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试卷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写在括弧中.每空1分,共40分)1.最早的计算机网络产生的时间和名称是()A1959年SAGE B1969SAGEC1959年ARPANET D1969年ARPANET2.IEEE802协议标准中不提供的服务原语有()A RequestB IndicationC ResponseD Confirmation3.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与第N+1层之间的关系是()A第N层是第N+1层的服务提供者B第N+1层从第N层接收报文并添加报头C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D第N层与第N+1层没有直接关系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的特性是()A机械特性B电气特性C功能特性D规程特性5.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功能是()A建立和释放连接B透明地传输原始比特流C在物理实体间传送数据帧D发送和接受用户数据6.计算机网络传输的信息单位是数据单元,对等实体间传送的数据单元是()A SDUB PDUC IDUD SDH7.在OSI参考模型中,提供流量控制功能的是[1]( ).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端到端连接功能的是[2]( ).为数据分组提供路由功能的是[3]( )。
[1] A 1、2层 B 2、4层C3、5层 D 5.6层[2]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 C 会话层D传输层[3]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D传输层8.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通信子网包括()A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传输层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C物理层、网络层、应用层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会话层9.不属于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调制技术是()A ASKB PCMC FSKD PSK10.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中,不属于分组交换技术的有()A线路交换B数据报C信元交换D虚电路11.不属于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的数据传输模式为()A正常响应模式NRM B异步平衡模式ABMC非平衡响应模式NNM D异步响应模式ARM12.UTP双绞线,指的是()A 屏蔽5类双绞线B 非屏蔽5类双绞线C 屏蔽3类双绞线D非屏蔽3类双绞线13.数据链路层进行的流量控制指的是()A 源端到目标端B源端到中间节点C 目标节点到目的端D相邻节点之间14.不属于自动请求重复发差错控制的策略是()A 停等ARQ协议B后退N机制C 选择重发机制D滑动窗口机制15.透明传输是数据链路层的基本功能,所谓透明性是指()A 传输的数据内容、格式及编码有限B传输数据的方式透明C 传输的数据内容、格式及编码无限D传输数据的方向透明16.在二进制同步通信协议中,ACK表示()A 拆除建立链路B正确接收发送方报文的确认C 请求远程站的相应D未正确接收发送方报文的响应17.使用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为了达到数据的透明性,采用()A 0比特插入法B转义字符填充法C 增加冗余位D以上都不是18.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是()A 面向字符型的同步协议B面向比特型的同步协议C 面向字计数的同步协议D异步协议19.滑动窗口流控机制工作原理中,可直接传输并不需要确认的是()A 滑动窗口左边的数据B滑动窗口右边的数据C 滑动窗口内的数据D滑动窗口收缩的数据20.在数据传输的线路复用技术中,时分复用与统计时分复用的区别是()A 时分复用采用时间片控制,统计时分复用不采用时间片控制B 时分复用采用固定时间片控制,统计时分复用采用按需分配时间片控制C 时分复用采用预先扫描用户需求控制,统计时分复用不预先扫描用户需求控制D时分复用与统计时分复用在信道复用控制策略上基本相同21.局域网体系结构中,IEEE802.2描述了()层的功能A MACB LLCC CSMA/CD D Token Bus22.局域网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功能A MAC子层和LLC子层B IP子层和MAC子层C MAC子层和TCP子层D LLC子层和ICMP子层23.逻辑链路控制子层提供了()两种链路服务A TCP、UDPB 无连LLC、面向连接LLCC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D 网络层和传输层24.CSMA采用退避算法来决定避让时间,常用的坚持算法有()A 不坚持、1-坚持、II-坚持B 不坚持、1-坚持、P-坚持C 不坚持、1-坚持、N-坚持D 不坚持、1-坚持、连续坚持25.VLAN网的帧结构()A 与以太网帧结构完全相同B 与以太网帧结构完全不同C 与以太网帧结构不兼容D 在以太网帧结构中增加4个VLAN标记26.