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云区太和镇总体规划(2004—2020)

白云区太和镇总体规划(2004—2020)

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甲级(建)城规编第(021072)号建筑工程设计证书:甲级№1901521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甲级№9630011白云区中心镇规划·太和镇总体规划白云区太和镇总体规划(2004—2020)文本(最终成果稿)项目名称:白云区中心镇规划·白云区太和镇总体规划(2004—2020)项目委托方:广州市城市规划局白云区分局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人民政府项目承担方: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证书资质等级::[建]城规编第(021072)号甲级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局白云分局2005.4规划编制人员院主管领导:黄祖璜高级工程师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院技术指导:王如荔(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总工程师林玉明李瑞明高级规划师高级工程师顾问总工副总工程师张仪兴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项目主管领导:蔡克光高级规划师副所长项目总负责:黄江宁规划师规划:黄江宁规划师蔡克光高级规划师刘伟仪陈刚助理规划师助理规划师给水排水:谢显义高级工程师电力电讯:黄昆工程师目录第一章总则 (5)第二章规划方向与目标 (5)第一节规划依据与期限 (5)第二节规划发展方向与目标 (6)第三节人口规模的规划控制 (7)第四节建设用地规模的规划控制 (7)第三章镇域土地综合利用规划 (7)第四章中心区总体规划 (10)第一节规划结构与总体用地布局 (10)第二节道路系统规划 (12)第三节工业用地规划 (13)第四节仓储用地规划 (13)第五节居住用地规划 (13)第六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14)第七节商业、物流用地规划 (16)第八节绿化用地规划 (16)第九节市政设施用地规划 (17)第十节区域性道路及对外交通用地 (17)第十一节给水规划 (17)第十二节排水规划 (18)第十三节防洪排涝工程规划 (19)第十四节防灾工程规划 (20)第十五节镇中心区电力工程规划 (21)第十六节镇中心区电信工程规划 (21)第十七节燃气工程规划 (21)第十八节近期建设规划(2004—2010) (22)第五章规划强制性内容 (24)第一节太和镇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 (24)第二节城市建设用地强制性内容 (24)第一章总则1.0.1为适应太和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市)建设需要,指导太和镇一定时期内的城乡建设,提供本镇发展建设与土地开发利用的规范控制依据,便于各有关部门实施对本镇范围内各项建设事业的管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特编制本(总体)规划。

1.0.2本规划的编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要求进行具体操作,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与省、市有关规定相协调。

1.0.3 本规划编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力求全面和具体地体现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特征与趋势,协调好与白云区、广州市及至于更大区域范围内城乡发展建设战略调整的关系,满足本镇城乡建设用地扩展的基本要求。

规划对大城市地区的城乡结合部在城市化过程中所涉及的村镇规划编制、土地利用模式、城乡建设管理等方面从理论到方法进行新的探索,力求走出一条适合于该类地区的城镇发展的具体建设的引导控制和实施管理的新路子。

第二章规划方向与目标第一节规划依据与期限2.1.1 规划依据2.1.1.1国家有关城市规划法规、技术标准、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1.1.2 省、市关于经济社会与城市发展规划、计划●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1995年);●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战略(深化);●广州市“十五”计划、白云区“十五”计划,太和镇“十五”计划;●白云区中北部地区发展规划研究指引(市规划局);●广州市区加油(气)站规划(2001—2010);●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参考);●其它与城市发展相关的专项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等;2.1.1.3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区域整体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广州市和白云区整体发展建设思路和新发展战略,落实中心镇规划战略部署,地方特色的保留与塑造。

2.1.2 规划期限:近期为 2004-2010年远期为 2010-2020年2.1.3 规划范围与规划层次划分:规划将全镇144.097km2土地纳入统一的规划控制范围。

协同国土等部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对区(镇)域土地综合利用的引导与控制—空间管制。

按综合利用的方式与目标差异,分镇域土地综合利用规划和镇中心区总体规划两个层次。

第二节规划发展方向与目标2.2.1充分利用自身的交通区位与自然环境优势,积极拓展物流产业和都市近郊的休闲性旅游渡假产业。

2.2.2太和镇的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将是在充分利用自身的交通区位与自然环境优势,在对现有产业保持和调整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以物资储运、商业贸易、相应的加工业为主体的物流产业和都市近郊的休闲性旅游渡假产业,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2.2.3产业选择——生态型郊区农业、技术含量较高的无污染工业、有地方特色的物资储运与商业流通产业、休闲度假旅游产业。

2.2.4以各类综合性或专业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体,大力发展仓储、物资转运、商贸服务业,相应第二产业配套发展的都市型城郊大镇,创造新时期都市人向往的优美人居环境和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镇。

2.2.5规划性质——太和镇是广州市中北部一个重要的卫星城镇,是广州市区近郊的都市休闲度假旅游区及物流中心。

第三节人口规模的规划控制2.3.1 太和镇规划总人口至2010年为18万人,到2020年为25万人。

2.3.2 镇中心区规划人口至2010年人口为16万人,至2020年人口为21万人。

第四节建设用地规模的规划控制2.4.1镇域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近期(2010年)控制在18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控制25平方公里。

