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深处为话题的作文11篇_优秀作文

以深处为话题的作文11篇_优秀作文

以深处为话题的作文11篇1.深处·幽香作者:张韵婷残日渐落,最后一丝晚霞仍在努力绽放出最美的姿态,夜色渐渐织上了天空,最后一丝晚霞照了一下那桂花,便去,唯独幽香犹存。

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桂花最吸引我的地方,必然少不了它特有的气质,这也得到了众多诗人的认可,杜甫作的这首诗让我体会到它的气质不是牡丹的雍容华贵,不是梅花的坚贞不屈,亦不是水仙的千姿百态,花儿小巧而又精致,三五朵淡黄色的花瓣拼接在一起,藏于枝叶之间,却挡不住它身上华贵却又有文人墨客的气质。

家中庭院少不了众多的花花草草,进门时却总是第一个闻到它身上特有的幽香,丝丝缕缕,虽淡不上沁人心脾,但总是让人感到分外舒服,花香充斥着整间屋子,捎走了满身的疲惫。

落日在我的眼中,为万物蒙上了一层金纱,却又好似单独地给桂花镶上了一道金边,戴上了一顶金环,内心深处的那一缕幽香,有着独特的感觉,那是桂花给我的最深的印象。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是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的画龙点睛之笔。

夏末秋初,桂花开始一点一点地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旋转、飞舞。

在众多花儿中,唯独桂花落下时最为优雅,撑着一把小伞,在空中跳着华尔兹。

此刻,我愿在躺椅上,静观桂花,体会无声的告别。

曲未终,花已尽,飘落在泥土之上,就在生与死的边缘上,却望得桂花竟如此坦然,几日之后,便悄然消失了,好似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知道——它们是去报答母亲、回馈大自然了。

落日渐残,而幽香却依然索绕在整个屋子,那是它们给我的最后一份礼物——不仅人们有感恩之心,花儿亦是如此,此刻在回味龚自珍的这句诗,仿佛又体会到更深的一层。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卧龙先生曾告诫过自己的儿子,要不慕名利、要宁静专一。

桂花能够让我感受到淡泊名利,它虽没有其他花儿鲜艳的颜色、他人的盛赞,但它也要活出自己的样子。

“并不是要有他人的赞赏我才能活着,我也有我自己的人生。

”在桂花树下,我陷入了沉思:我取得过优异的成绩,得到过大人的赞赏,却曾因一次考试失误而消沉了许久,或许是我过惯了飘飘然的生活,所以人生一个极小的坎坷都能让我走向低谷。

“这值得吗?”我常常这样问自己。

我不可以改变生活,却可以改变态度;我不可以左右天气,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我要安然地活成自己最想成为的样子,像桂花那样。

桂花,一朵小巧却又富含哲理的花,此刻内心的深处,埋藏着一缕馨香,它会永远在那儿,以它最独特的样子,提醒着我。

2.音乐之深作者:韩棂馨继续聆听,你会发现音乐世界其实是一条深不可测的隧道,内壁悬缀着抽象的音符,不可复制也不可临摹,你只能将其烙印在脑子里,一遍遍碾磨成体内血液流淌的声音……第一次体会到音乐世界的奥秘时,是一次舞蹈里,一首激昂动听的交响乐下竟埋藏着一串串沉闷、杂乱却有着浅浅、规律的鼓声,由浅至深,由淡至浓,好似神秘莫测的森林中那几头活泼可爱的梅花鹿,只要有半点声响便无影无踪,留下那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与残花的气息。

又记得那一次,去云南水乡,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中,远远地传来几声婉转的歌喉,唱出一段绵长的远古爱情,漫过轻薄的岁月,穿过深远的时空,像风华正茂的女子,由远至近,姗姗而来;又好似春雨,缠绕在天地间,绵绵不绝地氤氲蔓延着,沾面不湿,却不知迷离了谁的心绪?我喜欢的歌喉,较为特殊,不是那种甜甜绵绵的小女声,不是那种“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小高音,而是那种圆润、朴实光滑的中音,一遍遍地打磨与上色,似一卷卷薄如金纱的爱情,翻来覆去地用力去咀嚼,满口的清香苦涩,在唇齿间悠闲地游戈,令人淡淡的怡然怡情又轻轻地缠缠绵绵。

