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生物力学
★力和变形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完整骨的结构行为。 在中等量负荷时,负荷骨会出现变形,当负荷去除时, 骨的原有形状和几何学结构便恢复。 如果骨骼系统遭受严重创伤,超过了其所能承受的负 荷,则会引起严重变形,并可能发生骨断裂。 ★决定骨断裂抵抗力和变形特征的主要因素是骨所承受力 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及组成骨组织的材 料特性等。 骨所承受的力越大,引起骨的变形就越严重,而且易引 起骨的断裂。骨在承受轴向力(axialforce)与承受弯曲 (bending)或扭转力(torsionalforce)方面存在有很大 差异。 ★大骨抵抗力的能力优于小骨。
3.抗压力强、抗张力差 骨对纵向压缩的抵抗最强,即在压力情况下不易损 坏,在张力情况下易损坏。 4.耐冲击力和持续力差 骨对冲击力的抵抗比较小。同其他材料相比,其持续性 能、耐疲劳性能较差。 5.应力强度的方向性 皮质骨与松质骨的结构不同,承受的力量及两者的刚 度也不同。 皮质骨的刚度比松质骨大,变形程度则较之要小。 两者的各向异性对应力的反应在不同方向各不相同。
当骨承受了很重的力并超出其耐受应力与应变 的极限时,便可造成骨骼损伤甚至发生骨折。
(三)应力-应变曲线 表示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 应力-应变曲线分成两个区:弹性变形区和塑性变 形区。 在弹性变形区内的载荷不会造成永久性形变(如 骨折)。 弹性区末端点或塑性区初始点称屈服点。 该点对应的应力是产生骨最大应力的 弹性形变,亦称为弹性极限。 塑性区:屈服点以后的区。 此时已出现结构的损坏和永久变形。 当载荷超过弹性极限后,骨发生断裂即骨折。
★导致骨折所需的应力叫骨的最大应力或极限强度。
★在应力-应变曲线弹性区的斜率叫弹性模量或杨氏模 量(Young‘s Modules),表示材料抗形变的能力。 一般而言,弹性模量是一个常数。 弹性模量越大,产生一定应变所需的应力越大。
(四)骨应变能量
概念:达到极限负荷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下面的 面积表示导致骨折所需要的能量。 一般骨的生理负荷使骨产生弹性变形,是弹性 区内骨所能承受应力的大小。 当外力去除后,弹性区内的能量能同时被骨释 放,使骨恢复原状。 但当骨不断受到外力重复作用时,其应变能量 不能被及时完全释放,经积累后可能会损坏材料 的结构,临床上则表现为疲劳性骨折。
2.骨密质在受载时的生物力学特性 人类骨骼80%是皮质骨。 在受载时与骨松质相比,骨密质在断裂前应变较 小,其应变超过原长的2%时就发生断裂,而骨松质 的应变超过7%时才断裂,这与密质骨的疏松度及能 量储存能力较松质骨小有关。
3.骨松质在受载时的生物力学特性
骨松质具有多孔结构而具有较高的能量储存能力。 (1)骨松质的结构特点: 骨松质由针状或片状骨小梁相交织成网状结构。 其显微结构分为四种基本结构类型: 针状非对称形开放网格、 片状非对称形封闭网格、 针状圆柱体形开放网格、 片状圆柱体形封闭网格。
即骨受到持续低载荷作用一段时间后,其组织 会产生缓慢变形或蠕变。 在加载后的最初数小时(6~8小时),其蠕变 现象最显著,随后蠕变的速率则会降低。 一般而言,骨承受压力负荷的能力最大,其次 是拉力、剪切力和扭转力。 骨所受的正常生理负荷是这些力的综合。
(二)骨的基本变形
骨骼在承受各种不同载荷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 变形,如腰脊柱前凸即是受力变形。 根据骨骼受载形式及受载后的变形形式,一般 可将其变形分为拉伸、压缩、剪切、弯曲和扭转等 五种基本变形。