2.4.2镇区建设用地规模,近期(2010年)控制16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控制21平方公里。

第三章镇域土地综合利用规划3.0.1规划范围包括规划区总用地144.097平方公里。

3.0.1城镇地域控制,将镇域用地按“三区六线”进行使用控制。

3.0.1.1三区●不准建设区●非农建设区●控制发展区3.0.1.2六线●城镇建设区规划控制黄线:●交通设施规划控制红线:●建设区规划控制绿线:●水域岸线规划控制蓝线:●市政公用设施规划控制黑线:●历史文物保护规划控制紫线:3.0.2规划镇域形成“一心、三区”的空间结构。

3.0.2.1充分发挥本镇发展建设的条件和优势,以现镇中心建设区为依托,经济与社会发展空间向西、向东、向南三个方向扩延,形成“一心、三区”的空间发展与用地布局态势。

(1)、“一个中心”——指镇中心区建设区(又分为若干个发展建设组团);近期规划控制面积1603 ha、远期规划控制面积2097 ha。

(2)、“三区”a、镇域东部,依托铜锣湾水库、帽峰山森林公园等市、区级的大型公共设施形成东部休闲度假旅旅游区;帽峰山旅游渡假风景区是广州和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港澳)优秀的现代化综合接待区域,将提供生态条件优越、类型丰富的旅游服务设施、完善全面的管理设施;还以其自身良好的自然资源环境、区位优势和便利的设施条件,成为一个能够提供都市级高端会议、高科技企业总部、健康产业(休闲度假、医疗保健、绿色食品及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科普教育和体育活动)、少量与环境相协调的高级居住区的综合性功能区域。

b、保留并改造镇域南部大源建设区(组团)。

太和镇南部大源村与同和(接近南湖游乐园)相连的地方,现状已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工业片区、商业贸易区(大型货场)和房地产开发建设区,规划对建设用地进行整合、改造及完善各种配套设施,从而形成南部产业发展与居住建设组团。

规划控制建设用地面积为 305.15 ha。

c、位于镇南部的(有)部分用地已纳入南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范围,本规划将按有关的上层次规划要求进行协调控制。

3.0.4 规划镇域建设用地(非农建设区)总规模为24.98平方公里,其中镇中心区规模控制为20.97平方公里。

分别占镇域土地总量的17.34%和14.55%(各类用地规划布局情况详见镇域规划“三区六线”图”和表3--1 镇域土地利用规划汇总表)。

表3-1 太和镇镇域土地利用规划汇总表(2004-2020)第四章中心区总体规划第一节规划结构与总体用地布局4.1.1 镇中心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规划控制面积为20.97平方公里。

其中包含了15条行政村:谢家庄村、沙亭村、石湖村、夏良村、北村、南村、南岭村、园夏村、营溪村、田心村、大源村。

4.1.2规划形成以城市主干道串联城市各片区及主要功能组团,形成城市内部功能组合与道路交通组织的联系环。

及沿主干交通线形成的城市空间拓展轴。

并通过合理的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整理,空间上构成――“一环三轴三片区多组团”的空间布局形态。

4.1.2.1一环—以城市主干道串联城市各片区及主要功能组团,形成城市内部联系环。

4.1.2.2三轴—镇区城依托发展的三条主要轴线一条南北向沿新广从公路的带动发展主轴,新广从公路作为广州市区联系北的主要通道之一,是太和镇发展的主动脉。

一条南北向106国道的带动发展次轴,106国道为广州市区联系北部及新机场的主要通道之一是镇西部发展的一条主要轴线。

一条轴东西向沿广州市北一环路的发展,这一轴线起到沟通镇区东部及西部功能发展主轴。

4.1.2.3三片区--以新广从公路及北二环高速路为界构成的东部片区与西部片区及东北片区,其中:东部片区---位于新广从公路以东,京珠高速公路以西,沙亭路以南规划白云五线以北。

形成以商业贸易、货运仓储、和相关的服务业为主体、居住用地配套发展的综合建设区。

本片区按产业发展和用地类型相对集中布局情况又可分为北部物流组团、以居住用地为主的片区中部居住组团、中部商贸组团、中南部居住建设组团、西南部商贸组团。

西南部片区---位于新广从公路以西,北二环以南,106国道两边,南临白云五线。

现状为原龙归镇区及夏良、北村、南村、园夏村等几个主要的行政村的范围,规划片区依托106国道及新广从公路发展形成商贸居住建设组团及居住建设组团。

西北部片区---位于新广从公路以西,北二环以北。

规划片区依托现有的广州市民营科技工业园集中发展镇区工业,以发展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业为主,发挥集约发展优势大力发展太和镇的工业产业,使此片区成为太和镇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发动机。

三片区之间主要通过多条现状及规划的以平交或立交方式穿越新广从公路、北二环高速路进行沟通。

大源商住组团---太和镇南部大源村与同和(接近南湖游乐园)相连的地方,现状已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工业片区、商业贸易区(大型货场)和房地产开发建设区,规划对建设用地进行整合、改造及完善各种配套设施,从而形成太和中心区的南部组团,以商贸居住为主要功能的组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