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高位钻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高位钻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阜康市金塔实业有限公司大黄山煤矿掘进安全技术措施编制:阜康市金塔实业有限公司大黄山煤矿生产技术科编制人:景小明工作面名称: +832水平2#高位巷上山掘进施工方法:炮掘时间:二〇一四年五月会审意见及签字培训考核签字表2ZW11回风顺槽2#高位巷掘进安全技术措施一、概述:为确保2ZW11综放工作面安全生产,高位钻孔抽放工作面采空区上部裂隙带瓦斯,经矿研究决定施工2ZW11回风顺槽2#高位巷。

为保证施工安全与质量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二、技术要求:1、巷道概述:2#高位巷从1#向外50m处开口施工,开口按+50°上山施工15m,揭露中大槽顶板后,进顶板岩层施工5m停头。

2、巷道规格:+50°上山为2.4×2.6m锚杆支护,采用φ18mm的钢筋锚杆支护,顶板铺金属网,形成矩形断面:净宽2.4m,净高:2.6m(断面支护见附图)。

进顶板岩层为3.0×2.6m矩形规格,顶板铺网,采用φ18mm的锚杆支护。

3、支护形式及要求:煤巷锚杆间排拒800mm,顶帮铺金属网。

进顶板岩层施工锚杆间排拒1000mm,顶板铺金属网。

4、严格按技术科所给的中腰线施工。

三、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采用炮掘进行施工。

2、运料路线绞车运输线路:混合提升斜井--+850车场--+850轨道下山-+832车场—2ZW11回风顺槽—3#高位巷掘进工作面。

3、出煤、矸线路放炮后煤炭自滑进入2ZW11回风顺槽,人工装入矿车经绞车(+832回风顺槽绞车、+850轨道下山绞车)运至+806水平2ZW11运输顺槽皮带机头溜煤眼、再到+850皮带运输下山皮带上运输至煤仓。

放炮后矸石自滑进入2ZW11回风顺槽后,人工装入矿车经绞车(+832回风顺槽绞车、+850轨道下山绞车、混合提升斜井绞车)运至地面。

4、巷道施工顺序先熟悉生产区域--搞施工后路安全质量标准化--安装风、水、电等各种管路—挑顶加固开口--放震动炮开口施工5m--放小炮施工。

5、每班施工顺序:交接班--安全确认--延线--画轮廓线点眼位--打眼—爆破--临时支护—永久支护--出煤。

四、开口及掘进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前必须提前将所需设备、物料准备齐全,并运到指定地点,风水电管路必须安装到位。

2、施工之前必须对各种设备、线路进行安全确认,确保设备使用安全。

3、施工前每一道工序包括上山材料运输、使用等,都要先进行施工前的安全确认,人员相互配合好,作好自保、互保和联保,确保安全,否则不得施工。

4、施工人员要持证上岗,精神集中,衣帽整齐,袖口束紧,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措施。

