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课时计划体现学讲精神
优先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集体备课手册
———一下音乐
主备:
复备:
学校:
铜山区小学音乐2014 ~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铜山区小学音乐2014 ~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铜山区小学音乐2014 ~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二单元花儿拍手笑课时安排四课时授课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听:《快乐的啰嗦》
2.认:弹拨乐器
教学目标1.能集中注意力,聆听音乐《快乐的啰嗦》,感受音乐情绪。
2.能感知音乐主题,对主题的重复做出体态反应,尝试听辩主题的次数。
3.能体验乐曲速度的变化,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速度变化”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重点:听辩主题的次数,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难点:感受速度的变化,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
教学准备
音乐带、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主备复备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导入新课
1.随着音乐《快乐的啰嗦》,踩着快乐的拍点律动进教室。
围坐成一个圆。
2.学习简单的舞步。
师:伴随着欢快的舞蹈,我们又走进了充满换乐音乐课,小
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认识一个热情、奔放、欢快的少数民
族。
你们能猜出是哪里嘛?
三、感受体验
1.多媒体课件展示,彝族美丽的自然风光。
了解彝族的风
土人情,及富有特色的节日庆典场面。
插花节、植树节、祭龙节、赏花节、火把节
2.介绍彝族人最喜欢的乐器月琴,认识月琴。
教学过程朵》这首歌曲师由上节课咱们欣赏的《快乐的罗嗦》填词而成的,下面咱们一起再来听一听《快乐的罗嗦》,当你听到旋律相同的片段时,用拍手表示。
2.听《快乐的啰嗦》找出旋律相同的地方,并用拍手表示。
3.整体听唱法,随琴哼唱旋律,并用科尔文手势表示。
注:注意唱歌的姿态,和学生的音准。
4.按节奏度歌词。
5.教师用不同的速度弹奏歌曲《花儿朵朵》,让学生说出感受,体验速度变化在表达情绪中所起的作用。
6.学生跟琴伴奏演唱,设计不同速度演唱。
7.在演唱最后一遍时,请部分同学加以呼喊声。
2/4 X X ∣ X X
嘿嘿嘿嘿!
四、拓展延伸——用打击乐为歌曲《花儿朵朵》伴奏。
1.出示图形谱。
2.请一名学生表现手串铃,一名学生表现响板。
教师演唱歌曲。
看看他们配合的怎么样。
3.分小组表现。
4.表演唱:教师钢琴伴奏,一组同学演唱歌曲,一组用响板伴奏,一组用手串铃伴奏,一组同学编创舞蹈动作,共同演绎彝家生活。
五、课堂小结。
师:欢快的歌声把我们带进彝族小朋友们的生活,让我们也像他们一样爱唱、爱跳、爱生活!
教学建议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1)老师范唱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并提问:你听到的歌中有哪两句旋律相同?(一二乐句)
(2)老师范唱一二乐句旋律,请同学们仔细聆听,它们哪里相同?哪里不同?
(3)加入科尔文手势,跟老师模唱一二乐句,并尝试小组合作接龙唱。
4.整体演唱歌曲,情绪要欢快活泼,声音要富有弹性。
四、拓展延伸
律动:拍手唱歌笑呵呵。
1.观看教材P11页图形谱,学生自由练习拍手。
2.跟老师从声势动作开始,先学习基本拍X X ∣X X 左一拍,右一拍;左一拍,右一拍;胸前拍,对手拍;胸前拍,对手拍。
3.基本拍熟练后,加入歌词边拍边念。
注:游戏时要注意节奏均匀。
4.编创动作:在间奏处交换不同的游戏对象,或编创一些拍手、跺脚有趣的声势动作来丰富律动,使课堂更有趣。
五、课堂小结
边拍手边唱《拍手唱歌笑呵呵》走出教室。
教
学建议游戏时要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聆听的习惯。
可随时要求学生之拍手默念歌词,或者只念歌词不拍手,培养学生内心的听觉。
教学反思
铜山区小学音乐2014 ~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铜山区小学音乐2014 ~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铜山区小学音乐2014 ~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铜山区小学音乐2014 ~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铜山区小学音乐2014 ~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学过程4.跟老师模唱歌曲,熟悉旋律后再听一听这首歌曲采用了哪些演唱形式。
5.边听,边观察教材P20页图型谱。
说一说,哪几句是一个小朋友在领唱,哪几句是很多小朋友在齐唱?
6.老师讲解什么是领唱,什么是齐唱?
