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苏州科技大学金融硕士考研参考书及真题评析

2020苏州科技大学金融硕士考研参考书及真题评析

2020苏州科技大学金融硕士考研参考书及真题评析考研参考书《金融硕士习题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金融硕士大纲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金融学(黄达版):考研笔记·习题详解与历年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公司理财(罗斯版):考研笔记·习题详解与历年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真题评析一、单项选择题1、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也是现代银行产生的象征。

A、德意志银行B、法兰西银行C、英格兰银行D、日本银行2、是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事业的创始。

A、中国通商银行B、中国交通银行C、户部银行D、中国实业银行3、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A、信用创造B、支付中介C、信用中介D、金融服务4、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的交易存款。

A、支票存款B、储蓄存款C、NOWsD、CDs5、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

A、库存现金B、准备金C、存放同业款项D、应付款项6、下列属于商业银行狭义的表外业务。

A、信托业务B、融资租赁业务C、信用卡业务D、承诺业务7、信托与租赁属于商业银行的。

A.资产业务B.负债业务C.中间业务D.表外业务8、下列属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

A、备用信用证B、信贷便利C、信用卡业务D、承诺业务9、下面不属于负债管理思想的是。

A、销售理论B购买理论C、存款理论D、预期收入理论二、判断题1、1694年成立的国民银行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也是现代银行产生的象征。

()2、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以下两条途径产生:一是从旧式高利贷银行转变过来,二是以股份制公司形式组建而成。

()3、支付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4、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职能是建立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之上的。

()5、商业银行的业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

()6、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可以分为资产和负债两大类。

()7、我国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能从事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业务。

()8、商业银行与其他专业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基本区别在于商业银行唯一能接受、创造和收缩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

()9、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原则中,流动性和赢利性正相关。

()10、信托业务由于能够使商业银行获利,所以是资产业务。

()11、商业银行是对企业进行长期投资、贷款、报销新证券的专业银行。

()12、在信托关系中,托管财产的财产权即财产的所有、管理、经营和处理权,从委托人转移到受托人。

()13、债务管理理论盛行的时期,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得到扩大,从而大大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赢利水平。

()14、呆滞贷款指的是逾期两年或虽未满两年,但经营停止的贷款。

()15、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主要是为了增加收益和增加资产的流动性,即充当二线准备。

()16、中间业务是指银行所从事的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以及不影响资产和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

()17、基础货币等于流通中现金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之和。

()18、活期存款是个认为继续货币和取得利息的收入而开立的存款账户。

三、简答题1、简述商业银行性质。

它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区别何在?2、什么是中间业务?什么是表外业务?两者是同一个概念不同表述吗?请简要分析之。

3、存款担保制度。

4、试述商业银行的职能与作用?5、商业银行如何管理利率风险?6、存款货币银行的表外业务。

7、简述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理论。

8、简述资金缺口分析。

9、商业银行何以有信用创造能力?影响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因素是什么?四、分析题1、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及其相应采取的措施。

2、分析存款保险制度对金融系统安全稳定的影响效应,并结合我国实际浅谈如何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A3、C4、 B5、 D6、 D7、 C8、C 9、D二、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三、简答题1、答案要点: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将部分负债作为货币流通,同时可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首先,商业银行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

其次,商业银行又不是一般的企业,而是经营货币资金、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再次,商业银行也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1)不同于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为工商企业、公众及政府提供金融服务。

而中央银行只向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创造基础货币,并承担制定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监管金融机构的职责。

(2)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能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并吸收活期存款;其他金融机构不能吸收活期存款,只能提供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金融服务。

2、答案要点:中间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收取佣金、手续费、管理费等费用的一种业务。

表外业务是指所有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直接反映的业务。

严格来说,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是有区别的。

(1)从会计处理角度而言,所有的表外业务都属于中间业务从银行开展业务的角色而言,银行办理传统的中间业务时,一般充当中介人的角色;而银行在办理表外业务时,银行既可以是经纪人,又可以作为自营商。

(2)从与表内业务的关系和银行承担的风险角度而言,传统的中间业务一般不发生由表外业务向表内业务的转化,承担风险相对较小,而或有负债性质的表外业务,存在表外业务向表内业务转化的可能,承担风险就大。

国外商业银行通常将中间业务统称为表外业务。

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指所有的中间业务,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构成银行或有负债的风险较高的表外业务。

中国商业银行一般将广义的表外业务称为中间业务。

3、答案要点:1、建立:1934年,《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FDIC向投保银行收取保险费,为每个账户提供一定限额的保险,超过下限额的部分视情况而定。

