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现状及整改措施评估报告目录1 总论 (1)1.1 项目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工作目标 (1)1.3 工作内容 (1)1.4 相关文件 (1)2 基本情况 (3)2.1 基本情况介绍 (3)2.1.1 园区的发展 (3)2.1.2产业定位 (4)2.1.3规划布局 (4)2.2 自然环境概况 (5)2.2.1 地理位置 (5)2.2.2 地形、地貌 (6)2.2.3 水系、水源 (7)2.2.4 植被、土壤 (8)2.3 社会环境概况 (8)2.3.1 行政区划 (8)2.3.2 经济状况 (8)2.3.3 交通通讯 (8)2.3.4 文化教育 (9)2.3.5 旅游资源 (9)2.4 水环境保护目标 (9)2.5 水环境相关标准 (10)2.5.1 水环境质量标准 (10)2.5.2 污水排放标准 (11)3 开发区企业情况及污水情况 (13)3.1 企业概况及产业政策分析 (13)3.2 入驻企业及企业运行情况 (13)3.2.1 入驻企业及企业运行情况 (14)3.2.2 入驻企业及企业运行情况 (14)3.3 园区污水情况 (14)3.3.1 企业污水情况 (14)3.3.2 企业污水情况 (15)4 调查情况统计 (16)4.1 污水现场调查结果统计 (16)4.1.1工业废水现状 (16)4.1.2生活废水现状 (16)4.2 现场调查结果统计 (17)4.2.1工业废水现状 (17)4.2.2生活废水现状 (18)4.3 污水处理厂现状分析 (18)4.3.1 污水处理厂现状 (18)4.3.2 污水处理厂情况调查分析 (19)4.4 污水处理厂现状分析 (19)4.4.1 污水处理厂现状 (19)4.4.2 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数据分析 (20)4.4.3 污水处理厂情况调查分析 (33)4.5 调查结论分析 (33)4.5.1 (33)4.5.2 (33)5 整改方案 (35)5.1 污水整改方案 (35)5.1.1 企业生活废水整改方案 (35)5.1.2 污水处理厂整改方案 (36)5.1.3 区污水管网整改方案 (36)5.2 污水整改方案 (36)5.2.1 生活废水整改方案 (36)5.2.2 污水处理厂整改方案 (37)6 结论 (38)1 总论根据2019年5月17日省产业园区环保督查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园区省产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改方案》的通知,园区委托园区基越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对园区污水情况进行现场调查,根据园区情况进行分析,得出评估结论并提出相关整改建议。
1.2 工作目标对园区入驻企业运行产生的污水进行详细调查,对工业废水处理及生活污水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对目前工业废水的处置情况进行分析,对园区内废水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是否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
1.3 工作内容(1)收集园区各盘区企业环评、批复及相关的污水排放等资料;(2)在熟悉园区情况的工作人员陪同下,了解园区内入驻企业基本情况和各企业分类,对涉及工业废水的企业进行现场情况调查,了解工业废水处理现状;对各企业生活污水现状进行询问,了解生活废水的基本情况;(3)在园区工作人员陪同下,对污水管网节点进行现场查看;进入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数据、运行记录等进行查看并收集相关资料。
(4)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及园区提供的资料,对园区情况进行整理分析,评估园区目前的污水情况,对存在的污水问题提出可行的整改建议。
1.4 相关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修订);(3)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有关条款的决定,发改委21号令,2013年2月16日;(4)《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工业园区健康快速发展的意见》(黔府办(2012)48号);(5)省产业园区环保督查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园区省产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改方案》的通知,2019年5月17日;(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8)《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2 园区基本情况2.1 园区基本情况介绍2.1.1 园区的发展县产业园区关于园区综合发展的情况汇报产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是承接招商引资工业项目的主阵地,是做大县域经济总量和工业经济的重要抓手,自建园以来,县产业园区认真落实省、市、县一系列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保持高速、稳走增长,2018年,县产业园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6.25亿元,同比增速25%;实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7.56亿元,同比增速10.7%,相关指标全面完成县下达的目标任务。
2011年1月,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园区省“十二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的通知》(黔府办发[201119号)文件精神,我县规划建设和位于我县环翠街道和双龙山街道。
规划面积18.05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13.35平方公里。
