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成本《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A4)

2018成本《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A4)

单选题01.(B)从非私人供给的俱乐部产品意义上定义公共产品,指出“任何集团和社团因为任何原因通过集体组织提供的商品和服务,都被定义为公共产品”。

A.范里安B.布坎南C.奥尔森斯 D.斯蒂格利茨02.(A)是从不可分割性的角度界定公共产品的,认为“公共产品是指对所有涉及的消费者都必需供应同样数里的物品”。

A.范里安B.布坎南C.奥尔森斯 D.斯蒂格利茨03.(A)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或劳务的生产里,厂商之外的其他居民和厂商所必须支付的追加成本。

A.边际外部成本B.边际私人成本C.边际社会成本D.总成本04.(A)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回购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货款,购买资产等手段,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里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货。

A.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B.量化紧缩的货币政策C.量化宽松的财政政策D.量化紧缩的财政政策05.(C)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或劳务的生产里,整个社会所必须支付的追加成本。

A.MPC B.MEC C.MSC D.MSR06.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A)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论述了利己主义利益观。

A.亚当·斯密B.杰里米·边沁C.阿瑟·庇古D.莱昂内尔·罗宾斯07.1789年,英国哲学家(B)在《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一书中,阐述了他的功利主义思想。

A.亚当·斯密B.杰里米·边沁C.阿瑟·庇古D.莱昂内尔·罗宾斯08.1848年,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C)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运用折衷主义方法分析了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必要性和职责。

A.霍布斯B.大卫·休漠C.约翰·斯图亚特·穆勒D.让一雅克·卢梭09.1883年,奥地利学者(B)在《国家经济导论》一书中,阐述了税收作为公共产品价格的观点。

A.番塔莱奥尼B.萨克斯C.马佐拉D.马尔科10.1883年,意大利财政学家(A)在《公共支出分配理论》中,基于最大效益原则阐述了公共产品供给的均衡问题。

A.番塔莱奥尼B.萨克斯C.马佐拉D.马尔科11.1890年,意大利学者(C)在《论财政科学》一书中,研究了公共产品价格的形成问题。

A.番塔莱奥尼B.萨克斯C.马佐拉D.马尔科12.1899年,美国经济学家(B)在《有闲阶级论玲一书中,认为经济学就是对制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的研究。

A.李斯特B.凡勃伦C.约翰·罗杰斯·康芒斯D.韦斯利·克莱尔·米切尔13.1913年,美国经济学家(D)在《经济周期》一书中,以分析制度因素对经济周期的影响为例,论证了经济统计对分析制度因素的重要性。

A.李斯特B.凡勃伦C.约翰·罗杰斯·康芒斯D.韦斯利·克莱尔·米切尔14.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C)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福利经济学》命名的著作,因此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A.亚当·斯密B.杰里米·边沁C.阿瑟·庇古D.莱昂内尔·罗宾斯15.1924年、1934年美国经济学家(C)在《资本主义的法律基础》、《制度经济学》等著作中,把制度看成是人类社会经济的推动力量。

A.李斯特B.凡勃伦C.约翰·罗杰斯·康芒斯D.韦斯利·克莱尔·米切尔16.1936年,意大利学者(D)在《公共财政学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公民纳税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义务对称性观点。

A.番塔莱奥尼B.萨克斯C.马佐拉D.马尔科17.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A)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主张国家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A.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B.阿尔文·汉森财政政策”。

A.约翰·梅纳德·凯恩斯B.阿尔文·汉森C.保罗·萨缪尔森D.马斯格雷夫19.1948年,美国经济学家(A)在《经济学》一书中指出,政府规制解决的是市场配置资源失灵问题。

A.保罗·萨缪尔森B.金泽良雄C.艾尔弗雷德·E·卡恩D.乔治·施蒂格勒20.1948年,美国经济学家(C)在《经济学》一书中论述了税收的两次再分配作用、乘数一一加速数模型等理论。

A.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B.阿尔文·汉森C.保罗·萨缪尔森D.马斯格雷夫21.1948年,英国经济学家、政治学家(A)发表的《论集体决策原理》一文,分析并提出了投票假设,阐述了多数投票原理。

A.邓肯·布莱克B.布莱克C.戈登·塔洛克D.詹姆斯·麦吉尔·布坎南22.1956年,(A)在《地方支出理论》一文中建立了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模型。

A.蒂布特B.布坎南 C.奥尔森 D.德姆赛茨23.1958年,(B)在《委员会与选举理论》一书中正式提出单峰偏好理论。

A.邓肯·布莱克B.布莱克C.戈登·塔洛克D.詹姆斯·麦吉尔·布坎南24.1959年,德裔美国经济学家和思想家(D)在《财政学理论:公共经济研究》一书中首次使用“Publiceconomics”即“公共经济学”一词来论述公共财政问题。

A.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B.阿尔文·汉森C.保罗·萨缪尔森D.马斯格雷夫25.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C)在《多数表决的问题玲一文中,分析了互投赞成票的问题。