5、每班工作前和施工过程中,必须逐排认真仔细检查施工地点锚杆的完整安全等情况。

发现问题必须进行处理,严禁空顶作业,违章作业和冒险作业,做到不安全不施工。

6、所有施工人员在每道工序前都必须严格坚持敲帮问顶制度,及时找净顶帮及迎头的活碴(煤)。

找顶工作两人配合作业,1人找顶,1人观顶。

找顶时要使用长柄工具,站在安全地点,由轻而重,由后向前逐片进行,与找顶无关人员远离找顶现场。

7、严禁空帮空顶作业,巷道施工必须采取一掘一锚作业方式,最大控顶距不得超过1.0m。

第二个循环开始前,支护要紧跟迎头,距迎头不得超过1个排距。

8、开口前必须将开口点附近各10米范围内的电缆、管路风筒等有效保护好,设备撤离开口点以外10米,由班长负责。

9、开口掘进至10m前,巷道掘进严格放小炮施工,爆破参数为正常装药量的一半,严禁放大炮。

10、严禁空帮空顶作业,开口处必须先使用锚网加强支护,确保安全。

11、每班的班组长及瓦检人员,必须在施工前对巷道全面检查一次,发现有顶板来压、巷道变形严重时,要及时撤出人员,汇报区队值班室及调度室,拿出具体解决方案后再施工。

12、放炮时及施工中要保护好放炮地点附近15米内的风水管线及电缆、风筒等保护好。

放炮前后迎头向外20米巷道必须撒水灭尘。

13、放炮后要及时加临时支护,以防顶板冒落造成人身伤亡,临时支护形式采用板梁加点柱,点柱要接触到实底。

五、爆破措施:1、放炮员必须持证上岗,必须坚持好“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瓦斯超限时严禁放炮,放炮前后必须洒水。

并按规定挂好瓦斯传感器。

2、放炮前,必须将施工地点及其前后各不少于10米范围内的设备(传感器等)及电缆、风水管线等设施能移动的移到安全地点,不能移动的要落地并用旧皮带(不得有破洞)等物遮盖严、保护好,否则不得施工。

3、放炮前的准备工作由放炮员亲自负责,装配引药只准放炮员一人进行,做引药要在顶板支护完好的安全地点操作,并要避开电气设备和导体。

4、放炮地点20米巷道内,有堵塞物堵塞巷道断面1/3以上时,必须立即清除。

否则,不得装药放炮,最大临时控顶距超过本措施规定要求时,不得装药放炮。

5、每次放炮前,班长必须派专人到100米以外拐弯安全地点站岗警戒(包括可能进入放炮地点的所有通路),并必须把放炮警戒内的所有人员全部撤出。

警戒线处要拉线设置标志。

放炮站岗时要派专人负责联络工作,以免发生误会。

站好岗后,联络员通知班长,班长在确认无误后,通知放炮员放炮。

放炮员放炮前必须大喊三声“放炮啦”并吹口哨三声方可放炮。

放炮后,站岗人员不接到撤岗命令不得擅自离岗。

6、放炮后15分钟,同时等烟雾出净后由瓦斯员、放炮员、班队长三人同时进入放炮地点,并按由外向里的顺序检查通风、支护、瓦斯、煤尘、残爆、瞎炮等情况,并将巷道支护情况检查清楚,确保安全后,方可进入工作地点,严禁空顶作业。

7、放炮前后必须洒水,跟头及后路要及时洒水灭尘,严禁煤尘堆积。

8、严格按爆破设计钻眼爆破,认真搞好光面爆破,提高巷道成型,保证巷道施工质量。

遇软煤(岩)或煤(岩)层破碎时时,要减小周边眼眼距和装药量,预留刷帮量,用手镐刷齐轮廓线。

9、每班收工后必须支护跟头,严禁空帮空顶,每班交接班时将支护及围岩检查一遍,确保工作地点安全、无隐患。

六、支护设计:(一)、巷道断面本巷道布置在中大槽煤层+832m水平,向煤层顶板掘进,作为1#高位钻场巷道,巷道顶板为中大槽煤层,局部可能会遇到顶板破碎,因此在掘进当中要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防顶板事故。

本巷道顶板支护采用锚网进行支护。

断面形状为矩形。

宽度:B净=2.4m,高度:H净=2.6m。

1、锚杆支护作用原理(1)悬吊作用:用锚杆将直接顶悬挂在坚固的老顶上。

(2)组合梁作用:是把层状岩体用锚杆连接并紧固,锚杆把数层薄的岩层组合成类似铆钉加固的组合梁,提高了岩层的整体抗弯能力。

(3)挤压加固拱作用:锚杆通过锚头和垫板对围岩产生压应力,形成加固拱。

说明:以上几种理论对于锚杆来说,只有在产生拉应力的前提下才起作用。

因此在施工中一定要将螺丝上到垫板紧贴实顶,产生一定的拉应力。

2、巷道支护参数的确定1、工程类比法根据煤矿井巷工程锚喷围岩分类为Ⅲ类(中等稳定岩层),查《采矿工2、围岩松动圈分类法巷道围岩松动圈分类:3、解析法按悬吊理论计算锚杆支护参数:(1)锚杆长度计算:L=KH+L1+L2式中:L——锚杆的长度,m;K——安全系数,一般取2;H——冒落拱高度m,取0.5m;L1——锚杆锚入稳定岩层的深度,一般为0.25—0.4m;L2——锚杆外露长度,一般为0.1mL二2×0.5+0.4+0.1二1.5m(2)锚杆间排距计算,间排距相等:A=[Q/KHR(1.5-1.8)]1/2式中:A——锚杆间排距,m;Q——锚杆设计锚固力,50kN/根;H——冒落拱高度,0.5m;R——被悬吊砂岩的密度,取25KN/m3;K——安全系数,取K=2。