主导产业为日用快消品、轻纺、农产品加工等,2013年9月区被省经信委授予省级轻纺示范园区,2018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海关总署会同各地区开展《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修订工作,形成了《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园区作为省级开发区列入了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位于我县街道。
依托园区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园区的重晶石资源优势,扩大规模发展以重晶石矿(钡盐)和天青石矿(锶盐)为主的钡盐系列产品;2015年启动建设园区石材产业园区和园区西南国际生态石材交易博览中心,打造安顺石材产业基地,其中“中国(安顺)石材城”于2018年在省第七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评选中成功入选现代商贸物流集聚区。
截止目前,园区共有入园企业60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户(2000万元以上,解决就业8000余人。
(一)园区特色轻工产业园园区特色轻工产业园位于环翠街道、双龙山街道,总规及产业发展规划已完成特批,产业定位为特色食品、旅游商品民族医药、生物技术、包装印刷、纺织等轻工产业为主。
规划面积为35.07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3.4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内企业数为33家。
(二)位于街道,总规及产业发展规划已完成特批,产业定位以精细化工、电子磁性材料、新能源材料、橡胶助剂等化工原材料,产业和关联产业为主,围绕钡盐产业链条的延伸,向氢氧化钡、硫酸钡、氯化钡、硝酸钡、钡基复合材料方向发展,在钡基新材料全产业链构筑的基础上向钡盐电池组件产业化方向发展,同时规划发展新型电光源材料及照明灯具、锑系功能材料、镁基复合材料、石材物流等产业方向发展。
规划面积为20.33平方公里,已建成2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内企业数为5家。
《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已委托园区大学编制完成,在专家评审通过后,于2012年12月31日获安顺市环境保护局批复同意。
批复文件分别为:关于对《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安环书审(2012)14号)和关于《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安环书审(2012)14号)。
2.1.2产业定位一、园区特色轻工产业园园区特色轻工产业园位于环翠街道、双龙山街道,总规及产业发展规划已完成特批,产业定位为特色食品、旅游商品民族医药、生物技术、包装印刷、纺织等轻工产业为主。
二、位于街道,总规及产业发展规划已完成特批,产业定位以精细化工、电子磁性材料、新能源材料、橡胶助剂等化工原材料,产业和关联产业为主,围绕钡盐产业链条的延伸,向氢氧化钡、硫酸钡、氯化钡、硝酸钡、钡基复合材料方向发展,在钡基新材料全产业链构筑的基础上向钡盐电池组件产业化方向发展,同时规划发展新型电光源材料及照明灯具、锑系功能材料、镁基复合材料、石材物流等产业方向发展。
2.1.3规划布局一、园区特色轻工产业园规划的位于的西北部,大山片区规划范围西至大山乡雷召堡,东至城关镇新寨大坡和大山乡大寨一线,南至大山乡砂锅堡,北至园区与幺铺镇交界处;永红片区规划范围西至干子河,东至镇胜高速公路,南至水塘河,北至代家水库。
规划总用地约18.05km2,其中园区建设用地13.36km2,水域及其他用地6.83km2。
规划产业有农副食品加工产业、饮料制造产业、照明器具制造产业、医药产业、旅游工艺饰品和现代物流业等。
园区轻工业产业园总体定位以轻工业为支撑,发展物流集散和生产服务的省级综合性产业园。
产业园区整体空间结构为“一园、两轴、一心、两区”,即以轻工为支撑,发展物流集期和生产服务的省级综合性产业园;南北向园区发展轴依托安顺市城市主干道与大山片区、园区主城区连接,并通向黄果树新城,作为安顺与园区同城发展主轴,为整个产业园和园区中心城区提供综合服务。
东西向园区发展轴—该轴线东接园区主城区,经永红片区,并通向红星精细化工产业园,作为整个园区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延续,为整个产业园提供综合服务;依托现有大山乡镇区和镇胜高速,发展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打造永红、大山工业片区。
园区建设分为近期和中远期。
近期为2012-2015年,中远期为2016-2030年。
二、产业园位于镇的北部,西起镇丁大道,东至小学庄,南至省道S102。
北至贵昆铁路(株六复线)。
园区规划范围19.20km2,中远期建设用地11.85km2(其中工业用地697km2),近期用地30km2(其中工业用地1.5km2)。
发展规划总体定位以无机化工、生物化工、氯碱工业和新能源新材料为支撑,发展生产及服务的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园区按“一园、一心、两轴、六片区”进行空间布局,“一园”为个产业园与桂家湖水库之间建设的城市湿地公园;“一心”为依托现有镇区,发展具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新区核心,并为产业园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的产业园核心;“两轴”南北向产业园发展轴和东西向城市功能发展轴;“六片区”为无机化工片区、生物化工片区、氯碱化工片区、新能源新材料片区等四个工业片区和新区东部综合居住片区、西部综合居住片区等2个综合居民片区。
产业园产业布局为依托园区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重点发展钡盐、锰盐及相关产业,建成中国最大的钡盐产品基地;充分发挥“六马桐油”的品牌优势,发展桐油制低分子聚酰胺等深加工产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建设氯碱化工、名族特色中草药、天然林产化工、天然香料生产精细化工、无机新材料作为重点发展产业。