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细节描写课件
猜猜她是谁? 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黑黑的眼珠,小小的鼻 子,两个鼻孔,两个耳朵。皮肤白里透红,她长着 洁白的牙齿,还长着一头又黑又密的头发。她长着 两只胳膊,两条腿,一个脑袋,每天都穿着干净的
衣服上学。
猜不出来吧。为什么猜不出来?因为描写的 是几乎所有人的样子,而不是特点。这些话可以 用在任何人身上,作文中的人物简直就是克隆人 ——大大的眼睛,黑黑的眼珠,小小的鼻子。都 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只有共性,没有个性色 彩。
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 表现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它具体渗透在 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细节描写的作用
1、传神的刻画出人物形象,给人以逼 真形象之感。
2 、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渲染气氛、暗示社会环境。 4、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运用细节描写,以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睛 ,感动阅卷老师,容易得到高分。
口诀教你写
抓住特征绘肖像 吻合个性绘语言 锤炼动词绘造型 烘托渲染绘环境
一、抓住特征绘肖像,巧妙运用 修辞
• 他果然长 得肥,皮球 似的滚到汪 玲身边,声 音却有如一 条线,又细
这是一个中 间粗、两头尖 的枣核样的女 人,穿一件膏 绸子大褂,衔 一根青玉烟嘴 的长烟袋。
她的脸上 没有肉,罩 着一层饥饿 的青黄色的 薄皮。身体 又瘦又直, 像根竹子。
本来丰腴的 她,日渐憔悴 ,消瘦,以至 才四十三岁年 纪就变得如此 苍老,虚弱多 病,像秋日池 塘里的一枝残
注意:使用修辞手法要恰
当,不能为了修辞而修辞,选 择适当的喻体很重要。
请同学们续 写:
老爷爷那饱 经风霜的脸布 满了皱纹,像
……
可以联想这些东西
老爷爷那饱经风霜 的脸布满了皱纹,像 哈蜜瓜皮;像核桃皮 ;像老榆树皮;像放 了一冬的蔫苹果;像 大蔫枣;像葡萄干; 像深刻在脸上的蜘蛛 网;像老树里的年轮 线;像干裂的土地; 像干涸的河床;像地 图上的海拔线;像水 的波纹……
• 他弯着腰,两眼死死地盯着前方 ,寻找“突围”的机会。一会左拐 ,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 到篮下,一个虎跳他纵身跃起,双 手像钳子一样紧紧地咬住球,然后 身子一闪,晃过对方球员,脚尖蹬 地,轻快地跳起,同时手一拨,球 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一头钻进篮 筐。场外爆出一阵喝彩声。
• 加上了这些动词后, 将整个运动过程分解出来 ,就像一个个慢镜头一样 ,很好的表现出运动员比 赛时精神高度集中,技能 高超娴熟的状态 ,同时 也表现出他们“奋力拼搏 ” 、“勇于挑战”的精
二、发挥想象,充分调动感官
• 那就是应用“看、听、感、 想、做”等五种方法去描写。应 用看、听、感、想、做这五个方 法,就像神仙那点石成金的五根 手指头一样,可以把抽象的意思 ,生动的描写出来
发挥想象,调动各种感官
• 听到了什么? 只有写得细致
• 如何害怕? 入微,具体可
• 看到了什么?
感,才能让人 身临其境,感
外貌(肖像、衣着、)
人物描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神态 动作
细节描写
语言 心理
社会环境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
怎样进行细节描写?
• 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 选取细节描写的角度 • 善用修辞,加强艺术效果 • 抓典型细节,绘个性特色 • 发挥想象,充分调动感官 • 分解动作,锤炼“动”词。
选取细节的原则:
1.紧扣主题,服务人物形象 2.具有独特性,典型生动 3.有触动点,真切感人
作文写得妙,细节不可少; 作文写得好,描写很重要。
同学们:
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细节: 爱的细节、成长的细节、感动的 细节,静静阅读的细节,凝神听 课的细节······遗憾的是这些美好 的细节常常被匆匆赶路的我们所 忽略。
何为细节?
细节描写 : 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 物、 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 一特征、某一 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细致、深入的描写。
,我一直祈祷:爸、妈,赶快回来吧
三、分解动作,锤炼动词
细节描写时,注意动 词的锤炼,因为动词对表 现人物性格和揭示文章中 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情景1:描写打篮球的动作,
• 初稿:“他动作快极了,接到 球,一转身把球投进篮筐”
提示:把这一瞬间 分解一下,用上几 个描述动词,则会 很生动。
他( )着腰,两眼死死地 ( )着前方,寻找“突围”的 机会。一会左( ),一会右( ),( )过了两层防线,来到 篮下,一个虎跳他( ),双手 像钳子一样紧紧地( )住球, 然后身子( ),( )对方球员 ,脚尖( ),轻快地( ), 同时手( ),球划过一道优美 的弧线,一头钻进篮筐。场外爆 出一阵喝彩声。
下面请大家看一段话,读后什么感觉?
爸妈常在晚上出门,我一个人待在家里, 突然停电了,一片漆黑,我非常害怕,实在 可怕,非常非常的可怕。这种可怕是文章所 写不出来的。啊!一个人看家太可怕了,是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可怕,可怕,真是可怕
。言之无物,空洞乏味。这是学 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只 会用一些抽象的形容词概括, 而没有具体实在的物象呈现。
——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比较两个文章片段, 感悟不同的原因是 什么?
1、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 接电话的是母亲,我说,妈妈我想你,妈妈说她
也想2我、…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 家,“叮叮……”电话通了,我仿佛看见妈妈 正在洗衣服,听到铃声,她立即放下衣服, 跌跌撞撞地奔向电话,嘴里还不停地说: “别着急,我来了!”她哪里知道我根本听 不到!“喂?丫,是你吗?”是妈妈的声音! 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妈,我想你! 我……”我说不下去。“我也想……想你!” 我感受到妈妈的激动,她一定是一边笑着, 一边流着泪……
• 想到了什么? 受这种抽象的
• 感到了什么? 情感体验!
• 做了些什么?
• 爸、妈上街去了,我一个人待在家 里。当我看到行人从窗外走过的黑看影
( ),或是听到厨房里传来“砰砰” 的吓听声得音说(不感出)话,来我(便以)为。小假偷如来小了偷,来
了,他会把我绑起来,用毛巾把我的
嘴塞住,想不让我喊叫,然后偷我家的 钱,搬走我家的电视机( ) 。我不 敢做捉小偷,所以跑进卧室里,锁起了 房门,躲在被窝里想( ),在被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