A=1.05m通过以上计算,选用直径18mm的A3钢,锚杆长1.8m,矩形布置,锚杆的间排距为0.8m。

当围岩稳定性较差时,锚杆的间排距要缩小为600mm。

金属网规格:孔50mm×50mm棱形网,0.9×7米,镀锌10#铁丝编制。

搭接长度100-200mm,用14号铁丝进行人工联网,两扣一联。

(二)支护质量标准保证项目1 巷道支护技术要求符合设计和作业规程2 支护材料及配件的材料、品种、规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项目检验项目设计值允许偏差1 锚杆间距800 ±100,锚索孔距±1502 锚杆排距800 ±100,锚索孔距±1503 锚杆深度1750 +0-50,锚索0-2004 锚杆外露长度50 ≤505 锚杆方向与井巷轮廓线角度90°≤15°6 托板是否紧贴紧贴(三)、锚杆安装工艺1、打锚杆眼:两帮打锚杆眼采用MZ—1.2型煤钻配合配套钻杆进行打眼,打锚杆眼前要敲帮问顶,排除危石。

按间排距定出眼位,做出标记,打好眼后并将眼内岩粉和积水等杂物吹干净。

顶板打锚杆眼采用MYT-120/320Ⅲ型液压锚杆(索)钻机配合中空六方接长式钻杆和φ28mm钻头湿式打眼(顶板打锚杆眼参照特殊支护中打锚索眼工艺)。

2、安注锚杆安装锚杆前应检查锚杆眼孔质量(深度1750mm、角度不小于75°、间排距800×800mm)及锚杆构件是否符合要求,锚固剂是否硬化、过期、损坏等。

已过期、发硬的锚固剂严禁使用,待一切符合要求时开始安装。

安装时,锚杆杆尾安装在搅拌器上,把锚固剂(CK2335型2卷)推入眼底,然后启动搅拌器搅拌锚固剂,搅拌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搅拌时间为15±5S,搅完后立即在眼口将杆体楔牢,防止固化过程中杆体发生位移。

待锚固剂固化后,再上托板、同时铺网拧螺母,托板紧贴岩面,螺母必须用扭距扳手拧紧,拧紧力矩不小于100N•m,上托板、拧螺母的同时铺网联网上钢带,网铺平、铺展,锚网压接不小于100mm,每隔200~300mm,用14号铁丝进行人工联网,两扣一联。

七、后路运输安全技术措施1、各绞车必须安装在顶板完整、支架完好、通风良好地点,并座于实底,绞车安装固定后最突出部位距轨道不少于0.7m。

2、绞车均采用地锚固定。

①、绞车前后底脚各打4根Φ18mm×1.8m螺纹锚杆(不少于8根),每根锚杆配2根MSZ2835型树脂药卷,上齐压板螺丝,压板规格为长×宽×高=300mm×100mm×20mm钢板;使用双螺母固定牢固可靠。

锚杆的外露长度不超过0.15m。

每个压块上两个M20螺母将压杠拧紧,锚杆要垂直于底板打设,每根锚杆的锚固力不低于30MPa,使用前单位安排专人检查绞车固定情况。

②、若底板松软,锚杆锚固力达不到上述要求时,打四压两戗木支柱,圆木直径不小于18cm,压支柱打在绞车前后底脚柱窝内,前后各两根,两根戗支柱戗住底座,与底板呈60°~70°角,柱头要有柱窝,柱窝深度0.3m以上。

3、绞车接线由专职电工负责,严禁带电接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