领唱:是安排在齐唱或合唱的开始部分或中间部分的独唱,因该独唱具有引领众人歌唱的作用,故称“领唱”。
独唱者亦称“领唱者”,可由一人至数人担任。
齐唱:是指一个歌唱集体,大家都唱同一个旋律。
7.老师唱领唱部分,学生唱齐唱部分。
注意旋律重复的乐句,要做到整齐的开始整齐的结束。
8.采用领唱和齐唱的方式,分角色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我的编创——我的小手真勤快。
1.按节奏,将小手会做的事情变成歌词,边拍节奏边说。
2.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用相同的旋律,把编创的歌词唱出来。
(小组合作完成)
五、课堂小结
结语:手的作用可真大,老师希望你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能够创造出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来!
教
学
建
议
教
学
反
思
铜山区小学音乐2014 ~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学过程“我是快乐的小木匠。
”
3.学唱第一段。
整体听唱法,分句模唱。
4.学唱第二、三段
找一找相同句,并借助动作记忆歌词,区别歌词“木板”“堆成”“一排排”;“木条”“排成”“一行行”;“人人都夸奖”。
5.完整演唱歌曲,采用小组领唱,集体齐唱的形式。
6.启发学生: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凡的工作不太引人注意,但人们又离不开他们?(理发师、修鞋匠、小商贩、清洁工)
7.根据行业的工作环境、声音、姿态,编创歌词。
如:扑扑扑扑火焰飞,当当当当铁锤响,我是快乐的小铁匠,嗨!嗨!快乐的小铁匠。
四、拓展延伸——儿歌诵读《快乐的小木匠》
1.学生齐读《快乐的小木匠》听一听老师有没有跟他们同时读,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的。
2.讲解轮唱,也叫卡农。
3.将全班的同学分成两组,一组先说,礼仪组后说,第二组少说一小节,两组同时结束。
五、课堂小结。
结语:劳动是件快乐的事,也是件光荣的事。
希望大家都能成为爱劳动的好孩子,在家里多帮爸爸妈妈干活,在学校多为班级、学校做事,将来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教学建议教学反
教学过程(2)学生念歌词,理解歌词含义
(3)整体听唱法,分句模唱歌曲。
(4)跟着钢琴唱简谱
(5)加入歌词演唱
(6)完整演唱歌曲
(7)自由做动作。
(8)两两面对面分别做勤快人与懒惰人表演。
4.勤快人和懒惰人可以用不同的速度演唱,请按你的想法有表情的唱一唱。
勤快人可以唱的一点;懒惰人可以唱的一点。
(快慢)
4.勤快人还会做哪些活呢?(自编歌词)
四、拓展延伸——成长的足迹。
1.听一听,连一连。
(1)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和《劳动最光荣》、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
请学生辨别童声独唱、童声领唱、齐唱的不同。
(2)提问:除了这两种演唱形式,你还知道哪些演唱形式?
2.唱一唱、连一连、比一比。
1.老师和学生接龙演唱三个乐句,老师唱每句的一三小节,学生接唱二四小节。
2.尝试让学生完成三个乐句的旋律演唱。
3.提问:这是那首歌曲?分辨第二句和第三句有什么不同?
五、课堂小结。
教学建议教学反
过程
教学过程的舞会上。
多么欢快的歌声,多么有趣的舞蹈。
小朋友们你们听,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小朋友真正向你们发出问候呢!
三、体验感受
1.完整聆听歌曲,感受情绪。
2.回答问题,点名主题。
提问:①歌曲中哪一句重复的最多,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②猜一猜“哈里罗”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注:哈里罗是表达表达高兴心情的一种方式。
3.观看课件,了解特多(国家)
4.学唱歌曲,表现情绪
(1)复听歌曲,听辨四个“哈里啰”。
(2)线条辅助,学唱四个“哈里啰”。
(3)师生接唱,练唱歌曲。
(4)动情演唱,熟唱歌曲。
(5)变化力度,表现歌曲。
5.认知拓展,激活思维
(1)借助图片,认知钢鼓。
(2)借助视频,聆听钢鼓音色并模拟演奏。
(3)学习节奏型,为歌曲做伴奏
X X X X | X X X X |
0 X 0 X | 0 X 0 X |
X ——— | X ——— |
四、拓展延伸
1.老师教授歌曲二声部。
2.歌词中运用声词“嘣”表现钢鼓的声响,增加趣味性。
3.运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合唱歌曲《哈里啰》
4.学生边打乐器边演唱歌曲,进行综合表演。
(1)编创声势动作加入歌曲表演。
(2)想一想在拍手处还能设计什么样的动作?
(3)演唱组、节奏组、律动组综合表现。
五、课堂小结
1.结语:小朋友们让我们和特立尼达与多巴哥小朋友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