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方案

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部分现场的情况 (2)第二部分外墙外保温系统外饰面理论部分 (4)一瓷砖粘接剂和填缝剂泛碱的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4)1. 泛碱的形成过程 (4)2. 泛碱主要机理 (5)3. 泛碱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5)二、外墙外保温系统外饰面层粘贴面砖技术主要的内容 (7)1. 外墙外保温系统外饰面层粘贴面砖技术主要的内容: (7)2. 外墙外保温系统外饰面粘贴面砖技术的加固措施 (7)3. 四角网的工艺技术 (8)第三部分施工方案 (10)1. 工艺原理 (10)2. 施工工艺流程: (10)3. 粘接剂和填缝剂配制: (10)4 饰面瓷砖施工 (10)5. 成品保护措施 (12)6. 其他注意事项 (12)第四部分保证质量的措施总集 (13)第五部分小结 (14)建筑外墙饰面砖(文化砖)粘贴的分析报告摘要:外墙外保温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采用逐层渐变,柔性释放应力,构造设计应满足无空腔的技术要求。

用面砖做建筑物外饰面,装饰效果美、耐污染性能好、使用过程中维护费用低,是人们喜爱的饰面形式。

即使是直接在结构墙体上粘贴饰面砖,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部分面砖空鼓、脱落的情况也不少见。

当外保温材料与基层墙体之间没有空腔,外保温材料粘接强度比较高且进行了必须的加固措施(镀锌四角网增强结构),外保温材料面层荷载允许超过40kg/m2时可以粘贴面砖,但必须严格施工操作。

才可以保证外墙饰面砖与外墙保温材料和基层墙体成为一个整体,不会脱落。

关键词:外墙外保温,吸水率。

单位面积载荷,面层荷载不应大于60kg/m2第一部分现场的情况橡树湾工程现场情况主要是:外墙外饰面砖勾逢整体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泛碱现象;轻敲击或挤压有空腔现象;我公司实验人员现场勘察与实测、实验立项、实验数据整理如下:一、外墙外保温体系:楼层,5层;基层 + 挤塑板 +抹面砂浆+粘贴文化砖;二、实测文化砖的实验数据:1、吸水率9.8%(普通瓷砖的吸水率为0.5%);2、密度为1.26g/cm3;3、饰面砖长:28cm,宽:6cm,厚:1.5cm。

三、我司实验立项后做了一系列实验。

实测数据——最近联合做了一批瓷砖拉拔试验:表一:玻纤网结构的瓷砖拉拔试验结果:上表数据说明,用玻纤网增强,要稳定达到0.4 MPa拉拔强度并非易事。

表二:钢丝网结构的瓷砖拉拔试验结果:求。

在我们的许多工程(都用钢丝网)实测中,瓷砖拉拔强度都稳定在0.5MPa以上。

实验数据表明:我公司的瓷砖专用胶粘剂及勾逢剂对这种文化砖的粘接性、耐水粘接、抗泛碱等方面表现优异,完全能满足工程的要求。

对于这种吸水率高达9.8%(普通面砖吸水率是0.5%)的饰面砖其加固措施(特别是镀锌四角网)尤其重要。

抗泛碱前期处理及后期的防护:推荐填缝完毕后涂刷一层抗泛碱液(CZ-308型抗泛碱液)。

第二部分外墙外保温系统外饰面理论部分外墙外保温系统外饰面泛碱从理论上说是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产生的强碱随着水份的蒸发而在砂浆表面的富集。

橡树湾样板工程的泛碱现象可能是两方面泛碱,一是瓷砖胶的泛碱,二是勾逢剂的泛碱。

而存在空腔的可能是没有采用点框粘法;第三则是应采用镀锌四角网做加固措施,使外饰面砖和抹面砂浆的单位荷载(重量高达45kg/m2)作用在基层的墙体上而不是作用在挤塑板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外墙外保温系统成为一个整体工程,而不会由于外饰面荷载过重而出现整体脱落的现象。

一瓷砖粘接剂和填缝剂泛碱的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泛碱会对外墙色彩及其它装饰效果带来严重的污染,大大影响建筑外饰面的美观。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高层甚至超高层的建筑越来越多,外墙饰面的清洗越来越困难,同时建筑外饰面装饰的美观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外墙贴瓷砖石材,或者使用彩色饰面砂浆等都是如此,这就需要相关材料工作者及施工人员特别重视泛碱,从各个环节采取措施,避免泛碱问题发生。

