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课程试卷juan2008 ~200 9 学年 第 2 学期 开课学院: 化学化工 课程号: 22014025 考试日期: 2009.06.18考试方式:考试时间: 120 分注:1.大标题用四号宋体、小标题及正文推荐用小四号宋体;2.按A4纸缩小打印一.填空题 (20 分)1. 吸收操作一般用于分离____气体____混合物,其原理是利用气体中各组分在吸收剂中__溶解度_________的差异来达到分离的目。
精馏操作一般用于分离____液体_____混合物,其原理是利用原料中各组分的____挥发度_______差异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萃取操作一般用于分离____液体_______混合物,其原理是利用原料液中各组分在萃取剂中____溶解度_______的差异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2. 有效膜理论的要点是:1. 两相在界面达到平衡2. 在膜中的传质为扩散3. 气体吸收计算中,传质单元高度是表示 设备传质性能好坏 的一个参量,而传质单元数是表示 分离任务难易 的参量。
4. 两组份的相对挥发度越小,则表示分离该物系越 难 。
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态的变化将引起平衡线、操作线与q线中哪几条线的变化?____操作线 和 ___q 线 ___。
5. 已知在常压及25℃下水份在某湿物料与空气之间的平衡关系为:相对湿度φ=100%时,平衡含水量x* = 0.02kg 水/kg 绝干料;相对湿度φ= 40%时, 平衡含水量 x* = 0.007 kg 水/kg 绝干料。
现该物料含水量为0.23kg 水/kg 绝干料, 令其与25℃, φ=40%的空气接触, 则该物料的自由含水量为 0.223 kg 水/kg 绝干料, 结合水含量为 0.02 kg 水/kg 绝干料。
6. 将不饱和空气在间壁式换热器中由t 1加热至t 2,则其湿球温度t W (增大 ),露点温度t d ( 不变 ),相对湿度φ( 减小 )。
7、在(液-液-液)三角形相图中,三个顶点代表( 纯液体 );三个边代表( 二元混合物 );三角形内部任意点代表( 三元混合物 )。
8. 用溶剂S 分离A 、B 液相混合物(A 为溶质),二相平衡时萃取相中y A= 0.2,y S = 0.6;萃余相中x A = 0.15, x S = 0.05,则分配系数k A 为_4/3_,选择性系数β为___16/3____。
命题人:董立春组题人:审题人:谭世语命题时间:2008.12.28教务处制学院 专业、班 年级 学号 姓名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严肃考纪、拒绝作弊封线密二.选择题(20分)1. 在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NH3,当水泵发生故障,水量减少时,吸收率 ( B )A.增加;B. 减少;C.不变;D.无法判断;2. 在吸收塔调节过程中,如减小液体的进口浓度x2,则吸收推动力增大,传质速率增加,吸收比提高,则气体出口浓度y2 ( B ),液体出口浓度( B )A.增加;B. 减少;C.不变;D.无法判断;3. 在吸收塔某处,气相主体浓度y=0.025,液相主体浓度x=0.01,气相传质分系数ky =2kmol/m2h,气相总传质系数Ky=1.5kmol/ m2h,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浓度yi应为( B ),平衡关系 y=0.5x.A. 0.02;B. 0.01;C. 0.015;D. 0.0054. 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F,q,x D,x W,V’不变,减小x f,则( C )A.D增大,R减小;B. D不变,R增加;C. D减小,R增加;D. D减小,R不变;5. 某精馏塔,精馏段理论板数为N1层,提馏段理论板数为N2层,现因设备改造,使精馏段理论板数增加,提馏段理论板数不变,且F,x F,q,R,V 等均不变,则此时:( B )A. x D增加,x W不变;B. x D增加,x W减少;C. x D增加,x W增加;D. x D增加,x W的变化无法确定;6.在1.在常压下苯的沸点为80.1℃,环己烷的沸点为80.73℃,为使这两组分的混合液能得到分离,可采用下列那种分离方法( A )。
A. 萃取精馏B. 普通精馏C. 恒沸精馏D. 水蒸汽直接加热精馏7. 等速干燥阶段中,在给定的干燥空气条件下,对于干燥速率的正确判断是:( C )A.干燥速率随物料种类、质量不同而有差异。
B.干燥速率随物料质量不同而有变化,而与种类不同无关。
