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材料成形技术及理论
(1)珠光体转变--高温转变 A1~550℃ 扩散型转变 层片状(P,S,T) 片间距越小,综合性能越好 (2)贝氏体转变--中温转变 550℃~Ms;半扩散型转变,上贝氏体(上B):羽毛状;性能 差; 550~350 ℃ ;下贝氏体(下B):350 ℃ ~MS ;黑色针状;综 合性能好
1.4.2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亚共析钢的平衡结晶过程
组织组成物:F,P
(F) 0.770.4 100%49%
0.770.0218 w(P) 0.40.0218 100%51%
0.770.0218
组成相:F,Fe3C
(F) 6.690.4100%94%
6.69
w(Fe3C)
0.4 100%6% 6.69
亚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结晶组织
先进材料成形技术及理论
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专业和专业前沿 二、主要内容:
•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 铸造成型技术; • 压力加工成型技术; • 焊接成型技术; • 粉末冶金及其成型; • 高分子材料及其成型; • 工业陶瓷及其成型; • 复合材料及其成型; • 快速成型技术简介; • 成型材料与方法选择
组元:Fe,F1e3.C3
铁碳平衡相图 相:L :液相;δ:高温铁素体; α(F):铁素体; γ(A):奥氏体; Fe3C:渗碳体
重要的线:固相线;液相线;
包晶点J:LBH 1495 AJ
共晶点C:Lc 1148 AEFe3C(Le) 共析点S:As 727 FPFe3C (P)
包晶反应线; 共晶反应线; 共析反应线(A1); A3; Acm
共晶白口铸铁的平衡结晶过程
组织组成物:Le’(P+Fe3C+Fe3CⅡ)
共晶白口铸铁的室温平衡结晶组织
白色的Fe3C基体上分布着黑色条状或粒状的P
亚共晶白口铸铁的平衡结晶过程
组织组成物:P+ Fe3CⅡ +Le’(P+Fe3C+Fe3CⅡ)
亚共晶白口铸铁的室温平衡结晶组织
Fe3CⅡ分布在粗大块状的P的周围; Fe3C基体上分布着条状或粒状的P
课程简介
三、教材
1、指定用书 [1]材料成型工艺基础,刘建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2、参考书 [1]材料成形技术,毛萍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金属材料成形与加工,毛卫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先进材料成形技术及理论,樊自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四、考核方式
过共晶白口铸铁的平衡结晶过程
组织组成物:Fe3CⅠ +Le’(P+Fe3C+Fe3CⅡ)
过共晶白口铸铁的室温平衡结晶组织
长条状Fe3CⅠ分布在Le’上
1.4 金属材料热处理
• 定义:将金属或合金在固态范围内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
盒冷却,以改变其组织,从而获得所需要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1.4.1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3)球化退火
• 使碳化物球化,获得粒状珠光体 • 加热略高于AC1,保温较长时间,炉冷至600度后空冷 • 共析钢、过共析钢、合金工具钢 • 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为淬火作准备
(4)扩散退火
熔点以下100~200℃ ,保温10-15h,缓冷
均匀组织 完全退火代替
(5)去应力退火
低于AC1(500~650℃ ),保温(与工件的截面尺寸有关),炉冷 消除残余应力
1.4.3 钢的热处理工艺-普通热处理
1.4.3 钢的热处理工艺-普通热处理
2. 正火
• AC3和ACcm以上30~50℃,保温,空冷 • 亚共析钢:F+S;共析钢:S;过共析钢S+Fe3C • 用途: (1)最终热处理: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提高强度、硬
度和韧性 (2)预先热处理 (3)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低碳钢)
(3)马氏体转变--低温转变
Ms-Mf 无扩散型转变;晶格重组;C过饱和,晶格畸变,固溶
强化 无孕育期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转变量只取决于转变温度,而
与保温时间无关 残留奥氏体;与含碳量有关 体积膨胀,内应力
1.4.2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亚共析钢、过共析钢等温转变曲线
1.4.2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白色块状的F,层片状的P(黑色块状);白色网状F包围P
过共析钢的平衡结晶过程
组织组成物:Fe3C,P
P 6.691.2 100%93%
6.690.77
(Fe3C)7%
组成相:F,Fe3C
F6.691.2100%82.1%
6.69
(Fe3C)17.9%
过共析钢的Leabharlann 温平衡结晶组织网状Fe3C分布在层片状P周围
2、连续冷却
(1)共析钢的连续冷却 CCT曲线 临界冷却速度 无贝氏体转变
亚共析钢、过共析钢的连续冷却转变
1.4.3 钢的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
退火
普通热处理
正火
淬火
回火
表面淬火
表面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
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渗碳 渗氮 碳氮共渗 渗金属等
1.4.3 钢的热处理工艺-普通热处理
1.退火 • 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以
获得近于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1)完全退火
❖ AC3以上20~30 ℃,保温,炉冷 ❖ 细化晶粒、均匀组织、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 亚共析钢
(2)等温退火
❖ AC3以上,保温,急冷至珠光体区, ❖ 等温转变,缓冷
1.4.3 钢的热处理工艺-普通热处理
奥氏体形核 奥氏体长大 剩余渗碳体的溶解 奥氏体成分均匀化
1.4.2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温
保温
度
加 热
临界点 实线:连续冷却 虚线:等温冷却
时间
1.4.2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1、等温冷却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 变曲线 (TTT曲线、 C曲线) 孕育期:鼻子处最 短
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
1.4.2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1.3 铁碳相图
铁碳平衡相图
工业纯铁的平衡结晶过程
组织组成物:F,(Fe3C)
工业纯铁的室温平衡结晶组织
共析钢的平衡结晶过程
组织组成物:P
组成相:F,Fe3C
(F) 6.690.77100%88%
6.69
w(Fe3C)
0.77100%12% 6.69
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结晶组织
层片状P:窄条Fe3C,宽条F
1.4.3 钢的热处理工艺-普通热处理
3.淬火:加热、保温、急冷
淬火温度:
• 亚共析钢:AC3以上30~50℃; 提高硬度
共析钢、过共析钢:AC1以上 30~50 ℃ ;提高硬度和强度; 改善马氏体形态,降低脆性;减 少残余奥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