最喜爱的那首,必然是那千古绝唱——梁祝,每每听起,我仿佛都能感觉到那藕断丝连的思念和那痛心的凄美,当心碎弦断之时,只有那孤傲的余音在绕那茕茕孑立的孤弃之坟。

人醉了,梦亦醒了,醉了多少人的心、多少人的魂,而一醉,就是千年的美丽、千年的尘,那多情的蝶儿大约是被一串串轰鸣的泪声所惊,瞪着恐惧的瞳孔望着我,望着深邃的历史,却依然守候在记忆里,编织着亘古的爱情。

又如那高山流水,满腔热泪,仰天一啸,鲜血吮吸着残琴断弦,千万颗星在颤抖……千古名曲依然还会响起,可是,谁能诠释“知音”二字?音乐,像搅碎了一桶金子,星光点点,金光烁烁,有种眩目的美;又如几簇菊花,酣醉锦绣,缓的凝重高贵,激昂的灿然亲近,尖锐的冰沽飘逸,在阳光如玉液琼浆的粘稠下,开在秋日敞亮的指尖,一如谁微微呼吸的心脏。

音乐,是木刻版画、古铜画,抑或是银箔制品?斑驳得这般经典,解说着阳光和风雨,岁月沧桑,反衬着生活的润泽,构成其久远的意义……3.舞蹈的深处作者:王筱琳在每一步优雅的舞步中,都蕴含着我的艰辛,蕴含着我的泪水,蕴含着我的执着,蕴含着我的成功。

初遇舞蹈在一场大型舞蹈音乐会上,悠扬的音乐声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淌,我怀着一颗好奇又兴奋的心,看着那位舞者,随着音乐的流淌,迈着优美的舞步,朝着舞台中央而去。

踢腿、下腰、大跳、平转……这些动作在音乐的流淌中,缓缓地呈现在众人面前,这优美的舞姿像是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在我看来,那位舞者,像是一朵绽放盛开又娇羞的花朵,在微风中,摇摆着。

在那一霎时,心中不由得敬佩她,之所以她能在舞台上有这么好的表现,定是付出了许多努力吧?亲近舞蹈从好奇到好感,又从好感至喜爱,于是,舞蹈便成为了我的特长。

在学习舞蹈的第一堂课中,老师为我们准备了一份丰厚的“见面礼”,推开门的刹那间,我的目光从惊喜到敬佩:老师正随着音乐的荡漾,迈着轻快的舞步……此时,阳光正好,窗外的几缕暖阳,也一束束地闪在老师身上、在她那优美的舞姿上,她好似一只蝴蝶,在美不胜收的花海中,随梦飞舞着;它又好似一片枫叶,缓缓地落下,慢慢地飘在小溪上,随着流淌;她又似一只小鱼,在平静的湖面上,扑通地跳起又落下,湖中泛起微微涟漪,为之增添一道色彩……在每一节课的训练下,我的水平逐渐提升,在每一场的表演和比赛中,我的舞姿也随着优美。

舞出自我在每节课前都揣着一颗兴奋、好奇的心,因为我终于可以再学到新知识了!在每次课后,我又积极地去练习,回顾,因为孔子说过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是的,我体会到了。

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我在舞蹈中找到快乐,又在电视台、表演和比赛的磨练中,舞出自我。

我付出了许多,却在我感到累的时候,获得快乐。

在成功的背后,不知有多少次疼痛、多少次肌肉拉伤、多少次失败、多少次的泪水……直到最后的成功。

那位舞者,仿佛就在我身边……4.画中梦深处作者:曾天悦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画,看似只是一幅没有生命与灵魂的物品,但在画中却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我在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没有终点,突然,一幅不起眼的国画出现在我的眼前。

这是一幅画山的国画,它虽然没有美丽鲜艳的色彩,一大片的都只是墨色,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而又不显小家子气,倒有一种小小的气魄。

画中的一户人家隐藏在山林之中,一缕炊烟从房屋上袅袅升起,房屋那唯一一点鲜艳的橙色,更衬托出了周围的宁静,这孤独的一户人家,藏于雄伟的高山中……思绪慢慢回到学画画的那一段时间,老师是一位喜爱国画的女子,当没有学生来学画画时,她就会独自一个坐在书房画国画。

