改正或责成编制者改正。

5.1.3标准化
由标准化专职人员或兼职人员负责。

5.2 其余设计文件责任审签
签署编制、审核、批准。

5.2.1编制
由编制者签署,对文件内容的正确性、完整性、与相关设计图样及技术文件的统一性负责。

5.2.2审核
由项目组长或具备设计师以上资格的人员负责签署。

审核文件内容的正确性、完整性、统一性、有权指出错误和不足,由文件编制者改正。

5.2.3批准
由研发生产部领导签署。

5.3 评审报告
签署编制、意见或意见处置、批准、会签。

5.3.1编制
由项目负责人签署,对报告内容的正确性、完整性负责。

5.3.2会签
由评审小组成员会签。

5.3.3批准
由研发生产部领导签署,对评审结论负责。

有权指出文件的错误和不足,责任项目负责人组织修改、补充、完善。

6. 工艺文件审签责任与权限
6.1 工艺方案
签署设计、审核、批准。

6.1.1 设计
由设计者签署。

对方案的正确性、合理性、适用性;工艺路线、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工艺关键件和质量控制点的确定等的正确性、合理性负责。

6.1.2 审核
由项目组长或具备设计师以上资格的人员签署,对6.1.1的内容进行审核,有权指正错误和不足,或责成设计者改正。

6.1.3 批准
由研发生产部领导签署,在方案评审后经修改完善的工艺方案上签署。

对方案性、结论性的内容负责。

6.2 工艺方案评审报告
签署编制、审核、批准。

参加评审人员签字确认。

6.2.1 编制
由编制者签署,对报告内容的正确性、完整性、条理性负责。

6.2.2 审核
由项目组长或具备设计师以上资格的人员签署,审核报告内容的正确性、完整性、条理性,有权指正错误和不足,责成编制者修改、补充、完善。

6.2.3 批准
由研发生产部领导签署,对工艺方案的正确性、合理性、可行性、适用性负责,对评审结论负责。

有权不批准错误的或有缺陷的方案。

6.2.4 确认
参加评审人员签署,确认报告内容的正确性、完整性。

6.3 工艺规程
a) 每个规程签署设计、审核、标准化、会签,批准;
b) 工艺规程按产品部件装订成册,每册封面签署设计、审核、批准。

6.4 工艺守则
签署编制、审核、标准化、批准。

6.5 管理用工艺文件
包括工艺路线表、各种明细表、汇总表等,签署编制、审核、批准。

6.6 工艺文件更改通知单
签署编制、审核、批准(由研发生产部领导签署)。

6.7 工艺验证书
签署编制、审核。

验证组织者和参加者签字确认。

6.8 对6.3-6.7所列文件审签责任与权限
6.8.1 设计或编制
由设计或编制人员签署,对文件内容的正确性、合理性、完整性、适用性、与相关图样
及文件的统一性负责。

工艺验证书编制者对验证内容、方法、修改意见、验证结论描述的正
确性、完整性负责。

6.8.2 审核
由项目组长或具备设计师以上资格的人员签署,对6.8.1条所列内容进行审核,有权指正错误和不足,责任设计(编制)者改正。

6.8.3 标准化
由标准化专职人员或兼职人员负责。

6.8.4 会签
由研发生产部工艺人员或指定工艺负责人签署。

审核工艺设计的合理性、适用性、可行性、与生产条件的符合性,选用设备和工艺装备的合理性,能否指导生产操作。

对不合理、不适合本公司、本工段生产能力、生产条件的工艺,有权提出修改意见,协商一致后由工艺人员进行修改。

6.8.5 批准
由研发生产部签署,对方案性、全局性、结论性的文件内容负责,有权不批准错误或有缺陷的工艺,责成项目负责人组织改进,仲裁会签中的意见分歧。

7 工装设计图样及文件的审签制度
7.1 专用工艺装备设计任务书
签署编制、审核、批准、设计。

7.1.1 编制
由编制者签署,设计任务由研发生产部工艺人员提出并编制任务书,总设计也可根据生产需要提出
和编制任务书;质量部根据检测需要提出专用量具设计任务;对提出的工装设计要求、设计参数的正确性、合理性、完整性、清晰性、能否满足工艺规程和产品图样要求负责,对满足测量精度要求负责。

7.1.2 审核
由项目组长或具备设计师以上资格的人员签署,对设计的必要性、要求和参数的正确性、合理性、完整性、清晰性进行审核,有权指正错误和不足,或责成编制者纠正。

对不必要或不适当的工装设计任务有权修改。

7.1.3 批准
由研发生产部领导签署。

对任务的确定,要求的正确性、合理性负责;有权不批准不必要的或错误的工装设计任务;有权指正错误或不足,责令责任人组织纠正;仲裁质量部提出的设计任务和研发生产部工装设计人员的意见分歧。

7.1.4 设计
由接受工装设计任务的设计人员签署。

对任务和参数要求不明确、不合理、不完善之处,有权提出修改意见,经协商统一后由编制人负责修改。

7.2 专用工装图样
a) 装配图签署设计、审核、工艺、标准化、批准;
b) 零件图签署设计、审核、标准化,各项审签责任与权限同4.1~4.3、4.5~4.6条。

c)对重大、复杂的工装设计,根据需要由研发生产部提出、研发生产部领导主持方案评审,或由研发生产部进行会审,审查工装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能否满足工艺规程和产品制造要求;审查工装设计与生产实际的统一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工装制造的可行性,有权提出修改意见,以确保工装满足生产需要,修改意见经协商统一后,由设计者进行修改,意见不能统一时,由研发生产部领导仲裁。

7.3 工艺装备验证书
签署编制、审核,验证组织者和参加者签字确认。

7.3.1 编制
由编制者签署,对验证内容、方法、修改意见、验证结论描述的正确性、完整性负责。

7.3.2 审核
由负责验证的部门领导签署,审核文件编写的正确性、完整性、清晰性、条理性,有权
指正错误和不足,责成编制者改正。

7.3.3 确认
验证组织者和参加者签字,确认验证记录、修改意见和验证结论描述的正确性、完整性。

有权指出
错误和不足,由编制者改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