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施工安全技术(通用版)

桥梁施工安全技术(通用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桥梁施工安全技术(通用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桥梁施工安全技术(通用版)一、一般基坑开挖施工安全1.放坡开挖的基坑,其坡度应满足表8-1的要求。

表8-1坑壁边坡度坑壁土坑壁坡度基坑顶缘无荷载基坑顶缘有荷载基坑顶缘有动载砂类土碎石类土黏砂土砂黏土黏土带有石块未风化页岩岩石1:11:0.751:0.671:0.331:0.251:01:01:1.251:11:0.751:0.51:0.331:0.11:01:1.151:1.251:11:0.751:0.671:0.251:02.坑壁不加固基坑施工,基坑平面尺寸一般应每边加宽0.3~0.6m,如遇地下水还应该留出排水沟和集水井的位置,对于垂直开挖的无水基坑,可不加宽。

在开挖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1)处在土石松动坡脚下的基坑,开挖前要做好防护工作;坑顶四周应做成反坡,并在距离坑缘适当的距离处设截水沟,防止雨水进入基坑;坑缘顶部如果有动载,动载与坑缘之间至少有1m宽的护道,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护道要加宽或者采取加固措施;基坑弃土堆至坑缘的距离,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来确定,但不得小于坑的深度;(2)严禁采用局部开挖深坑,从底部向四周掏土的方法施工;(3)人力出土时,要按照有关脚手架的规定,搭好出土走道,基坑较深时要搭设上下跳板或梯子;机械开挖时,要按照有关机械的操作规程和规定的信号,专人进行指挥;吊斗要拉溜绳;遇到涌水、涌沙、边缘坍塌等异常情况,人员要及时撤离,必须在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后才能继续施工;(4)基坑开挖要从速进行;在开挖阶段,如果出现地基面疏松要视情况夯实,或进行变更;当基坑开挖接近设计标高时,应注意预留10~20cm,待下道工序准备就绪,在灌注前挖除;基坑开挖后要及时灌注或砌筑基础污工,不得长期暴露或浸泡;(5)破碎的石质基坑要根据岩石的构造等情况决定开挖坡度;砂质土层或深度较大的基坑,要在边坡中段设1m左右的护道;在开挖过程中要做好排水工作。

(6)施工现场开挖沟槽边缘与外电埋地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5m。

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开控沟槽时,必须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外电架空线路电杆倾斜、悬倒。

3.坑壁支撑基坑施工,衬板可以紧密铺设或间隔铺设,一次挖成或分段挖成,但每次开挖不得超过2m;如基坑较深四周应挂软梯,在开挖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人员应及时撤离,加固后方可继续施工;支撑要选用质量良好的木材,在施工中要随时检查并处理受力不均和应力集中等情况;在使用机械出土时要防止碰撞支撑;在拆除支撑时要自下而上分段进行。

4.采用钢筋混凝土围圈护壁时,除顶层可以一次整体灌注外,往下应根据土质情况,控制开挖高度和长度,并随开挖随灌注,其顶部应高出地面0.5m,并挂好梯子,顶部不得摆放料具。

二、钢板桩围堰施工安全围堰一般可以分为土、石围堰、木板桩围堰、钢板桩围堰和混凝土围堰。

钢板桩围堰施工要注意以下安全问题:1.起吊运输前,要检查吊具和平车的状况,确保状态完好,平车前后要止动;钢板桩槽要清理干净,吊点要焊接牢固并拴好溜绳、挂好软梯;2.在桩顶作业应挂好吊篮,并拴好安全带;在未就位前,桩顶工作人员不得靠近插打位置;3.如用汽锤压插时,应注意桩突然下滑;采用吊机锤打时,应注意钢丝绳的松弛度;4.一般情况下应先插打上游,然后再对成、依次向下游插打两侧,最后在下游合拢;拔桩应从下游向上游依次进行;5.拔桩时应先把钢板桩拔松、顶松或打松,拔不动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严禁硬拔;要派专人检查吊船的吃水情况和起重设备的情况。

