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内容介绍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专项环境管理的微
观控制职能。
2016/1/18
2016/1/18
第三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内容
1. 环境规划的内容:
(1)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基本内容集中了各类专项
规划共性的原则、方法、指标和程序。包括环境规划 的原则和程序、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环境评价和预 测、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和比较以及 环境规划的实施。详见第六章。
第三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手段 1. 行政手段
根据国家行政法规所赋予的组织和指挥权力,制定 方针、政策,建立法规,颁布标准,监督协调。
2. 法律手段 强制手段:立法、执法。 3. 经济手段
是指利用价值规律,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 杠杆;排污收费、资源征税、排污权交易等。
持续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
2016/1/18
第一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任务 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环境文化建设、倡导环境友好型行为
(三)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作用
1.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3.实施环境政策、法规和制度的主要途径;
2016/1/18
第三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3.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数学方法(自学) 包括环境数据处理方法、最优化方法、环境决策方法
和环境数学模型等。详见第四章。
4. 环境规划与管理综合分析方法 包括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资源消耗预测、环境质量预测、环境统计、环境审计 和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等。详见第五章。

(1)人是第一个主要对象。 (2)物也是重要研究对象。
2016/1/18
第三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3)资金是系统赖以实现其目标的重要物质基 础,也是规划与管理的研究对象。 (4)信息是系统的“神经”,信息也是规划与 管理的重要对象。 (5)时空条件是重要的研究对象:环境规划与 管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时空特性日益突出。
第二,运用各种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
(实
质)
第三,环境管理是跨学科领域的新兴综合学科。 第四,环境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 第五,环境管理需要各国采取协调合作的行动。
2016/1/18
第一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二)环境规划的含义 1.环境规划的提出(了解)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人类环境会
2016/1/18
第二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与理论的生和发展(了解)
三、第三个路标—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 会议 21世纪初,人类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日见明显 以及《联合国千年宣言》,引发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 第三次认识高潮。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
召开,以“人类、地球及繁荣”为主题,对未来20年
(2)流域水环境规划(自学为主) :包括水环境功能
区划、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质量模 型、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等。详见第七章。
2016/1/18
第三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3)城市环境规划:包括城市大气污染控制规 划、城市水环境规划、固体废物规划管理、噪
声污染控制规划等。详见第八章。
2016/1/18
第三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4. 技术手段 指借助那些既能提高生产率,又能把对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控制到最小限度的工艺技术以及先进的污
染治理技术等来达到保护环境目标的手段。 如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环境报告、环境评价、清 洁生产工艺、环境科研与交流等。 5. 宣传教育手段
环境宣传:报刊、杂志、广播、展览、讲座、演出;
(1)1972年,联合国的《人类环境宣言》:提出
环境管理原则;
(2)1974年,联合国的“资源利用、环境与发展
战略方针专题讨论会”:提出环境管理方法。
2016/1/18
第一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2.环境管理的含义
1974年休威尔的《环境管理》、1987年多诺尔的《环
境管理专业实践》、库克(Cooke)的《环境管理中的
第三,环境规划的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
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
活动。
2016/1/18
第一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3.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的关系 (1)规划职能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 (2)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心。 目标管理、目标决策 (3)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现代管理学、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 系统工程学等
2016/1/18
第一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的
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使人类社会的
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以至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 的决策、计划和个人的日常生活等各种活动, 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并以制度、法 律、体制和观念的形式体现出来,创建一种可
(4)生态环境规划:包括城市生态规划、生态 产业园规划、生态规划方法等。详见第九章。
2016/1/18
第三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2. 环境管理的内容: (1)环境管理模式:包括末端控制为基础的传统环
境管理模式、污染预防为基础的环境管理模式和污染
预防模式实施过程的环境规划管理等。详见第十章。 该章内容体现了环境管理的规划职能。 (2)组织层面的环境管理:包括组织与其环境绩效、 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等。详见第十一 章。该章内容从宏观层面介绍了环境管理的协调职能。
地形学》、1987年刘天齐的《环境技术与管理工程概 论》、1992年赖斯的《环境管理》等著作中都对环境 管理下了定义。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环境管理的认识,环境管理的概念 主要分为广义和狭义二种。
2016/1/18
第一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1)狭义环境管理 狭义环境管理是指对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进 行控制活动,即环境管理以控制污染为中心,采取用 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手段控制环境污染, 改善环境质量。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
2016/1/18
第一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第一节 第二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
发展(了解) 第三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2016/1/18
第一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含义
(一)环境管理的含义
1.环境管理的提出(了解)
议宣言》:提出环境规划原则;
1989年,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第四条规定、
第十二条规定:指出环境规划依据。
2016/1/18
第一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2.环境规划的含义
(1)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
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
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
环境教育:专业教育、社会教育。
2016/1/18
第三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原理和内容(略) (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原理
1.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法规体系

根据环境法学基础理论,介绍环境保护法律、环境管 理制度、环境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详见第二章。

2.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自学) 包括现代管理学理论、生态学原理、系统论原理、经 济学原理和环境伦理学原理。详见第三章。
2016/1/18
第二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与理论的生和发展(了解)
二、第二个路标—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全球性环境问题 日趋严重和《我们共同的未来》、《新发展观》、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专著 出版,引发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第二次认识高潮。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提出了可持续 发展理念,在全球环境保护发展史上树立起第二个 路标; 我国环保事业进入发展阶段。
2016/1/18
第三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2.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三个方面 ( 1 )个人:个人行为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主要 对象之一。 ( 2 )企业:企业行为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又一 重要对象。 ( 3 )政府:作为社会行为主体的政府,其行为 对环境的影响是复杂的、深刻的。
2016/1/18
4.实现以较小的投资获取较佳的环境效益。
2016/1/18
第二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与理论的生和发展(了解)
一、第一个路标—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于“八大公
害”和《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唤起
了世人的环境意识,引发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第 一次认识高潮。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 在全球环境保护发展史上树立起第一个路标, 《人类环境宣言》初步构筑起环境规划与管理思 想和理论的总体框架。 我国环保事业进入起步阶段。
2016/1/18
第三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3)产品层面的环境管理:包括产品生态设计、生命 周期评价、产品环境标志等。详见第十二章。该章内
容以经济发展和生活消费模式中的基本单元——产品
为核心,介绍了环境管理的宏观控制职能。 (4)活动层面的环境管理:包括建设项目、城市环境、 农村环境、海洋环境、开发区环境等不同类型的环境 管理以及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详见第十三章。该章
(2)广义环境管理
广义环境管理是对损害环境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 影响,以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达到既要发展经济 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过行星(地球)的环境容 许极限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