材料中存在过量的有力Ca2+、Na+、K+等,材料内部结构中存在毛细孔以及有水存在是材料泛碱的3个条件。

只有严格材料的性能、正确的施工方法和采用合理的养护措施等消除产生泛碱的条件,才能有效防止泛碱。

1. 泛碱的形成过程由于瓷砖石材粘结荆及填缝剂本身含有可溶性碱、盐等,当雨水渗入材料中,这些可溶成分会溶解于水中,渗入瓷砖石材毛细孔和填缝不实处,形成水道渗出表面,再与空气中的C0 、酸雨等接触,生成不溶解的白色物即泛碱。

根据形成时间的长短不同,可以将泛碱分为快性泛碱和慢性泛碱(也有称为一次泛碱和二次泛碱)。

快性泛碱在施工后几天或几周就发生,主要因为材料硬化慢或者材料中含有较多的多余水分,使得材料中的可溶性碱或盐分随着材料中的水分向外面迁移;慢性泛碱为施工后几个月或几年等较长时间后发生,主要发生在早期未泛碱,但长期处在潮湿或者干湿循环的使用环境的材料。

慢性泛碱与快性泛碱的机理类似,但过程发生所需要的时间更长。

瓷砖石材粘结剂及填缝剂中可溶性碱、盐等主要可能来源于水泥、砂子及外加剂等原材料。

2. 泛碱主要机理水泥中的主要成份是硅酸钙(CaSiO 3),在遇水过程中,C 3S 、C 2S 水化生成C —S —H 凝胶同时,会生成大量Ca(0H)2,由于Ca(OH)2 会溶解于水形成游离Ca 2+。

在水大量存在的情况下,水便成为流动载体,将大量的Ca 2+通过瓷砖、石材或填缝剂本身内部的毛细孔和缝隙渗透到砂浆或石材(瓷砖)表面,到达表面的Ca 2+与空气中的C02反应生成CaCO 3并沉积在表面形成泛碱。

与此同时,有些硅酸盐水泥中的碱性氧化物如果含量过高,对应的水泥基砂浆产品加水拌和后,会形成大量游离Na +、K +,它们会和水泥中的CaSO 4等硫酸盐反应形成Na 2SO 4 、K 2SO 4,等水溶性盐类。

这些可溶性盐也会以水为载体迁移到材料表面,并随着水的蒸发而析晶为白霜状物质。

如上所述的游离Ca 2+、Na +、K +等随水迁移到材料表面的动力来源于毛细现象。

根据有关实验表明,毛细现象可将含盐的水提升10 cm 以上。

其计算公式为:)(cos 2r f H •=ρθ式中:f ——水的表面张力,N ;ρ——水的密度,kg /m 3;r ——毛细管的半径,m ;θ——水与砂浆或石材(瓷砖)表面形成的润湿角。

3. 泛碱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由泛碱形成的过程及机理可以看出,形成泛碱一般需要以下3个方面的条件:(1)材料中含有或者材料加水搅拌后会生成大量可溶性Ca 2+、Na +、K +;(2)材料内部具有这些离子由内向外渗透的通道,即材料内部的毛孔及空隙;(3)有水存在于材料中作为载体。

下面将围绕这3个条件,分别阐述泛碱形成的原因及相应的防治办法。

3.1 材料中存在大量游离Ca 的原因及防治办法材料中含有过多Ca 2+、Na +、K +的可能原因为:(1)水泥的原材料、燃料或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助磨剂等含有过量的碱性氧化物等; (2)使用了含有可溶性盐的水或砂,如海砂或海水等; (3)使用的水软化剂或砂浆促凝剂中氯盐含量高; (4)材料中含有较多游离石灰。

针对这些原因,相应的预防泛碱措施如下:(1)对于材料用户来说,应该选用大型专业厂家的粘结剂产品;对材料生产厂家来说,应对所用水泥进行严格质量检查,使用碱性较低的水泥。

