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六局集团铁运工程公司测量技术比武理论复习题一、选择题:(下列每题都有4个答案,其中只有1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1.水准测量时,用水平仪()丝来截取尺上高差读数。
A 上;B 中;C 下;D 上下。
2.比例尺有大、中、小之分;比例尺分母值越大,则比例尺越()。
A 特大;B 大;C 中;D 小。
3.地形测图中测点之间的距离称为()。
A 地貌间距;B 地物间距;C 地形间距;D 地形点间距。
4.在图中地面上各种起伏形态的总称为()。
A 地貌;B 地物;C 地形;D 地形点。
5.线路中桩间距可以根据地形变化情况而定,其直线段、曲线段分别不宜大于()。
A 330m、150m;B 50m、20m;C 450m、300m;D 100m、50m。
6.高程处处相等的一组闭合曲线称为()。
A 等高线;B 首曲线;C 计曲线;D 等深线。
7.混凝土浇注工程量收方断面图比例尺一般要求为()。
A 1:2000~1:3000;B 1:50~1:200;C 1:3000~1:4000;D 1:1~1:10。
8.地形图的符号分为地物、地貌和()三种。
A 房屋;B 河流;C 地形;D 桥梁。
9.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的坐标称为()。
A 直角坐标;B 假定坐标;C 地理坐标;D 曲面坐标。
10.按基本等高距绘出的等高线称为()。
A 计曲线;B 间曲线;C 首曲线;D 助曲线。
11.在一张丘陵地区的相片上,其各部分的比例尺是()。
A 大致相同;B 相同;C 不相同;D 比值为零。
12.光电仪导线计算的最终结果是求出()。
A 高程;B 地理坐标;C 已知坐标;D 未知点坐标。
13.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A 观测误差;B 环境影响、仪器不完善;C 人为;D 偶然误差。
14.丈量了两段距离,最后结果分别是L1=814.53±0.05m,L2=540.60±0.05m,则该两段距离丈量的精度是()。
A L1比L2高;B L1比L2低;C L1等于L2;D 等于零。
15.三角高程测量和光电测距均为()。
A 间接观测;B 直接观测;C 条件观测;D 精密测量。
16.确定地面点经度和纬度的两个基本平面是起始子午面和()。
A 高斯平面;B 赤道面;C 参考椭球面;D 大地水准面。
17.观测竖直角时,用盘左、盘右观测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误差的影响。
A 视准轴误差;B 横轴误差;C 度盘偏心误差;D 指标差。
18.当水准测量各测站的距离大致相等时,其测量高差的中误差与距离的()成正比。
A 平方根;B 平方;C 立方根;D 立方。
19.交叉误差是指水准轴和视准轴在()上的投影不平行而成的一小夹角。
A 立面;B 侧面;C 斜面;D 水平面。
20.测量误差来源于()。
A 系统误差;B 偶然误差;C 仪器、人为、环境影响;D 粗差。
21.中央子午线也是真子午线,因此,以中央子午线作为标准方向的直线方位角,也可称其为()。
A 真方位角;B 磁方位角;C 磁偏角;D 坐标方位角。
22.竖轴倾斜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随观测方向倾角的增大而()。
A 增大;B 减小;C 相等;D 等于零。
23.当各测站高差的观测精度相同时,水准测量高差的中误差与距离的()成正比。
A 平方根;B 平方;C 立方根;D 立方。
24.地形图的投影是地面的垂直投影,而航摄相片的投影是地面的()投影。
A 中心;B 平行;C 垂直;D 相交。
25.测量工作的原则要遵循()。
A 整体、碎部、高级、低级;B 先测水平角、再测竖角;C 先量距、再测水平角;D 先测方位角、再测高程。
26.按测量高差原理和所有仪器不同,常用的高程测量方法有三角高程测量和()两种。
A 视距高程测量;B 几何水准测量;C 量距高程测量;D 光电高程测量。
27.在罗盘仪测量磁方位角中,要用()来读数。
A 竖直度盘;B 没有平衡一端的指针;C 有平衡一端的指针;D 竖直度盘经换算后。
28.根据直线的起、终点坐标进行坐标反算,计算直线的()。
A 斜距、水平角;B 水平距离、方位角;C 斜距、方位角;D 水平距离、水平角。
29.水准仪应满足的最主要的几何关系是()。
A 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的竖轴;B 望远镜的视准轴不因调焦而变动位臵;C 水准管水准轴应于望远镜的视准轴平行;D 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仪器的竖轴。
30.平板仪测图时,由于图板定向不准确,所引起各碎部点的位臵误差属于()。
A 偶然误差;B 系统误差;C 粗差;D 视差。
31.在水准测量中应进行()。
A 仪器对中、精平、读数;B 初平、瞄准、精平后用中丝读数;C 初平、瞄准、精平后用上丝读数;D 先读出下丝读数,然后再精平仪器。
32.经纬仪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建立标志、测量导线边长以及测定()。
A 导线方位角;B 导线高程;C 导线转折角;D 导线坐标。
33.地下控制导线分为基本导线和()导线两级。
A 视距;B 施工;C 闭合;D 附和。
34.坡度线的测设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两种方法。