三、沉井施工安全1.沉井的制造在立模之前要按照设计把地面压实,也可以在刃脚处用方木或枕木作承垫,以扩大受力面积,防止因地面下沉而造成沉井倾斜。

在钢筋绑扎、立模和混凝土灌注之前要搭设好作业脚手架或作业平台,临空的地方要搭设栏杆和登高设施,平台要满铺脚手板。

起重作业要有专人指挥,用吊罐灌注混凝土时要拴溜绳。

向模板内倾倒混凝土时,应先确认倾倒处无人作业。

灌注时要尽量对称均匀布料,使沉井均匀下沉,要尽量缩短灌注时间,以免影响质量。

夜间使用要有充足的照明,并使用安全电压。

2.沉井开挖下沉在下沉初期,由于周围土壤对沉井的约束力相对较小,沉井容易倾斜,应抽干水后进行人工开挖,当沉井下沉3~4m或第二节沉井灌注之后,可以使用机械在水下开挖。

人工开挖时要经常注意起重、吊装设备的情况;井内作业人员不得把手脚伸向刃脚下方,铁锹等工具不得探出刃脚以外;在刃脚下爆破孤石时,要采用小药量多次爆破的方法,要顺刃脚坡打斜眼设法把孤石爆成两半;要在四周设梯子,供井内作业人员在紧急的情况下撤离。

使用机械开挖时,要在离沉井一定的距离处设置吊车平台;指挥人员要站在井壁上进行指挥,并在站的地方设置栏杆防止坠落;要对称均匀开挖;要有潜水人员进行配合,及时检查、指导开挖情况。

3.沉井接高当一节沉井不能达到设计标高时,在前一节的顶面距水面约1.5m时要进行沉井接高,在接高前要安装施工平台、护栏及扶梯。

4.沉井封底在封底前要对基底进行处理,避免出现锅底状影响基础的稳定。

四、人工挖孔桩作业事故种类及原因分析人工挖孔桩是指用人工挖土成孔,就地灌注混凝土成桩载重。

又称人工挖孔灌注墩,俗称挖孔桩。

它的施工作业过程虽然机械化程度不高,耗用劳动力较多,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但这种桩具有单桩承载力高,易做需用的设备机具简单,桩身较易穿过孤石,到一柱一桩,孔底沉渣易清除,桩端嵌岩易实现,成孔直观,桩身砼质量易保证,成本低,速度快,无公害,适应性强等特点,深受业主的欢迎。

近年来,城市高层建筑、立交桥施工迅猛发展,更显示了大口径、长桩身人工挖孔桩的优越性。

施工企业承建高层建筑、市政桥梁和重型构筑物(烟囱、高楼、水池等)时,按设计图纸要求,越来越多的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作业。

由于人工挖孔桩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作业过程中不安全因素较多,有的工程选用不当,而且有的施工单位对这种桩的施工作业特点认识不足,对施工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措施抓得不力,所以造成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因工伤亡事故时有发生,且造成的伤害程度较重。

施工作业中发生的因工伤亡事故主要有以下种类:(一)坍塌坍塌是指孔壁土体或护壁与土体失稳塌落,压迫、掩埋孔底作业人员。

它是人工挖孔桩施工中较多发生的事故,危害较重。

坍塌的形式有护壁整体坍落、局部粉碎坍落、断节坍落和孔壁坍落。

造成坍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对孔壁侧压管理不善的结果,主要原因是:1、护壁达不到质量标准。

产生的原因多由于施工作业人员不按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计量投料;不按设计要求挂竖筋或环筋;每节护壁之间的搭接长度,竖筋连接达不到要求;不用机械,而是用人工简单拌合混凝土浇注,浇注中不振捣,混凝上的坍落度、和易性、均匀性、密实度均达不到设计要求;桩孔挖的不标准,模板形式不规矩,形成梅花孔和螺旋孔;护壁薄厚不均,出现离淅、蜂窝、断条、缺陷;在早春、晚秋、初冬这种不利于水泥水化和硬化凝结的季节中施工,没有采取有利措施;在护壁强度尚未达到4MPa以上时,就急于拆模。

