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元竹枝词》《独坐敬亭山》等古诗翻译方法

《上元竹枝词》《独坐敬亭山》等古诗翻译方法


菊花在诗人笔下是表达自我清高人格的标志。
柳: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青 “柳”与“留”谐音在诗人笔下是表达离别之情的标志。
• 这首诗是李白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安徽
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 凉的滋味,心中充满了孤独寂寞的情感。
独坐敬亭山 独:独自一人 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
•思考:此时的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
什么?
•众鸟:鸟儿们; •尽:尽,消失。 •孤云:一片白云; •独去闲:闲,悠闲。悠闲地独自离去。
江米/如珠/井水淘。
• 江米、 像珍珠一样、井水、淘洗着 • 请用现代的语言来串联一下。
•井水淘洗着像珍珠一样的江米 • 直译法——调序
翻译:运用直译法——调序
•桂花/香馅/裹(guǒ)胡桃(核桃仁)
•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
见说/马家滴粉/好
• 滴粉是什么意思?
• 滴粉指的是一种做汤圆的做法(就是将糯米粉团成水滴 的样子)。 • 滴粉=做汤圆=汤圆 • 翻译:听说马思远家的汤圆做得好
《上元竹枝词》 (清) 符曾
• 桂花香馅裹(guǒ)胡桃, • 江米如珠井水淘。
• 见说马家滴粉好,
• 试灯风里卖元宵。
直译法
定义:按照顺序直接把古诗中的词 换成现在大家都认识的词语。 使用时三大宝:调序、补白、替换。
江米如珠井水淘
• 这句诗歌的意思是什么? • A、江米像珍珠从井中淘出来。
• B、井水把江米淘成了珍珠。
只有敬亭山。
相看: 相互注视。
不厌:不满足。
直译法——补白(增添文字,解释诗意)
• 鸟儿们向远处飞去,消失得无影无踪。
• 天上的那片云孤独无依,只能悠闲地飘向远方 。
• 我静静地看着敬亭山,山也在看着我,我们相互 注视,永远不觉得满足。 • 只有敬亭山才能理解我的孤独寂寞的心情!
直译法
定义:按照顺序直接把古诗中的词 换成现在大家都认识的词语。 使用时三大宝:调序、补白、替换。

直译法——
替换
• 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 • 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
• 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
• 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
直译法
定义:按照顺序直接把古诗中的词 换成现在大家都认识的词语。 使用时三大宝:调序、补白、替换。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诗句释意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 众鸟:鸟儿们; • 尽:尽,消失。 • 孤云:一片白云; • 独去闲:闲,悠闲。悠闲地独自离去。
•鸟儿们向远处飞去,消失得无影无
踪;天上的那片云孤独无依,只能 悠闲地飘向远方 。
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孤独寂寞
诗句释意
Hale Waihona Puke 相看两不厌,拟人修辞手法我静静地看着敬亭山,山也在看着我, 我们相互注视,永远不觉得满足。
押(yā)韵:
使句子更具有音乐美。
• 定义:在某些句子最后一个字,使用韵母相同的字,
意象:用来寄托人的情感的景物。(借物抒情)
月 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在诗人笔下都是思念家乡、亲人的标志。
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陶渊明《饮酒其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