德国1966,加拿大1967,法国1980,英国1982,瑞士1984,意大利1987。

2、运行:1)日常检查:由存款保险公司选派专门的检查员不定期地对各个投保银行进行检查。

2)对有问题的银行的处理:A、宣告银行破产:清偿法。

B、购买并承担法:动员一家好的银行与之合并,且承担所有债务,FDIC通常向合并者提供贴息贷款或购买濒于倒闭的银行的部分不良贷款。

C、直接协助法:暂时国有化。

(购买贷款或提供贷款注资)3、作用与问题1)作用:银行倒闭减少2)问题:道德风险,存款人无监督动力,政府机构的监管也可能失效,从而导致银行过渡冒险。

4、答案要点: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的主要功能有:(一)信用中介。

信用中介是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受信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形成银行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又通过授信业务,把资金投向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银行资金运用。

(二)支付中介。

商业银行作为货币经营机构,具有为客户保管、出纳和代理支付货币的职能。

(二)信用创造。

信用创造职能是建立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之上的。

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运用所吸收的活期存款进行贷款或投资,通过支票流通和转账结算的过程,形成存款货币的成倍扩张或收缩。

(四)金融服务。

金融服务是商业银行利用其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特殊地位,及其在提供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过程中所获取的大量信息,凭借这些优势,运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手段和工具,为客户提供的其他服务。

5、答案要点:(1)利率风险分析:①缺口分析:浮动利率资产(利率敏感型资产)与浮动利率负债(利率敏感型负债)的比较分析。

浮动利率资产:浮动利率贷款,短期证券或贷款,同业存款;固定利率资产:长期贷款,长期负债,准备金。

浮动利率负债:浮动利率债券,大额可转让存单,短期贷款,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固定利率负债:活期存款,长期固定利率存款,股权资本。

正缺口:浮动利率资产的比例大于浮动利率负债的比例。

此时银行承受利率下降的风险。

负缺口:浮动利率资产的比例小于浮动利率负债的比例。

此时银行承受利率上升的风险。

零缺口:浮动利率资产的比例等于浮动利率负债的比例。

此时银行承受的利率风险相对小一些。

②持续期限(duration久期)分析持续期限:用不同时期现金流的现值占总现值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出来的加权平均期限:数学公式:D=1×CF1(1+r)B+2×CF2(1+r)2B+⋯+n×CF n(1+r)nB其中B=∑CF2 (1+r)2nt=1D的经济含义:①资产或负债现金流的平均期限;②代表资产或负债现值对于利率变化的敏感性:利率变化一个百分点引起的资产或负债现值反向变化的百分比。

证明过程:令(l+r)=R 则有:D=1×CF1RB+2×CF2R2B+⋯+n×CF nR nB经求导有:ϑB ϑR =−CF1R2−2×CF2R3−⋯−n×CF nR n+1所以有:ϑB ϑR ×RB=−D结论:若资产持续期限髙于负债的持续期限,则银行承受利率上升的风险。

这一结论与缺口分析一致。

(2)利率风险管理①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保守战略:零缺口,资产负债持续期限匹配。

积极战略:预测利率上升时,采取正缺口,即增加浮动利率资产,减少浮动利率负债。

预测利率下降时,则采取负缺口。

同时也可以调整资产负债的期限。

②通过利率互换,实现浮动资产和浮动负债的匹配。

6、银行所从事的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以及不影响资产和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

狭义的表外业务通常专指金融创新中产生的一些新的业务:如互换、远期利率协议、期权和票据发行便利等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还包括传统的中间业务,如承兑、汇兑、代理和各类信用保证等业务D7、这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金融创新中发展起来的理论。

由于直接融资的发展,商业银行深感资金缺乏、竞争激烈、加之流动性的巨大压力,商业银行不得不从货币市场引进资金来保证资产流动性的要求。

负债管理认为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的管理来获得,也可以通过负债管理,即向外借款来提供。

其核心是:银行主动借入资金来保持自身的流动性,从而扩大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

但负债管理也有明显缺陷:(1)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2)因为金融市场的变幻莫测而增加了经营风险;(3)忽视自有资本的补充,不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

8、资金缺口值浮动利率资产与浮动利率负债之间的差额,一般用资金缺口来衡量银行净利息收益对市场利率变动的敏感性。

当资金缺口为正,则利率与银行净利息收益呈同方向变动;当资金缺口为负,则利率与银行净利息收益呈反方向变动;当资金缺口为零,则净利息收益在整个利率周期内是不变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