(二)骨受载时的生物力学特性
1.骨对应力的反应 骨对生理应力刺激的反应一般处于平衡状态, 应力越大,骨的增生和密度越大,最终,又提 高了骨的生理应力能力。 1)密质骨对应力的反应: 密质骨具有很高的强度,其抗压强度大于骨松质, 可承受较大的压缩应力。
2)松质骨对应力的反应: 骨松质的疏松度为30%~90%, 其应力—应变特征与密质骨有很大差异。 松质骨在屈服之后,骨小梁进行性断裂,使拉力 负荷很快减低,低于应变水平。 松质骨在拉力负荷下的能量吸收能力明显降低。
骨的生物力学
一、骨的承载能力
衡量骨承载能力的三要素: 第一,要求骨有足够的强度。 即指骨在承载负荷的情况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第二,要求骨有足够的刚度。 即指骨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第三,要求骨有足够的稳定性。 即指骨保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力。
二、骨的载荷及变形
人体在日常生活与运动中都会对机体的每块骨 产生复杂的力。 即骨会承受来自多方的不同形式的载荷。3)骨松质粘弹性 Nhomakorabea质与蠕变
骨松质具有粘弹性性质和蠕变性质,在一定应力作 用下,其蠕变将随时间而变化,蠕变在开始时速度快, 继之变慢,最后速度又变快。
五、骨折的生物力学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时称骨折。 其常见原因有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拉 力、积累劳损及骨骼疾病。骨折往往与骨 所受的拉伸、挤压、弯曲等载荷密切相关。
2.骨受压缩载荷所致的骨折
其机制主要是骨单位的斜行破裂。 如运动员在单杠失手或跳伞落地技术不正确时 所导致的胸腰椎骨折,其原因大多是由高处落下臀 部着地时受瞬间冲力引起。瞬间冲力沿纵向挤压, 产生椎体的压缩骨折,椎体在高压缩载荷下发生缩 短且变宽。 压缩载荷所致的骨折常见于椎体。
骨的生物力学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康复中心 郭健
学习目标
1.掌握骨的应力、应变、骨的载荷和变形; 2.掌握骨的功能适应性原则; 3.熟悉骨的生物力学特征; 4.熟悉运动对骨形态结构的影响及作用原理; 5.了解载荷与骨折的关系及骨折的生物力学原理。
学习内容
一、骨的承载能力
二、骨的载荷与变形 三、骨的应力与应变 四、骨的生物力学特性 五、骨折的生物力学 六、骨的功能适应性 七、骨生物力学指标 八、骨质疏松症运动防治
★骨的几何结构对抵抗特殊方向的力具有一定的特 殊性。 ★在决定骨的变形和断裂特性中,组成骨组织的物 质特性也很重要。 ★当外力撤除后,变形完全消失,这种形变称弹性 形变。 ★如果外力撤除后仍有剩余形变,这种性质则称为 弹塑性。 ★钢材等工程材料在一定形变范围内可近似视作弹 性体,而骨则是比较典型的弹塑性体。
6.复合载荷(图f)
人体在运动时,由于骨的几何结构不规则, 同时又受到多种不定的载荷, 往往使骨处于两种或多种载荷的状态,即为复 合载荷。 如人体在受伤骨折时,往往是几种作用力的复 合。 像跌倒后发生的桡骨远端骨折,便是既有剪切 力又有压缩力等多种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持续载荷对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用:应力对骨的改变、生长和吸收起着调节作用, 应力不足会使骨萎缩,应力过大也会使骨萎缩。 因此,对于骨来说,存在一个最佳的应力范围。
(二)应变