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换技术包括()A 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B 帧交换、A TM交换、虚电路C 线路交换、包交换、存储转发交换D 帧交换、TAM交换、数据报27.计算机网络的存储转发分为()A 报文交换、帧交换B 报文交换、分组交换C 线路交换、分组交换D 报文交换、TAM交换28.下列描述中,不属于IP层实现的功能是()A 尽力而为的不可靠传输服务B 数据报的路由选择与转发C 数据报的分段与重组D 确定主机进程间的接口29.C类地址的最高三个比特位,依次是()A010 B110 C 100 D10130.下列属于B类IP地址的是()A 128.2.2.10B 202.96.209.5C 20.113.233.246D 192.168.0.131.现在要构建一个可连接14个主机的网络,如果采用划分子网的方法,则子网掩码为()A 255.255.255.255B 255.255.255.248C 255.255.255.240D 255.255.255.22432.以下那组网络地址和子网掩码正确标识了172.16.128.0---172.16.159.255地址块()A 172.16.128.0、255.255.255.224B 172.16.128.0、255.255.0.0C 172.16.128.0、255.255240.0D 172.16.128.0、255.255.224.033.IP地址为192.168.200.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则网络标识为()A 191.0.0.0B 191.168.200.192C 191.168.200.0D 191.168.200.12834.一个B类网络172.16.0.0,使用子网掩码255.255.255.192来划分子网,则理论上可以利用的网络数和每个网络中的主机数分别为()A 512、126 B1000、62 C 1024、62 D2、6235.IP层负责---------的通信,TCP层负责----------的通信:()A 主机到主机、进程到进程B 进程到进程、主机到主机C 进程到进程、端到端D 主机到进程、进程到主机36.TCP协议使用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TCP协议规定,在对发送端SYN确认信息中,同时捎带()以减少通信的量。
A 上一个已接收的报文编号B 下一个希望接受的报文编号C 对发送进程的链接请求SYND 对发送进程的请求确认ACK37.TCP的拥塞控制算法中,当拥塞窗口cwnd达到哪一个值时,进行线性增长()A 接收窗口rwnd B拥塞门槛ssth C发送窗口wnd Dssth一半38.下列哪种策略不是TCP可靠传输协议的控制策略()A 累计确认重传机制B 校验和C 数据片序号D 进程端口号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诞生于1969年,其网络名称是:___________,体系结构采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二级子网构建模式,信息传输的机制是____________。
2、在计算机网络中,协议和服务是两个基本的概念,服务是同一系统不同层次间相互提供的,协议是____________实体间遵循的约定。
协议主要由语法、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3、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相邻层间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传递的信息单元为SDU,其全称是:___________,网络相邻层间接口数据单元为:_________.同层对等是体间交换的信息单位是PDU,其全称是:__________.(N+1)PDU=___________________。
4、IP地址中,表示自己连接自己的网络号为______,主机地址表示为本网主机的网络号为_______。
用于在本网广播的主机地址为________,标识一个网络的主机地址为________。
5、ARP协议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RP是依靠查找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映射表,来实现地址转换的。
6、IP数据报中报头长度为6个字,则其报头的长度为______字节。
其分段位移值为40,则该分段在原始数据报中第______字节开始分段。
三、简答计算题(共40分)1.简述计算机网络层间体系结构的工作原理?OSI七层协议模型分哪几层?(6分)2、下图表示模拟信号在数字传输系统中传送时的整个调制过程。
已知模拟信号的采样幅值分别为5.2、7.3、1.6、2.1。
假设其最大幅值为7.3。
采用脉码调制技术对图中表示的模拟信号进行采样、量化和编码。
最后画出其基本曼彻斯特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图(10分)3、已知从网络的数据链路层中传输到PLS层的原始数据流为M=1010001101,应用循环冗余码差错检测技术进行校验,其校验项P=110101,试求其CRC码和传输的数据帧T?(6分)4、在亚太地区单位甲需要2000个IP地址,单位乙需要4000个IP地址,单位丙和丁各需1000个IP地址,甲的起始IP为202.0.0.0,乙的起始IP为202.0.16.0,丙的起始IP为202.0.8.0,丁的起始IP地址为202.0.12.0,试采用无类别域间路由协议CIDR求四个单位的地址段,目标网络和子网掩码码(10分)5、已知一个长度为3820字节的IP数据,穿越最大传输单元MTU=1420字节的物理网络,请对其分段进行划分,标注出每段的数据编号范围、分段位移值、DF和MF的值。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