C.对不同质量、种类的物料,干燥速率实质上相同。
D. 以上都不对。
8. 对于一定干球温度的空气,当其相对湿度愈低时,其湿球温度:( B )。
A. 愈高;B. 愈低;C.不变;D. 不一定,与其它因素有关。
9、在B-S完全不互溶的多级逆流萃取过程中,原用纯溶剂,现改用再生溶剂(ys>0),其他条件不变,则对操作的影响是( C )。
A、萃余率不变;B、萃余率减小;C、萃余相含量增加;D、萃取相含量减小10、在选择萃取剂时,要求溶质在两相的分配配系数k A( D )。
A、一定大于1;B、一定小于1;C、一定等于1;D、都可以。
三.图示题(10分)某混合液含溶质A 20%,稀释剂80%,拟用纯溶剂S单级萃取,要求萃余液中A的含量为10%,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在操作范围内溶质A的分配系数k A=1,试在图A上图示下列计算的过程。
(要求将解题过程需要的线和符号在图上画出来,并写出计算步骤,不需量取线段长度)(1)每处理100kg原料液时,需溶剂用量S多少kg?(2)所得萃取液中A的浓度y A0为多少?解:1. 由x F=0.2定由F点,联结FS。
再由x A=0.1确定R,分配系数k A=1,即y A=x A, 结线为一水平线,因此可得E点。
联R E交FS于M点。
如图所示。
(1)S = F·MF/MS(2)连接SE,延长与AB交于E*,BE* 即为y A0(3)在图B上,分别标出溶质A 浓度5%时,萃取液中A的最大可能浓度(y A0)?gttttt 点的竖坐标即为最大y A0三.计算题(50分)(1). 在常压下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溶质组分。
入塔气体流量为47.5 kmol/h(标准状况),入塔气体中溶质的浓度为5%(体积),吸收率为90%,操作条件下的气液平衡关系为Y*=1.5X,液气比L/V=3,试求(1)出塔液体浓度X1;(2)所需填料层高度Z。
解:(1)()00526.01.00526.010526.005.0105.0121=⨯=-==-=ηYYYAB()()01578.000526.00526.03102112=-⨯=-==Y Y L VX X (2)002367.001578.05.1*2*1==⨯=Y Y41.300526.002367.00526.0ln00526.002367.00526.000526.00526.021=----=∆-=mOG Y Y Y N(2).常压操作连续精馏塔用以分离苯-甲苯溶液,y 1 = 0.72(摩尔分率,下同)的塔顶蒸汽经分凝器冷凝后液相作为塔顶回流液,气相经全冷凝器冷凝成塔顶产品,进料F 为100kmol/h ,进料浓度X F = 0.44,泡点进料,塔顶与塔底产品D = W = 50 kmol/h ,塔顶馏出液浓度X D = 0.83,取相对挥发度α = 2.5,求: 1. 塔釜液浓度; 2. 操作回流比3. 塔釜蒸发量 V’,kmol/h.解: (1)∵FX F = DX D + WX W∴X W =0.05 (2) y D = X D = 0.83X 0 = 0.83/(2.5-1.5*0.83)=0.66 ∵y 1=R*X 0/(R+1)+X D /(R+1) ∴R=1.83 (3)V ’=V=(R+1)D(3) . 图1为两股不同的原料液分别预热至泡点,从塔的不同部位连续加入精馏塔内。
已知X D = 0.98,X S = 0.56,X F = 0.35,X W = 0.02 (以上均为易挥发组分表示的摩尔分数)。
系统的相对挥发度α=2.4,含量较高的原料液加入量为0.2F ,如已知D/F=0.456, 试求:为达到上述分离要求所需的最小回流比。
(提示:最小回流比下,如图2,挟点可能出现在A 点或B 点,提馏段操作的斜率为其液汽流量比)D, X D0.2F, X SF, X F4.(12分)新鲜空气的温度30℃,湿度0.01kg水/kg绝干气,预热至120℃后送入干燥器,离开干燥器的废气温度为70℃,干燥产品的流量为600kg/h,进出干燥器的湿物料的含水量分别为10%和2%(均为湿基)。
若干燥过程可视为等焓干燥过程。
试求:(1)水分蒸发量;(2)绝干空气消耗量;解:(1)水分蒸发量()()22160010.02588/G G w kg h=-=-=绝干料()()125880.11110.020453.33/W G X X kg h=-=-=(2)绝干空气消耗量(6分)100.01H H==kg水/kg绝干气()11111.01 1.882490I H t H=++()1.01 1.880.0112024900.01148.36=+⨯⨯+⨯=kJ/kg绝干气等焓过程:I1=I2()22221.01 1.882490148.36I H t H=++=kJ/kg绝干气270t=℃,解得:20.0296H=kg水/kg绝干气kg绝干气/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