2、对护壁扰动。

由于施工作业人员上下孔不爬软梯,而是用两脚蹬踩护壁,两手攀护壁上下;吊土容器碰撞孔壁,使护壁与孔壁的粘聚力受到破坏;在护壁强度、护壁与孔壁的粘聚力很低时,首层竖筋锚固不牢;邻孔爆破,因振动而破坏了护壁等,造成护壁坍落。

3、没有采取防洪、防水倒灌、防渗水的措施。

孔口四周未设排水沟,及时排除孔边的积水,由于遇到暴雨,雨水倒灌满孔,或因地下水量大,控制不住上涨水位,孔壁长时间浸泡呈软塑或流体状态而自然下落,护壁与孔壁之间出现空隙,随着时间延续而空隙增大,造成护壁整体坍落及孔壁大面积坍塌。

4、当桩孔距地下构筑物如人防工程、战备坑道较近,或桩孔间距较小时,没有采取特定的措施,孔壁土被扰动,造成护壁整体坍落或坍孔事故。

5、在含水松散的砂土层中挖扩大头,一次挖得过深,护壁跟不上,孔底有积水,没有采取特殊的施工作业方法,反复抽水,造成孔壁坍塌或孔底连通事故。

6、机钻成孔人工清孔验孔,未先安放安全护笼。

(二)触电人工挖孔桩施工作业中,提升、照明、通风、排水、电器设备在潮湿、狭窄空间中集中使用而引起的触电伤亡事故。

造成触电事故的原因是:1、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作业人员存在临时观念的短期行为,没有执行现场用电安全规定,缺乏防触电安全意识,这是造成触电事故的根本原因。

2、作业队领导急功近利,舍不得花钱购进符合质量标准的电器材料和设备,现场漏电保护装置未安装,或失灵后未更换;未给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3、施工现场管理差,所架设的临时用电线路不符合规范要求,导线乱拉、乱挂、乱接、拖地、浸水或被土石掩埋;有的接头处胶布局部脱开裸露;伸入桩孔的导线在孔口凸缘处弯折磨坏,绝缘层漏电;现场配电箱和开关箱无门、无锁、无专人负责,任何人都可以随便操作。

4、现场施工人员普遍缺乏安全用电知识,自我防护能力差,特别是使用未经培训,不具备特种作业资格的工人从事电工、电焊工作,作业中使用的电气设备及其安装、使用、维护、保养都达不到规范要求,埋下了触电事故的隐患。

(三)高处坠落高处坠落是指地面作业人员或其他人员不慎坠入桩孔中,以及孔内作业人员在上下孔过程中失稳坠落孔底而造成伤害事故。

其原因是:1、挖孔过程中或埋头桩埋深超过2米,桩孔口没有脚踏板或脚踏板不牢,未设盖板、警示标志、围栏等安全防护设施。

2、施工现场没有设围栏,对于沟、坎、坑处没有设警告标志,夜间无照明或照明亮度不够,行人随便通过不受限制,道路凹凸不平。

3、挖出的土石堆放位置不当.又不及时运走,道路不畅,造成桩孔处形成凹形,易使人滑入孔内。

4、作业人员上下孔无软梯,只是靠手攀脚蹬护壁,易于失手或蹬空;拽着提升绳上下,绳索有断丝、断股而未及时发现和更换,绳索负重能力不足,轮轴没有制动装置,造成溜滑现象。

(四)物体打击物体打击是指人工挖孔桩在平行立体交叉作业过程中,孔口地面狭小,稍有不慎易将重物、工具、残土石等落入孔内,打伤孔内作业人员的事故。

其原因是:1、提升绳索在轮上固定不牢,或者有断股、断丝后没有及时更换,造成作业时绳断,重物落入桩孔内。

2、提升绳索上使用的吊钩没有自锁装置,土石装得过满,绳索上下不稳,碰撞孔壁,引起吊桶(篮)或土石脱落。

3、往桩孔内下放吊桶(篮)或工具时,捆绑不牢.速度过快,操作不稳,以致于失去控制快速下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