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配合比原始记录

混凝土配合比原始记录

2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原始记录(一) 共3页第1页

校核: 主检: 配比名称 (设计、施工要求)

抗渗混凝土(泵送)

C30及P6,坍落度100~120mm 委托编号

HP0700001

样品编号 HP0701001 试验环境条件 温度20±5℃ 湿度>50% 检验类别 委托检验 施工方法 机械振捣 收样日期 2007.01.06 检测依据 JGJ55-2000 试配日期 2007.01.08

材料情况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山东水泥厂 P.O32.5R 安定性合格 预测强度合格 泰安 中砂 μx=2.7 含泥量0.5% 泥块含量0.3% 济南 碎石 符合5~25mm 含泥量0.5% 泥块含量0.3% 省建科院 NC-4泵送剂 液状 掺量2.5% 饮用水 省建科院 PNC膨胀剂 粉状 掺量8% 黃台电厂 Ⅱ级

配合比 计算式

1、计算配制强度fcu,o=fcu,k+1.645σ=30.0+1.645×4.0=36.6 (MPa) 2、确定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cef

=32.5×1.10 ≈36 (MPa)

3、计算水灰比W/C=a.cef/(fcu,o+a.bcef

)=0.46×36/(36.6+0.07×0.46×36)=0.44

4、确定用水量mwa=180(kg/m3) 5、计算水泥用量1cm=180/0.44=409( kg/m3) 6、确定粉煤灰用量:取代率f=15%,超量系数K=1.3 mf=409×15%×1.3=80( kg/m3) 7、计算膨胀剂用量pm=409(1-15%)×8.0%=28( kg/m3); 8、计算外加剂用量jm=[409(1-15%)+409×15%×1.3] ×2.5%=11( kg/m3) 9、实际水泥用量1com=409(1-15%)×(1-8%)=320 ( kg/m3) 10、确定砂率βs=35% 11、假定混凝土的重量2420 kg/m3得:mg=1171 ( kg/m3) ms=631-(409×15%×1.3/2.2-409×15%/3.1)×2.6=588( kg/m3)

试件尺寸 100×100×100 (mm) 试配体积 25L/35 L 试配方法 机械搅拌、振实

计 算 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每m3砼材料用量(kg) 320 588 1171 11 180 28 80 重量配合比 1 1.84 3.66 0.03 0.56 0.09 0.25 试配重量(kg) 8.00 14.70 29.28 0.28 4.50 0.70 2.00

拌合物 性 能

坍落度 105 mm 保水性 良好

粘聚性 良好 表观密度 2410 kg/m3 / / / /

调整情况 不需调整(若调整,写明如何调整?调整后拌合物性能?) 备 注:此计算配合比可作为强度试验用基准配合比。(若经调整,写明调整后配合比) 主要设备 名称、型号 搅拌机 振动台 / / /

设备编号 SB/H-01 SB/H-02 设备状态 正常 正常 2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原始记录(二) 共3页第2页

校核: 主检: 试验配比之一

基准 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每m3砼材料用量(kg) 320 588 1171 11 180 28 80

重量配合比 1 1.84 3.66 0.03 0.56 0.09 0.25

试配重量(kg) 8.00 14.70 29.28 0.28 4.50 0.70 2.00

拌合物 性能 坍落度 105 mm 保水性 良好 试件编号

粘聚性 良好 表观密度 2410 kg/m3 HP0701001-

试验配比之二

计算式 W/C=0.44+0.05=0.49, βs=36%。成型抗渗试件1组。 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每m3砼材料用量(kg) 287 627 1181 10 180 25 72

重量配合比 1 2.18 4.11 0.03 0.63 0.09 0.25

试配重量(kg) 10.04 21.94 41.34 0.35 6.30 0.88 2.52

拌合物 性能 坍落度 120 mm 保水性 良好 试件编号

粘聚性 良好 表观密度 2410 kg/m3 HP0701001

试验配比之三 计算式 W/C=0.44-0.05=0.39, βs=34%。 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每m3砼材料用量(kg) 361 546 1152 12 180 31 90 重量配合比 1 1.51 3.19 0.03 0.50 0.09 0.25 试配重量(kg) 9.02 13.65 28.80 0.30 4.50 0.78 2.25

拌合物 性能 坍落度 100 mm 保水性 良好 试件编号

粘聚性 良好 表观密度 2415 kg/m3 HP0701001

抗压强度

组别 龄期 试压 日期 破坏荷载 (kN) 强度 (MPa) 抗压强度(MPa) 龄期 试压 日期 破坏荷载(kN) 强度 (MPa) 抗压强度(MPa)

一 7d 2007年 1月15 287 28.7 27.3 28d 2007年 2月5

392 39.2

37.4 293 29.3 386 38.6 282 28.2 402 40.2

二 7d 2007年 1月15 241 24.1 22.9 28d 2007年 2月5

336 33.6

31.9 245 24.5 330 33.0

237 23.7 342 34.2

三 7d 2007年 1月15 351 35.1 33.5 28d 2007年 2月5

458 45.8

43.5 347 34.7 460 46.0 360 36.0 455 45.5 2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原始记录(三) 共3页第3页 一、绘制(28d或7d龄期)混凝土强度ƒcu.1-ƒcu,.n与其相对应的灰水比C/W关系曲线

7d灰水比-强度曲线

y = 20.427x - 18.87820253035

22.12.22.32.42.52.62.72.82.93C/Wfcu (Mpa)

28d灰水比-强度曲线y = 22.253x - 13.3630354045

22.12.22.32.42.52.62.72.82.93C/Wfcu (Mpa)

二、通过以上Excel绘制曲线的直线公式计算出混凝土配制强度ƒcu.o所对应的灰水比 C/W=(36.6+13.36)/22.253=2.245 则W/C=0.45 三、确定与混凝土配制强度ƒcu.o相对应的配合比 1、试配确定的W/C=0.45

2、确定用水量mwa=180(kg/m3) 3、计算初始水泥用量com=180/0.45=400( kg/m3) 4、确定粉煤灰用量:取代率f=15%,超量系数K=1.3 mf=400×15%×1.3=78( kg/m3) 5、计算膨胀剂用量pm=400(1-15%)×8.0%=27( kg/m3); 6、计算外加剂用量jm=[400(1-15%)+400×15%×1.3] ×2.5%=10( kg/m3) 7、实际水泥用量1com=400(1-15%)×(1-8%)=313 ( kg/m3) 7、确定砂率βs=35% 8、假定混凝土的重量2420 kg/m3得:mgo=1178 ( kg/m3) mso=634-(400×15%×1.3/2.2-400×15%/3.1)×2.6=592( kg/m3) 四、确定设计配合比

①计算混凝土的表观密度计算值ρc.c = mc+mg+ms+ mw +mj+ mf =2378( kg/m3) ②确定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ρc.t=2410( kg/m3) ③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校正系数δ =ρc.t/ρc.c=1.01 ④校正配合比:不需校正,按上述确定的配合比即为设计配合比 ⑤确定设计配合比mc:mg:ms:mw:mj:mf:mp=313:1178:592:180:10:78:27 ⑥核对水泥用量的符合性:符合。

校核: 主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