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编高考地理区域地理之世界地理概况新人教版PPT课件
新编高考地理区域地理之世界地理概况新人教版PPT课件
北冰洋: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深度最浅的一 个。海岸线曲折,岛屿很多,洋面上终年覆
2、四大洋的面积大小
3、洋,海与海峡
洋:
海洋的主体部分,离大陆 远,面积广。
海:
洋的边缘部分,靠近大陆, 面积、深度比洋小得多。
海峡:
沟通两个海域之间宽度狭窄 的水道,海上重要航道。
对照世界地形图,找出世界上主要的洋、海、海 峡、运河,熟悉其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世界最大的半岛
(阿拉伯半岛)
大陆
半岛
1、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半岛——大陆向海洋延伸的部分 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岛屿
澳大利亚大陆 (世界最小的大陆)
2、七大洲的名称及分布
西半球
东半球
41、.北哪个美大洲洲、跨经南度美最洲广?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52、.亚南极洲和、北欧极分洲别、是非陆地洲还主是要海洋位?于哪个半球? 63、.赤除开道南穿极过洲,哪请些将大其余洲的的六大大洲陆分?成两两南北对应的三组。
1、边缘海:阿拉伯海、我国的南海、东海、黄海。 内 海:黑海、我国的渤海。 陆间海:加勒比海、红海、地中海。
2、海 峡:直布罗陀、马六甲、麦哲伦、白令、 土耳其海峡。
3、运 河:苏伊士、巴拿马运河。 4、海 湾:孟加拉、几内亚、墨西哥湾
大 洋
太 平 洋
太平洋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4、海底地形的分布
印度 洋
洋
1、四大洋的特点
太平洋: 面积最大,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表 层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岛屿面积约 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太平洋西部海底 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地 方。
大西洋:世界第二大洋,轮廓略象“S”
形印。度洋:世界第三大洋,主体在南半球。
点击高考
将下面五个大洲的轮廓图放在图中合适的位置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大洋洲
南极圈 南极洲
非洲
南极洲
将下面五个大洲的轮廓图放在图中合适的位置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大洋洲
南极圈 南极洲
非洲
南极洲
四、学习方法指导
1、根据大洲的形状、大小辨认 2、根据大洲之间或大洋与大洲
的相对位置(方向)确定 3、根据经纬度确定大洲的位置
第一章 世界地理概况 ----陆地和海洋
一、海洋与陆地
海洋 71%
陆地 29%
海陆面积比例示意
1、三分陆地(29%),七分海洋(71%)
2、地球上海陆分布具有不平衡性
水半球
陆半球
海洋面积占89% 陆地面积占47%
3、点击高考
二、七大洲
格陵兰岛 (世界最大的岛屿)
亚欧大陆
(世界最大的大陆)
3、七大洲的轮廓和面积大小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①
②
③
④
南美洲
南极洲
⑥
⑦
欧洲 大洋洲
七大洲的轮廓与面积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面积
(万平方千米)
一笔画“世界”
4、洲际分界线
亚
洲
与
非
非
洲
亚
的
分
洲
洲
界
线
大 西
太
洋
平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北 美 洲 与 南 美 洲 的 分 界 线
在政区图上找出地跨两洲的国家:
俄、土耳其、埃及、美、印尼、巴拿马
5、知识检测
读图,回答:
下图是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面积与平均 海拔示意图,读图回答:
三、四大洋
北冰洋
北冰洋
太平洋
大
西大 洋西
太 平 洋
90° 60°
A
30°
90°
D
60°
30°
E
B 0° 150°120° 90°
60° 30° 0° 30° 60°
90° 120° 150°0
30°
C
30°
60°
90°
90°
60°
图中A、B、C、D 、E五点分别位于哪个大洲?
(1)各大洲所跨经纬度范围 (2)各大洲十字坐标经纬线
C
D
D
A
例、据海底地形剖面图判定(1)-(3)题。
(1)板块学说所指的消亡边界是指: ( C)
A.甲
B.乙
C.丙
D.戍
例、据海底地形剖面图判定(1)-(3)题。
(2)锰结核资源主要分布在: ( C)
A.甲 B.乙 C.丁 D.戍
例、据海底地形剖面图判定(1)-(3)题。
(3)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的重 要基地是:( A) A.甲 B.乙 C.丙 D.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