概念:骨的应变是指骨在外力作用下的局部变 形。 其大小等于骨受力后长度的变化量与原长度之比, 即形变量与原尺度之比。一般以百分比来表示 (下图)。
由压力、形变和样本的大小计算出应力和应变的大小
五、骨折的生物力学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时称骨折。 常见原因有: 直接暴力、 间接暴力、 肌拉力、 积累劳损及骨骼疾病。
(一) 骨的受载形式与骨折类型的关系 常见的骨折类型与骨所受载荷的形式有关, 一般包括有:拉伸、压缩、弯曲、 旋转和压力联合弯曲 5种基本形式所致的骨折。
(二)骨折的生物力学原理 1.骨受拉伸载荷所致的骨折 其断裂的机理主要为骨组织结合线的分 离和骨单位的脱离。 临床上,拉伸载荷所致的骨折常见于骨 松质,表现形式多为撕裂性骨折。如跟腱附 着点附近的跟骨骨折。
2.压缩载荷(图b)
是施加于骨组织表面的两个沿轴线的大小相等、 方向相对的载荷。 该载荷在骨组织内部产生压应力和应变。
如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后上肢和下肢骨被压缩。
3.弯曲载荷 (图c)
是使骨沿其轴线发生弯曲形变的载荷。 例如当脊柱前屈或后伸时脊柱的弯曲则为弯曲 载荷。 特点:骨骼在弯曲载荷时,其中性轴两旁一侧产生 拉应力和拉应变,另一侧则产生压应力和压应变, 在中性轴上则没有应力和应变。 应力的大小与至骨骼中性轴距离成正比,即距 中性轴越远,其应力就越大。
(一) 骨的受载形式与骨折类型的关系 如前所述,在日常生活及运动中骨常受到拉伸、压缩、弯 曲、剪切、扭转载荷和复合载荷,并产生各种变形。当骨的载 荷超过了其生理承受极限时便会产生各种相应类型的骨折。因 此,常见的骨折类型与骨所受载荷的形式有关,一般包括有: 拉伸、压缩、弯曲、旋转和压力联合弯曲5种基本形式所致的骨 折。这些类型的骨折与临床上所观察到的骨折类型相一致,只 不过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往往是由多种负荷所致,其骨折类型也 更为复杂多样,尤其在高能量负荷的作用下,由于应变率很快, 则有可能引起严重的粉碎性骨折。 由拉力、压力、旋转、弯曲和压力联合弯曲造成的骨折类 型。
三、骨的应力与应变
骨力学包含二个最基本的元素,即应力和应变。
(一)骨的应力 概念:当外力作用于骨时, 骨以形变产生内部的阻抗 以抗衡外力,即是骨产生的应力。 特点:应力的大小等于作用于骨截面上的外力与骨横断面面积之比, 单位为Pascal(Pa=N/m2),即牛顿/平方米。 计算公式:
种类:根据作用于骨的力不同,其内部分别会产生相 应的应力,如压应力、拉压力等。
4.剪切载荷(图d) 在骨的表面受到一对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且相距很近的力的作用。 在骨内部也会产生剪切应力和应变。 例如车床剪切断肢体时即为剪切载荷。
5.扭转载荷 (图e) 加在骨上并使其沿轴线发生扭转的载荷即为扭转 载荷。 如作转身动作时,下肢骨受到的扭转作用。 在生理状态下,扭转载荷常见于前臂、脊柱的旋转 与骨关节的旋转活动中。 当骨受到扭转时,所产生的剪切应力便分布在整 个骨骼结构中。
四、骨的生物力学特性
包括骨的材料力学特性和结构力学特性。 骨的材料力学特性: 是指骨组织本身的力学性能,与骨的几何形状无 关。 骨的结构力学特性: 是指整个骨结构的力学性能,不但与骨的材料力 学特性有关,而且受骨的几何特性即形状、尺寸等的 影响。
(一)骨组织的基本生物力学特性
1.各向异性 骨的结构为中间多孔介质的各向异性体,其不 同方向的力学性质不同,即各向异性。 2.弹性和坚固性 骨的有机成分组成网状结构,使骨具有弹性, 并具有抗张能力。 骨的无机物填充在有机物的网状结构中,使骨 具有坚固性,具有抗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