A.邓肯·布莱克B.布莱克C.戈登·塔洛克D.詹姆斯·麦吉尔·布坎南26.1961年,日本经济学家(B)在《经济法原理》一书中,对政府规制进行了界定。

A.保罗·萨缪尔森B.金泽良雄C.艾尔弗雷德·E·卡恩D.乔治·施蒂格勒27.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D)和塔洛克在《同意的计算》一书中,分析了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问题。

A.邓肯·布莱克B.布莱克C.戈登·塔洛克D.詹姆斯·麦吉尔·布坎南28.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B)在《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一文中提出了“俱乐部产品理论”。

A.蒂布特B.布坎南 C.奥尔森 D.德姆赛茨29.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C)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论述了集体行动的搭便车行为。

A.蒂布特 B.布坎南C.奥尔森D.德姆赛茨30.1970年,(D)在“公共物品的私人生产”一文中,主张竞争性市场可以生产公共产品。

A.蒂布特 B.布坎南 C.奥尔森D.德姆赛茨31.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C)在《规制经济学:原理与制度》一书中,把规制理解为一种基本的制度安排。

A.保罗·萨缪尔森B.金泽良雄C.艾尔弗雷德·E·卡恩D.乔治·施蒂格勒32.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D)在《经济规制论》一文中,运用经济学基本范略和标准分析方法,提出了规制的政府俘获理论。

A.保罗·萨缪尔森B.金泽良雄C.艾尔弗雷德·E·卡恩D.乔治·施蒂格勒33.19世纪4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A)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论述了生产力与社会政治制度的关系。

A.李斯特B.凡勃伦C.约翰·罗杰斯·康芒斯D.韦斯利·克莱尔·米切尔34.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脸胀率、经济增长率之间负相关关系的曲线,被称为(A)。

A.菲利普斯曲线B.二拉弗曲线C.无差异曲线D.洛伦兹曲线35.厂商生产经营中的私人收益与外部收益之和等于(A)。

A.社会收益B.公共收益 C.厂商收益 D.边际收益36.纯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A)A.等于0 B.大于0 C.小于0 D.等于137.消费的(A)是指,无论消费者是否为某一产品付费,都无法排斤任一消费者消费该产品。

A.非排他性B.排他性 C.竞争性 D.非竞争性38.消费的(A)是指,一个产品不可以被分割为许多能独立消费的部分,必须以整体形态提供给消费者消费的产品属性。

A.不可分割性B.非排他性不会增加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也不会增加产品消费的边际拥挤成本。

A.非排他性 B.排他性 C.竞争性D.非竞争性40.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利用乘数效应,通过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拉动居民消费和厂商投资,可以使得国民收入具有(A)效果。

A.倍增B.稳定C.平衡D.倍减41.政府税收乘数表示政府每增加1元税收,会弓}起国民收入减少(B)A.1/(1-e) B.e/(1-e)C.e D.142.政府转移性支出乘数表示政府每增加1元转移性支出,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B)。

A.1/(1-e) B.e/(1-e)C.e D.1多选题01.《贝弗里奇报告》的主张包括()。

A.社会保险,即由国家强制实施,要求每个公民必须参加,用于保障居民退休、医疗、失业等的基本生活需要B.社会救济,即由政府集资、社会捐献,对伤残、遗属等提供保障,帮助公民克服个人难以解决的困难,满足居民的特殊需要C.自愿保险,即由收入较多的公民自愿投保,用于满足公民个人诸如人寿、财产等有较高愿望的需要D.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以政府税收和政肩福利为主要方式实现E.社会保险费用标准应该人人平等02.1934年,()在《价值理论的再思考》一文中指出,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无法计里的,因为不可能找到效用的计里单位。

A.约翰·希克斯B.罗伊·艾伦C.亚当·斯密D.杰里米·边沁E.莱昂内尔·罗宾斯03.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杰克·鲍莫尔在《福利经济及国家理论》一书中,以庇古“外部不经济”和“外部经济”概念为基础,考察了()。

A.垄断条件下的外部性B.受害者行为与外部性C.社会福利与外部性D.知识外溢效应与报酬递增现象E.竞争性动态均衡模型04.1964年至1996年期间,美国经济学家奥利弗·伊顿·威廉姆森,相继在()等著作中,对市场失效和企业组织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A.《自由裁里行为的经济学》B.《公司控制与企业行为》C.《市场与等级制》D.《资本主义经济制度》E.《治理机制》05.1968年至1950年期间,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在()等论文与著作中,从制度变迁角度研究经济增长的原因。

A.《1600一1850年海洋运输生产率变化的原因》B.《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C.《西方世界的增长的经济理论》D.《资本主义经济制度》E.《治理机制》06.1979年和1982年,印度经济学家马蒂亚·森在()等著作中,提出了解决阿罗不可能定理的假设前提,讨论了价值判断在研究社会福利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