也可以加入硬脂酸盐、丙烯酸盐等有机外能与它形成加剂,以及硅藻土、粒化矿渣、超细粉煤灰、硅灰和具有吸附性的集料,Ca(0H)2稳定成分,或者被集料吸附⑴。

(2)使用干净且烘干的河砂或者高强石英砂作为粘结剂及填缝剂的骨料;(3)尽量避免使用氯盐含量高的促凝外加剂等;(4)如果需要使用石灰时,尽量使用水化石灰。

3.2 材料中存在扩散通道的原因及防治办法材料中含有离子由内向外扩散的通道,即材料中存在毛细孔或空隙的可能原因为:(1)材料致密度差,内部有很多小的孔洞;(2)材料中缺乏足够的聚合物封闭粘结剂和填缝剂材料水化后的结构体内部微小孔洞。

要解决材料致密度差的问题、消除或减少材料内部的毛孔和空隙,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1)在瓷砖、石材粘结剂及填缝剂材料中加入合适的聚合物对材料改性,聚合物在水泥水化物表面成膜,从而封闭水泥基材料内部的微小孔洞,阻塞离子扩散通道;(2)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及控制材料的加水量,这样可以使施工后的材料更加致密。

3.3 材料中存在过量水的原因及防治办法施工后一定时间内,材料中存在过量水也是引起泛碱的重要原因之一。

引起过量水存在的主要可能原因有:(1)材料本身的干固时间、水化反应时间太长:(2)在施工前对材料进行搅拌时,加入过量的水;(3)基面含有过多的水,或者填缝施工后的清洗过程中有过多的水残留在材料中;(4)施工时,环境温度偏低,以及空气非常潮湿,使得材料在施工后较长时间内难以硬化;(5)施工后未进行很好的保护,材料遇到雨水。

为了避免过多的水残留在材料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1)慎重选材,对粘合剂和勾缝剂的干固时间、水化反应时间都必须经过相应的测试,这样能最大程度保证不出现泛碱现象:(2)按照材料生产厂家提供的参数,严格控制材料用水量:(3)施工作业前,不可对基面进行大量淋水,同时注意清洗环节,不能让过量的水残留在材料中;(4)施工前要充分考虑工地的环境状况,如雨雾天气和阴冷天气(5℃以下)禁止施工。

(5)施工后需要合理地保护及养护措施,如在材料硬化合适后(约24~48h),可使用硅胶或其它表面保护剂。

同时在养护期内避免雨水浸湿。

根据以上理论,我们公司对于泛碱这一问题,应本着“提前预防为主,事后处理为辅”的原则,从瓷砖石材粘结剂及填缝剂所用原材料、施工及养护等方面重点预防泛碱的发生。

,可以采用稀的酸溶液进行清洗。

对于一些析晶的可溶盐,可以用水冲洗。

对于白色的CaC03因此我公司建议在施工过程中涂刷三次抗泛碱液,是有理可循的。

二、外墙外保温系统外饰面层粘贴面砖技术主要的内容1. 外墙外保温系统外饰面层粘贴面砖技术主要的内容:⑴外墙外保温粘贴面砖的技术理念:包括柔性渐变,逐层释放应力;提高抹灰面层抗裂能力及与面砖结合力;形成无空腔系统;避免风压破;以及材料具有防水和透气性的等;⑵技术构造措施:要粘结与机械锚固相结合;控制面层的单位重量,减少剪切应力;合理安排面砖缝;消除板块挤压变形;适当分块出装饰变形缝等;⑶加固措施:包括保温层与基底的粘结性能;保温层与保护层的粘结性能研究;保温系统自身的整体性,单层玻纤网、双网、和单层镀锌网的对比;以及保护层与面砖的粘结性能。

⑷各构造层材料⑸主要的施工工艺,施工流程,施工方法,以及质量检验与控制;⑹面砖系统性能试验:①抗震试验;②抗风压试验;③耐候性试验;④系统拉拔强度试验;⑤系统防水透气性试验以及系统防火性能试验等。

2. 外墙外保温系统外饰面粘贴面砖技术的加固措施(满足0.4Mpa拉拔强度是防止瓷砖脱落的重要关口)有关标准规定根据JGJ 126-2000《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和JGJ 110-97《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的规定,外墙饰面砖粘结强度(现场拉拔)每组(3件)平均不应小于0.4MPa,且每组可有一个试件粘结强度小于0.4 MPa,但不应小于0.3 MP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