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王耀武侯福忠
(1.农垦建三江分局浓江农场,同江156335;
2.农垦建三江分局洪河农场,同江156332)
统计事关党和国家的科学决策和宏观管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从客观上决定了统计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全面及时.可以说,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然而,现实中虚报,瞒报, 漏报,不报,拒报,篡改,造假统计数据现象都不同程度存在,致使有些统计数据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严重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
一
,认识数据质量的真正含义
往往在人们的一般观念中,把准确性看做是统计数据质量的同义词, 统计误差越小越准确,数据质量就越高.但从国际到国内,随着统计学科和统计事业的发展,对数据质量概念的认识也从狭义向广义转变.准确性已不再是衡量统计数据质量的唯一标准.数据质量还包括相关性,及时性,不同数据之间的一致性等等,是一个全方位,多因素的综合概念.结合日常统计工作,数据质量的概念应包括以下三个层次:(1)准确性,及时性和可解释性.(2)可比性,可衔接性和相关性.(3)方法科学性,深人性和适用性.
准确性是指统计数据能客观地反映统计对象的实际情况,统计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准确性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体现,是统计数据使用者的首要要求.
及时性是指统计数据发布的时间和统计数据报告截止的时间最大限度地缩短.及时性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时间价值上的体现,是对统计数据形成和提供时间效率方面的要求.
可比性是指同一统计指标的数据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可比,能使用统计数据进
行广泛的国际及国内地区间的比较.可比性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对比应用方面的体现,是应用统计数据时选择对比参照标准的要求.
有效性是指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需要,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有效性是指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的价值实现上的体现,是使用者对统
计数据"适销对路"的要求,也是统计工作的最终目的.
经济性是指统计数据的搜集整 56活力2007.3
理应尽可能达到最佳的投入产出比.经济性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数据成本
效益上的体现,是对统计数据形成,提供和使用过程中经济效益方面的要求.
以上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要求各级相关
部门和广大统计工作者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从总体效能上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应该说我国的统计数据质量从总体上是好的,但是客观上讲,依然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二,我国的统计数据质量主要存在的问题统计数据存在严重不实的问题.从当前数据质量的总体状况看, 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是基本可靠的.但是,有些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如有的基层干部为突出政绩,谋求升迁,采取虚报数据或想当然估算数据上报.这些情况使得人们对数据的客观真实性发生质疑.
统计数据的及时性适用性存在不强的问题.尽管多年来我国各级统
计部门以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为己任,为确保统计数据的及时性, 适用性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仍不尽如人意.如:互联网是目前查询统
计数据最方便快捷的途径之一,但有的政府统计部门网站上统计数据查询栏目不仅时效性差,而且有些年份或月度根本没有数据.
统计数据的成本考虑存在问题.由于统计部门所提供产品是"非市场产出",从而决定了统计部门在开展统计工作的过程中,缺乏成本效益观念和应有的经济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统计调查的项目过多,指标过繁,调查频率过高,范围过大,办公设备更新频繁等问题,从而增加了统计数据的成本.
三,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措施
树立新的统计数据质量观念.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在不同时期对统计数据质量有不同的标准,明确我国目前统计数据质量的含义和概念,树立全新的统计数据质量理念,是指导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制定全面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标准.这个标准不但包括真实性,还包括适用性,及时性,科学性,可比性和增值性等方
面.
要大力加强依法统计.使统计工作有法可依,是保障统计数据客观真实性的法律基础.第一,要以《统计法》约束规范统计人员的统计行为; 第二,要健全统计法制建设,依法统计,尤其要严格执法.强有力的法律实施机制将使得违法成本极高,从而真正杜绝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阻挠统计执法检查等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第三,要向全社会宣传统计法,提高全民的统计法制意识, 使每个公民都懂得"依法统计,如实提供统计资料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尤其是各类统计对象和各级领导,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工作,提高统计人员素质.统计基础工作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石,要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就必须加强基层统计组织的建设.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解决经费问题和改善基层统计组织的工作条件,提高先进统计设施在基层统计部门中的普及率和应用率.可以考虑建立部分数据的有偿使用机制,帮助筹措更
多的资金来更好地收集数据,以维持统计基层部门工作的正常进行,帮助统计机构建立激励机制,以奖励那些
对数据的搜集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其次.要着手培养和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采取定期培训或考核的办法不断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使他们熟练掌握统计新知识,新方法,特别是现代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并做到培训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行业职业道德的优秀典型, 弘扬务实求真,忠于职守的精神. 要大力开发统计分析研究成果.单纯的阿拉伯数字并不是人们最终的需求,要使统计真正发挥服务效能,还要把数字搞活,使数字增值.这样就要求统计人员要深入地进行数理研究,做好统计分析预测工作,运用统计的理论成果来指导社会实践.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根本职责,是统计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当然,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个部门或某个人所能解决得了的,它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关注,但只要朝着这,方向努力,统计数据的水分将会越挤越少,可信度将会大大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也会大大提高.口(编辑/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