在坡度较小的地段常用()。
A 水准测量;B 三角高程测量;C 视距测量;D 极坐标测量。
35.在竖角测量中,竖盘指标差可以用()观测来消除。
A 精确对中;B 精确照准;C 盘左、盘右;D 盘左测两次。
36.在水准测量中,仪器安臵在前、后距离相等的地方,可以消除()。
A 水准管轴误差;B 竖直轴误差;C 横轴误差;D 视准轴误差。
37.图根平面控制测量主要采用()图根测量、图解图根测量和经纬仪交会法等测量方法。
A 三角;B 解析;C 导线;D 高程。
38.在一个测站上同时有三个以上方向需要观测时,则水平角的观测应采用()。
A 测回法;B 全圆测回法;C 复测法;D 分组法。
39.在洞内测量基本控制导线的钢尺量距中,应加入()、温度改正、垂曲改正、倾斜改正等边长的改正数。
A 方向改正;B 高差改正;C 尺长改正;D 投影改正。
40.用经纬仪正倒镜观测不能消除()。
A 水平轴倾斜误差;B 度盘偏心差;C 竖轴倾斜误差;D 视准轴误差。
41.当测量结果不符合精度要求时,决不允许用改读数或()的方法,而使成果表面上符合要求。
A 改方向;B 改记录;C 改测站;D 改变仪器高。
42.某图的编号是I-51-77,它的北面邻幅图号是()。
A I-51-76;B I-51-78;C I-51-65;D I-51-89。
43.三角高程测量时,正觇观测意为由已知点观测未知点求算未知点的高程;反觇观测意为由()来求算未知点的高程。
A 已知点观测已知点;B 未知点观测已知点;C 未知点观测未知点;D 已知点观测未知点。
44.“J2”型系列仪器意指()。
A 表示归算到100m时,所测地形点的全部误差小于±30cm的平板仪; B表示1Km往返测偶然中误差不超过±4mm的水准仪;C 表示一测回方向中误差为±2″的经纬仪;D 2mm+2ppm的测距仪。
45.“S3”型系列仪器意指()。
A 表示归算到100m时,所测地形点的全部误差小于±30cm的平板仪; B表示1Km往返测偶然中误差不超过±4mm的水准仪;C 表示一测回方向中误差为±2″的经纬仪;D 2mm+2ppm的测距仪。
46.“P3”型系列仪器意指()。
A 表示归算到100m时,所测地形点的全部误差小于±30cm的平板仪; B表示1Km往返测偶然中误差不超过±4mm的水准仪;C 表示一测回方向中误差为±2″的经纬仪;D 2mm+2ppm的测距仪。
47.红外测距仪测距属于()。
A 间接观测;B 直接观测;C 条件观测;D 方向测量。
48.规范规定四等符合水准路线闭合差为()。
A ±20√L;B ±40√L;C ±30√L;D ±10√L。
49.S3级水准仪望远镜放大倍数及符合水准器分划值分别为()。
A 大于或等于40倍、10″;B 大于或等于30倍、20″;C 大于或等于40倍、5″;D 大于或等于30倍、10″。
50.四等水准采用中丝读数法,每站观测顺序为()。
A 后—前—后—前;B 前—前—后—后;C 后—后—前—前;D 前—后—后—前。
51.归零差是()。
A 全圆方向法中,半测回开始与结束两次对起始方向观测值之差;B 全圆方向法中,同一测回、同一方向正镜读数与倒镜读数之差;C 方向观测法中,半测回开始与结束两次对起始方向观测值之差;D 方向观测法中,同一测回、同一方向正镜读数与倒镜读数之差。
52.用J2级经纬仪进行四等导线角度观测时,其水平度盘变换角值规定为()。
A R=180°/m+10′;B R=180°/m+4′;C R=180°/m+20′;D R=180°/(m+1)+10′。
53.测设点的平面位臵通常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和()四种方法。
A 距离交会法;B 方位交会法;C 高程交会法;D 高差交会法。
54.在小面积的大比例尺地形图中,起始边的方位角可以用()来确定。
A 磁方位角或真方位角;B 根据XY或高程方法;C 直线及角度测量方法;D 用前后视距相等的方法。
55.《规范》规定在地下洞室细部放样轮廓点时,相对于洞轴线的点位中误差,对于开挖轮廓点为50mm,且不许欠挖;对于混凝土衬砌立模点为()。
A 5mm;B 10mm;C 15mm;D 20mm。
56.坡度线的测设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两种方法。
在坡度较大,且设计坡度与地面自然坡度基本一致的地段常用()。
A 水准测量;B 三角高程测量;C 视距测量;D 极坐标测量。
57.当用钢尺作较精密的量距时,一般对丈量结果应加尺长、温度和拉力改正;如果是悬空丈量,则还应加()改正。
A 高程;B 高差;C 垂曲;D 常数。
58.观测水平角与竖直角时,用盘左、盘右观测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视准轴误差、度盘偏心误差、指标差和()等误差的影响。
A 横轴误差;B 纵轴误差;C 竖轴误差;D 对中误差。
59.4~8Km隧道相向开挖,其洞外水准等级选择为()为宜。
A 三等;B 四等;C 一、二等;D 五等。
60.方向观测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所测总数的()时(包括观测三个方向时,有一个方向重测),此一测回须全部重测。
A 1/2;B 1/3;C 1/4;D 1/5。
61.测设1:500~1:1000地形图时,地形尺最小分划应为()。
A 2cm;B 1cm;C 5cm;D 3cm。
62.若九边形各内角观测值的中误差为±20″,容许误差为中误差的两倍,则九边形角度闭合差的限差为()。
A ±40″;B ±120″;C ±90″;D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