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培养
摘要: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在当今高度物质追求的社会,我们探讨当代大学生的
幸福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探讨了何为幸福观,并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体现。
最后提出了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幸福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加强思想道德
教育,培养大学生获得和感受幸福的能力。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幸福;幸福观;培养
自古以来,人人都在寻求“幸福”的答案,甚至以一生的奔波和努力来寻求幸福。
其实,世间的一草一木,心中的一思一绪,都可以成为“幸福”的答案,其根源就是人
们树立的幸福观。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更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中
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幸福和幸福观
幸福,让人如此苦苦地追求。
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说:“善就是幸福。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哲学家保尔·霍尔巴赫则说:“幸福是一种
存在方式,一种我们希望它延续不断,或我们愿意在它之中长久生存下去的存在方式。
”而穆勒说:“幸福是指快乐与痛苦的免除;不幸福则是指痛苦和快乐的丧失。
”千百年来,人类不断思考着幸福的含义,无数的哲学家都提出来了自己的观点。
正如这般,幸
福的定义简单,表现却很异常丰富。
而幸福观,就是人们对什么是幸福,如何追求幸福
等问题所持态度的系统观念。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幸福观,即时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也可能拥有不同的幸福观。
二、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体现
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的,是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他们对幸福有
较高的追求和奋斗目标,能够较好地把高尚的道德情操融入对幸福的追求之中,正确处理
个人幸福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并脚踏实地地追求幸福。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仍然存在
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幸福感淡化,幸福观偏执的现象。
1.迷茫的幸福观
身在大学校园的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有校园走向社会的过渡期。
对于幸福感的过于
理想化,致使大学生无法适应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因而迷失了对“幸福”的寻求方向……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金钱价值观的混乱,大学生产生烦躁
不安的心理,对前途,对未来,对幸福,愈发迷茫……这些现象使大学生对幸福的理想
和目标持怀疑、动摇的态度,找不到幸福的方向。
2.一味追求物质享受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由于受商品大潮的冲击和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
幸福观、价值取向上存在精神滑坡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现象日益
凸显。
“有钱就是一切。
”“有钱能使鬼推磨。
”等种种想法渐渐侵入部分大学生的思
想之中。
他们禁受不在金钱的诱惑,把及时行乐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
丢失了理想,也
迷失了自我。
3.就业等社会压力
就业承载着每个大学生对未来的期待。
然而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显
得万分无奈。
寒窗几十载,好不容易挤进大学的门槛,转眼间,又要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
面对父母的期望,自己的理想,却不知道路该如何去走。
这样的大学生,又怎么去
最求所谓的“幸福”?他们的幸福观开始动摇,想要使尽所有的办法去适应这种现状,
就在这适应的过程中,又有多少人会一不小心走错了道路,不知怎样回头。
4.过于理想化的恋爱
纯洁美好的爱情是许多大学生所期盼的,但过于理想化的恋爱观,使得这份情感如
水晶一般,美好却易碎……虽说当代大学生注重的是恋爱的过程本身,对结果不太在意,但事实说明,恋爱的结果有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许多大学生的心理还未成熟,感情一
旦出现问题,他们就会感到迷茫、失落,甚至自卑。
不仅影响学习,还会影响身心健康,进而幸福观崩塌。
三、影响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形成的主要因素
1、自身因素
在自身因素中,对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影响最大的是个人的生活观和价值观。
幸福是
一种感觉,是一种积极的主观体验,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幸福效能感。
因此,内心的主观体验也影响幸福观的形成。
自我实现需要也是影响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又一重要的内部因素。
他们希望通过自
身努力顺利完成学业,并提高自身素质,有所作为,实现自我存在价值。
他们普遍认为: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
2、环境的影响
在环境的影响中,亲情、友情、爱情是主旋律。
多数大学生都谈到这一话题,他们
几乎把拥有幸福的家庭、真挚的友情、相爱的恋人当作自己人生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他们认为家庭温馨和睦、家人平安健康、朋友真诚友好、人际关系和谐便会让人感
到幸福。
由于中华民族更注重相互关心、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
所以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更多地与家庭、朋友、人际关系等指向外部的因素相联系。
三、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培养
1、明确幸福的目标
幸福目标的确立,无疑会促使人们去努力奋斗,追求进一步的成功,即增强成就动机。
访谈中发现许多大学生对幸福的看法尚不成熟,没有一个确定的幸福目标,处于迷茫、混沌状态。
而且他们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遭遇到困难极易退却,不能坚持到底。
因此,结合自身和社会发展实际,制定既理想美好又切实可行的幸福目标是每一个大学生
仍然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幸福目标的实现,而且对他们心理健康
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2、学会广交朋友
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
朋友多,社交广,机会就多,快乐也更多。
人是社会关
系的总和,只有你的总和越大,生命的意义和幸福度才会更大。
而一个幸福的人,是善
于社交,有许多朋友的人。
只有在社会中,在丰富的人际关系中,才能满足我们丰富的
精神需要,才会让我们享受到不同侧面的幸福。
3、懂得心怀天下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有把生命放在众生之中,放在整个社会的人生之中,我们才
会得到无限的意义。
所以,我们要确立“心怀天下”的价值观。
心怀天下,不是要求我
们做救世主,而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要计较个人的小得小失,能够把眼光放宽一些。
能够把自己的目标和意义与更多的人联系起来,这样机会会更多,而且也不会有患得患
失的痛苦了。
幸福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教育。
人们虽然在追求幸福,但并非人人都能
获得幸福。
现实生活中并不缺乏能导致人产生幸福感的物质、精神条件,然而一些人会因
为感知幸福能力的低下而丧失幸福感。
大学生只有在创造的过程中,才能感知到真正的幸
福;也只有在感知到真正的幸福时,才能体会到创造幸福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孔刃飞,幸福学,线装书局,2004.01
【2】王海明,伦理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3
【3】郑希付,我们的幸福感,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11
【4】董宇峰,浅论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01 第16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