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 地理新攻略总复习练习:第十四单元-第四讲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2020届 地理新攻略总复习练习:第十四单元-第四讲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第四讲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基础题组
大凌河是辽宁省西部最大的河流,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洪灾频繁。

明代以来,大凌河口或向南持续迁移,或向北跳跃。

在往复摆动变迁的过程中,有的时期地转偏向力起主导作用,有的时期受河流堆积抬高地势或地壳运动改变地势的影响较大。

同时,海洋对河道变迁也有一定影响。

下图为明代以来大凌河下游河道及河口变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018辽宁大连一模)明代时期,大凌河下游河道向南持续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转偏向力
B.地势高低
C.海洋作用
D.人类活动
答案 A 本题考查河流改道的原因。

由材料可知,影响河道变迁的因素有地转偏向力、地势及海洋。

明代时期,大凌河下游河道向南持续迁移,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相同,故影响因素应是地转偏向力,A项正确;地势与海洋会造成河流改道,但不会使河道持续向南迁移。

2.(2018辽宁大连一模)明代后期至民国时期,大凌河下游河道向北跳跃间期( )
A.河道加宽变深
B.地壳运动稳定
C.河流含沙量减小
D.海岸线退缩
答案 B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

河道向北跳跃间期,河道相对稳定,说明此时地壳运动相对稳定,B项正确;河道相对稳定时期河道相对较深,但侧蚀作用相对较弱,A项错误;河流含沙量与河道稳定与否关系较小,C项错误;海岸线的运动方向不能确定。

3.(2018辽宁大连一模)治理大凌河下游河道洪涝灾害的最根本措施是( )
A.修建水库,疏通河道
B.增加河流入海通道
C.加固下游堤坝
D.加强中上游的水土保持
答案 D 本题考查流域整治措施。

大凌河下游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河流含沙量大,下游地区河道淤塞严重,河床抬高;加强中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可以减小河流的含沙量,从而减轻下游洪涝灾害,D项正确;修建水库、疏通河道、加固堤坝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但治标不治本,A、C项错误;含沙量大的河流增加入海河道,依然面临泥沙淤积而河床抬升,从而再次出现洪涝问题,B项错误。

下图为南美洲亚马孙河支流内格罗河流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4.(2019黑龙江双鸭山一中月考)与布朗库河相比,内格罗河( )
A.流速慢
B.含沙量大
C.汛期长
D.流域面积小
答案 A 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

与布朗库河相比,内格罗河流经地区地势起伏小且流经沼泽地带,因而流速慢,含沙量小;两地汛期相差不大;内格罗河流程更长、集水区域更大,流域面积更大。

故选A项。

5.(2019黑龙江双鸭山一中月考)在内格罗河M处架桥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
A.水量巨大,风大浪高
B.人口稀少,劳动力少
C.沼泽广布,河面宽阔
D.雨林地区,环境恶劣
答案 C 本题考查流域开发的影响因素。

由图可知,内格罗河M处位于河流流经沼泽的部位,因此架桥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沼泽广布,河面宽阔,C项正确;该地区位于赤道地区,风力较小,A项错误;架桥与人口多少无关,B项错误;该流域内均为雨林地区,不是M地独有的特征,D项错误。

6.(2019黑龙江双鸭山一中月考)内格罗河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健康”的河流之一,其主要原
因是( )
A.流域内经济发达,环保措施完善
B.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水循环活跃
C.周边地区没有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D.该河流水量丰沛,水体和沼泽自净能力强
答案 D 本题考流域特征。

内格罗河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健康”的河流之一,其主要原因
是该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河流水量丰沛,河流流经沼泽地区,受到净化流速相对较慢,水质好,河流的水体和沼泽自净能力强,D项正确;流域内人口稀少,经济落后,A项错误;水
循环活跃不是河流“健康”的主要原因,B项错误;影响河流“健康”的不仅是工业,还有农业、生活等,C项错误。

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

7.图示河流上建有众多的大坝,用于发电。

但乙图中大坝的发电使用年限大大低于设计年限,
其原因主要是( )
A.地质不稳,工程建设质量低
B.水土流失,泥沙淤积严重
C.科技水平低,设计不准确
D.地震多发,大坝毁损
答案 B 乙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的西南山区,由于植被的破坏,加上降水丰富且多暴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导致泥沙淤积,水库库容减小,从而缩短大坝发电使用年限。

