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消化》PPT课件
肠腺 分沁肠液, 直接进入小6肠
归纳: 消化系统
消化管: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
唾液腺:分泌唾液,进入口腔。 胃 腺:分泌胃液。直接进入胃。 胰 腺:分泌胰液,经胰管流入小肠。 肠 腺:分沁肠液,直接进入小肠。 肝 脏:人体最大的腺体。分泌胆汁
(不含消化酶),通过胆管进入小肠。
(淀粉---葡萄糖)淀粉
淀粉酶 麦芽糖
麦芽糖酶
葡萄糖
(蛋白质---氨基酸)蛋白质 肽酶
蛋白酶
多肽
氨基酸
(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脂肪 胆汁
脂肪酶 脂肪微粒
脂肪酸和甘油
.
19
5、大肠:
长约1.5m,它的起始部分叫做盲肠在腹腔的右下部。 盲肠上面连着一条细小的盲管,叫做阑尾。
6、肛门:
是大肠的末端开口,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形成粪便, 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说明馒头中淀粉成分发生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否与 牙齿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分泌等作用有关?
⒉作出怎样的假设?
⑴ 咀嚼后,感觉到甜味,馒头中淀粉的变化是
___淀_粉_分_解_成_麦_芽_糖_____。
⑵ 引起淀粉变化的原因是:
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
.
11
⒊设计方案
1)实验分为_2___组。给予的适宜温度应该是__3__7__℃__。
收集唾液要漱口--保证唾液的纯度
唾液
清水
馒头经过上述处理后,检测馒头变甜的变化,
是靠检测馒头中__淀__粉___的变化来实现的。具体措施
是在经过不同处理的馒头溶液中加入__碘__液____,观
察__颜__色____的变化。设计一张简明的表格,既能展
示实验方案又能记录实验数据. 。
12
4、实验结果
唾液
口腔 食管
十二指肠 小肠
咽 胃 大肠
肛门
2)功能: 容纳、磨碎、搅拌、运输
.
5
2、消化腺
1)组成: 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2)功能: 分泌消化液
唾液腺 (分泌唾液, 进入口腔)
肝脏
人体最大的腺体。 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 通过胆管进入小肠
胆囊
.
胃腺 分泌胃液。 直接进入胃
胰腺 分泌胰液, 经胰管流入小肠
用碘液遇淀粉变蓝的特性作为本实验的依据。
.
15
.
16
三、消化系统的功能
1、口腔:--12页
是消化道的开始部分,里面有牙齿、舌、唾液腺
1)牙齿: 切断、撕裂、磨碎、搅拌 2)舌:
3)唾液腺: 分泌唾液,进入口腔 淀粉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我们在吃馒头 的时候,咀嚼 片刻后会觉得 有点甜,这是 为什么呢
清水
现象 材料 实验组 淀粉液+唾液
对照组 淀粉液+清水
淀粉检验(滴加碘液)
实验前 预期结果 实验后
淀粉液 颜色
不变蓝
不变蓝
淀粉液 颜色
变蓝
变蓝
结论
淀粉被 唾液中 的唾液 淀粉酶 水解
⑴ 现象分析:淀粉发生了变化的试管是__加__入__唾__液__的_,
⑵ 得出结论:
淀粉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唾.__液__消__化__淀__粉的结果。
蛋白质 胃蛋白酶 多肽 6)、消化方式:
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18
4、小肠:
1)功能: 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2)消化: 物理性消化: 蠕动、混合食物与消化液 化学性消化:
小肠壁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 胰腺分泌的胰液(能分泌多种消化酶)
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通过导 管送入小肠
.
20
.
21
部位 பைடு நூலகம்腔
胃
物理性消化
切断、撕裂、磨 碎、搅拌
化学性消化
淀粉 唾液淀粉酶 唾液
麦芽糖
蠕动、混合
蛋白质 胃蛋白酶 胃液
多肽
小肠
消化的主 要部位
蠕动、混合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胰液、肠液
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脂肪
.
胰液、肠液
胆汁 脂肪微滴
甘油 脂肪酸
胰液、肠液 22
曲线1、2、3分别代表哪种物质 在消化管的消化过程?
.
1
学习目标
1.能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 2.能够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能说明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
2
.
3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都能被 人体直接吸收吗?
水、无机盐、维生素
直接吸收
糖类、蛋白质、脂肪
消化后吸收
.
4
一、 消化系统的组成
1、消化管
消化管、消化腺
1)组成: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4)、消化方式: 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2、咽、食道:
食物进入体内的通道 .
17
3、胃:
1)形状: 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呈囊状。
2)位置: 位于左上腹部,
3)特点: 胃壁肌肉发达、收缩有力
4)功能: 暂时贮存食物,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
5)胃腺: 胃腺可分泌胃液,胃液呈酸性,含有胃蛋 白酶,能够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
未 100
被 消 化 营 养 物
质 50
的 百 分 比
1
淀粉
3 脂肪
2
蛋白质
0
A
B
(口腔)
消化部位
C
D
E
(胃) (小肠)(大肠)
.
.
透析袋 葡萄糖液 水(烧杯内) 斐林试剂
砖红色
9
怎样运用类比方法理解实验本质?
模型部位
人体部位
透析袋
小肠内壁(细胞膜)
透析袋周围的水
血液(或细胞质)
透析袋周围的淀粉(葡萄糖)
消化道中的食物
.
10
活动二: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程序和方法】
⒈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在口腔中咀嚼馒头变甜,
13
5、思考:
模拟牙齿咀嚼和舌搅拌作用的实验组中, 馒头的处理方式是__馒__头__块__、__馒__头__碎__屑____,各 组实验所用的馒头质量应该__相__等___,变化最 明显的试管是__加__入__唾__液__、_。加入馒头碎屑
清水 .
放入唾液 14
讨论:
1、“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需要设置几组实验? 两组。 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处理条件有什么差异?
对照组用等量清水代替唾液,其他条件与实验组严格保持一致。
3、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什么结论?
唾液可以消化淀粉。 4、口腔内牙齿和舌对食物消化的作用是什么?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可以促进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 从而促进消化。
5、为什么收集唾液之前最好先用清水漱口?
保证唾液的纯度。 6、如何判断食物中淀粉是否发生变化?
.
7
二、食物的消化
1、消化的定义:
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 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这就是消化 2、消化方式:
物理性消化:
口腔的咀嚼、舌的搅拌、胃的蠕动 化学性消化
消化液的消化
3、食物为什么要消化?
.
8
活动一:
淀粉不能出透析袋 葡萄糖能出透析袋
碘溶液 透析袋 淀粉溶液 水(烧杯内)
碘溶液 透析袋 淀粉溶液 水(烧杯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