初来老师这里学画时,学的就是国画。

老师画国画时,总是爱站起来画,那毛笔在她手中活动自如,画出一幅朴素淡雅的江南水乡,我模仿着老师的画法也画出一幅,拿给老师看时,老师只是笑了笑,说:“你应该适合抽象派画。

”然后拿起笔,把原来凹凸不平的线描直,画面变得美丽而又安静,我心中对老师的敬佩油然而生。

老师在每一节课上,总会拿出画家的作品,和同学的作品进行点评。

《双燕图》的美丽在我心中印下了痕迹,虽说是《双燕图》,但是那双燕只在画中的右上方,两只栩栩如生的燕子、一户江南民居,构成了一副江南水乡图。

同学的作品也不差,是画一座山与水,但是老师却评说色彩太多,学国画要朴素,太华丽是禁止的。

思绪又渐渐飘了回来,继续盯着画,想到的却又是另一番场景。

学国画,是一定要朴素的。

我喜欢国画,是因为它朴素、不华丽、不张扬,只是静静的,它的静里也有中国人的一种精神,它是一种不服输的态度,和心中那一方远大志向。

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柔美的韵味,也有豪迈的精神,这让我如痴如醉,国画不只是一幅画,也是中国人的应有态度,是一个国家应有的味道,国画不只是中国的传统,也是灵魂,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

国画需要传承下去,它蕴含的是中国精神,是对老师的敬佩,更是对中国人的要求。

5.炭画的深处作者:陈桢涛亲爱的炭画:我们已经有三个多月没有见面了,最初与你相遇,是在内蒙古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虽然你似乎只是中华文化当中一颗微弱的六等星,许多人也许还不认识你,但我对你却情有独钟,你古老而新颖的绘画方法、粗犷而又细腻的笔触让我陶醉其中。

我们的第一次相遇是在古老的塞上老街,走进那充满历史的风霜雨雪的大街,忽见一阵浓烟从远处飘来,更为塞上老街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追随着浓烟,我来到了一家小店,小店的墙上挂着几幅只有单调棕色的画,我的头上瞬间升起了几个问号。

走进小店,只见一个蒙古大汉一边唱着粗犷的民歌,一边用一支画笔“灼烧”着一张雪白的生宣纸,大汉的手时而如琵琶女的手“嘈嘈切切错杂弹”,时而如王羲之的行书一般行云流水,宣纸在大汉的炮制之下,呈现出了骏马长嘶,举起前蹄,卷起飞尘的豪迈风情,使我不禁沉浸在你的世界,领略一番草原民族的风土人情。

我以为我们只是一面之交罢了,不曾想过可以亲手感受你的魅力。

四天之后,我走进了内蒙古大草原,住在一家当地人的牧场上,草原上蓝天白云、晴空万里,一派“风吹草低见牛羊”之景。

主人是一个热情的蒙古男子,他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热闹的篝火晚会,还有我期待的炭画教程。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男子领着我进了一个古色古香的蒙古包,与我盘腿相对而坐,他在桌上铺开一张生宣纸,摸摸我的头,和蔼地对我说:“学炭画不难,关键是要用心去观察,去感受。

”他抓住我的手,一笔一划地在纸上描,画着画着,他慢慢地闭上双眼,似乎在用心与你做交流,我也静下心来,尝试着用心与你对话,我慢慢感受到:那感觉不象写毛笔字,需要一笔一划地写出抑扬顿挫之感;也不像画国画,有那么多的技法、讲究,只是需要一笔一划地写出自己内心的感想。

这也许也是你的过人之处、你特有的魅力和芳香吧?美丽的草原风光,热情友好而豪迈的蒙古友人,你的艺术之美,构成了一幅别具一格的草原风光图,更造就了蒙汉两族之间的深情厚谊,在如此美好的地方与你相遇,不知是缘分,还是命中注定呢?然而在现实之中,许多人把学习传统文化看成了一种落后的表现,但你们恰恰就是中华文化当中不可湮灭的明珠,有着飘逸雅致的韵味,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我认为,你不应该被轻视,更应该成为中国人身体内的基因,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为何不加入到传承你的队伍之中呢?敬爱你的人阿涛6.白花作者:韩玮一(2018秋季班初一年级学员)楼下的野花又开了,米白色,散发着淡淡的花香,勾起了我心底的回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