8.目前,甲图所示河流上不仅不再建大坝,而且开始拆除某些水坝。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已经找到了比水电更好的能源
B.科技水平高,核电成为该国主要能源
C.地势低平,水能资源不足,水电成本太高
D.该国对生态环境问题非常重视,注重恢复原始生态环境
答案 D 水坝的建设破坏了自然的生态环境,导致一些环境问题的产生,拆除水坝主要是为了恢复原始生态环境。

提升题组
下图为英国泰晤士河河口区域示意图及伦敦气候资料统计图。

泰晤士河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时间夏季多于冬季。

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9.伦敦地区夏季降水量与冬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
A.地处背风坡
B.西风偏弱
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寒流流经
答案 B 伦敦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但冬季南北温差大而气压差也较大,冬季西风势力更强,而夏季西风相对冬季偏弱,故夏季降水量小于冬季。

10.水闸的主要功能是( )
A.拦水发电
B.储存淡水
C.供旅游活动
D.防海水入侵
答案 D 河口处建水闸一般是为了防止海水入侵。

结合夏季降水量小于冬季可知,夏季河水下泄量少于冬季,则夏季时海水更容易入侵。

11.泰晤士河水闸关闭时,会促使水闸以上至伦敦河段( )
A.泥沙沉积量减少
B.泥沙沉积量增加
C.河流水质下降
D.河流含沙量增加
答案 A 因水闸的主要功能是防海水入侵,若关闭水闸,会减轻海水对河流的顶托作用,则不利于河流泥沙的沉积,即该段河流泥沙沉积量会减少,故A正确。

注意该段河流水质受海水入侵影响,关闭水闸,海水难以入侵,则河流水质较好。

12.读田纳西河流域在美国本土的位置图和田纳西河流域电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田纳西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田纳西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为什么还要建火电站和核电站?
(3)田纳西河流域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什么?限制其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答案(1)田纳西河流域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气候湿润,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

(2)流域内煤炭资源丰富,发展火电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水量不稳定,发展火电和核电,可以弥补河流枯水期水力发电量的不足。

(3)水运(河运、内河航运)。

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急;降水季节变化较大,水位不稳定。

解析第(1)题,田纳西河流域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域内气候湿润,降水多,河流水量大,故水能资源丰富。

第(2)题,田纳西河流域煤炭资源丰富,为充分利用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建设了火电站;田纳西河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在河流枯水期往往发电量不足,需要火电或核电补充,形成统一稳定的供电系统。

第(3)题,田纳西河流域的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但是该河流域地势起伏较大,水流急,且径流季节变化较大,不利于航行。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三门峡水利枢纽(下图)是我国建设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我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

但是,三门峡水利枢纽修建后,渭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却越来越严重。

2001年竣工的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

小浪底水利枢纽在每年6月开闸放水,可以将部分下游河床的泥沙带入海洋。

小浪底水库还可以减轻黄河下游的凌汛危害。

(1)分析三门峡水利枢纽修建后,渭河流域的洪涝灾害越来越严重的原因。

(6分)
(2)分析小浪底水利枢纽开闸放水的时间定在每年6月的原因。

(6分)
(3)说明修建三门峡、小浪底水利枢纽对下游地区的意义。

(8分)
答案(1)三门峡水利枢纽修建后,水库蓄水致使渭河水位抬高,流速减慢,库区泥沙不断淤积,库容不断减小,渭河排水能力不断下降。

(2)黄河流域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6月放水可为汛期防洪蓄水腾出库容。

(3)提高防洪能力,减轻凌汛危害,保障城市和工农业用水,提供电力。

解析(1)三门峡水利枢纽修建后,水库蓄水致使渭河水位抬高,流速减慢,库区泥沙不断淤积,库容不断减小,渭河排水能力不断下降,遇暴雨容易泛滥成灾。

(2)黄河流域的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份,在进入雨季之前的6月放水可为汛期防洪蓄水腾出库容,预防洪涝灾害的发生。

(3)三门峡、小浪底水利枢纽能调节河流径流量,提高防洪能力,减轻凌汛的危害,另外还可以提供水源、电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