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婴幼儿期重点营养补充时间表

婴幼儿期重点营养补充时间表

婴幼儿易生病、发生肠胃道疾病,使营养吸收降低,影响身体发育。
可添加在奶粉里,也可以直接服用。
免疫力低下,易生病
早产儿、多胎儿、体质弱、胃肠道弱的婴幼儿
母乳,尤其是初乳中
缺锌的婴群
极好来源:贝壳类含产品、红色肉类、动物内脏类、干果类 良好来源:干酪、虾、、燕麦、花生酱、花生等
1月后
DHA
促进大脑和视网膜的发育
大脑和视网膜迅速发育时期,需足量补充,6个月内婴幼儿体内无法自身合成。
喂奶后补充,可滴在宝宝嘴巴里,也可以加在奶粉里。初次服用1滴起加。
智力低下、弱视、近视
所有婴童都可以补充
2岁以内应适当补充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素预防贫血
丰富来源:动物血、肝脏、鸡胗、牛肾、大豆、黑木耳、芝麻酱。 良好来源:瘦肉、红糖、蛋黄、猪肾、羊肾、干果。
6-12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长发育、味觉发育、第二性征发育
缺钙儿童易缺锌、味精、甜食添加过多易缺锌
与其他补剂分隔开,与饮食分开,缺钙铁锌,则宜先补锌。
挑食、厌食、异食(吃纸、吃手指、吃泥土、吃墙灰、吃钮扣等),指甲有白点,男童性器官发育萎缩,易感冒
DHA只存在于鱼类及少数贝类食物中
6个月后
益生菌、益生元等膳食纤维
改善肠道环境,预防便秘、腹泻
食物中纤维素少、配方奶粉容易上火
冲调时水温不宜高,会有大便次数增加和稀便的现象
腹泻、便秘、挑食、不爱吃饭。吐奶、拒食、发育迟缓,易感冒,反复发病。
非母乳喂养儿或混合喂养儿
谷、薯、豆类及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品
婴幼儿期重点营养补充时间表
开始补充时间
营养素
营养作用
补充原因
服用方法
缺乏症
补充婴群
食物来源
出生15天后
维生素D

帮助骨骼生长
生长发育快,母乳维生素D含量少,含钙量也不等,易缺乏,维生素D应补充到三岁,钙补充到2岁半。
服用方法:每天从1滴喂起,观察大便正常后每3-4天加1滴,可滴入婴儿口中,也可将鱼肝油滴入奶粉中喂入。
1个月后
牛初乳
提高免疫力
断乳后的一年内婴幼儿存在免疫不全期,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缺少母乳的免疫球蛋白的保护,所以易生病。
空腹服用或同奶粉同服,不可作为主食,多喝水。温度不宜过高。
免疫力低下,易生病
早产儿、多胎儿、体质弱的婴幼儿
牛初乳
1个月后
乳铁蛋白
天然抗菌素,抗菌、抗病毒、调节免疫,抗氧化、抗肿瘤、调节肠道菌群,是人体的健康防线
良好来源:全蛋粉、小茴香、紫菜、雪里红、芹菜、油菜、香菜、苋菜、海带、炼乳、杏仁、鱼子酱、带有软骨的可食骨鱼。
5个月后

预防缺铁性贫血
体内铁储备够4-6月使用,母乳含铁少,不补充,易缺乏
上午或下午两次喂奶间
脸色、唇色苍白,匙状甲,木讷、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烦躁不安,易疲劳,学习及认知障碍、铅中毒、抗感染、抗寒能力降低。
早晚补钙,餐后或奶后
出汗、精神烦躁、睡眠不安、出牙晚、前囟门闭合晚、其他骨骼异常表现、免疫功能差。2-3项以上,看是否缺钙。
妈妈孕期未按规定加钙和鱼肝油者,或母乳不足添加配方奶或牛奶的新生儿都应加钙剂,使钙磷比例维持2:1才易于吸收。钙应加在两次喂奶间加服。
丰富来源:海参、黄玉参、芝麻酱、蚕豆、虾皮、干酪、小麦、大豆粉、牛奶、酸奶、燕麦片、豆制品、芥菜、萝卜缨、金针菜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